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主持人:老师,您今天拿出来的图像是哪个作家?我看怎么像中国的古代人哪?
主讲老师:对,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曹雪芹。他写的《红楼梦》,相信同学们都看过或听说过,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小主持人:我们只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原著我们一般都没看过,太厚了!老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主讲老师:好,我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为高鹗续成。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描写在封建社会末世的风雨飘摇中,这个大家族的人生百态和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者曹雪芹,是清代的大作家,生于江南织造曹府,从小过着富贵荣华的公子生活。直到雍正即位之后,曹府被抄,生活一落千丈,他在贫寒中写下了这部不朽之作!
《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写下了一百多位贵族小姐、丫环,而这一百多个人物,写谁像谁,几乎没有一个是雷同的。而这一百多个人物,又从什么地方区别她们的不同之处呢?——语言。曹雪芹写《红楼梦》,用的大多是四到八个字的北京方言短语。
小主持人: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
主讲老师:好,我们就说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这一回里,黛玉的母亲死了,父亲林如海又要去外地做官,就托朋友贾雨村把黛玉带到京城外祖母家。我们就说她们见面时的那一场面。听听书中人说话的声音,看看她们都是谁。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不用说,这肯定是黛玉,她是个“药罐子”。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泼泼辣辣的王熙凤。一百多个女人中,只有她胆大、泼辣。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贾宝玉,说话信口开河,从来未见过黛玉,他怎么认识?
小主持人:这几句话真像这三个人,就这三句吗,老师?
主讲老师:这一回里有好多这样的人物语言,我们来看一段: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主讲老师:今天之所以要给同学们来一段《红楼梦》,就是要同学们了解曹雪芹写人的窍门在哪,看出来了吧?他写的每一句话,都符合那个人的身份、地位,贴着那个人物的情感来写,所以,他写出来的人物语言,没一个走样的。
小主持人:谢谢刘老师,该给大家出题了。
1. 细读这节《红楼梦》。
2.曹雪芹写人物语言为什么这样逼真?
3.找出你作文中写得最生动的人物语言。
主讲老师:对,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曹雪芹。他写的《红楼梦》,相信同学们都看过或听说过,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小主持人:我们只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原著我们一般都没看过,太厚了!老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主讲老师:好,我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为高鹗续成。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描写在封建社会末世的风雨飘摇中,这个大家族的人生百态和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者曹雪芹,是清代的大作家,生于江南织造曹府,从小过着富贵荣华的公子生活。直到雍正即位之后,曹府被抄,生活一落千丈,他在贫寒中写下了这部不朽之作!
《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写下了一百多位贵族小姐、丫环,而这一百多个人物,写谁像谁,几乎没有一个是雷同的。而这一百多个人物,又从什么地方区别她们的不同之处呢?——语言。曹雪芹写《红楼梦》,用的大多是四到八个字的北京方言短语。
小主持人: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
主讲老师:好,我们就说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这一回里,黛玉的母亲死了,父亲林如海又要去外地做官,就托朋友贾雨村把黛玉带到京城外祖母家。我们就说她们见面时的那一场面。听听书中人说话的声音,看看她们都是谁。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不用说,这肯定是黛玉,她是个“药罐子”。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泼泼辣辣的王熙凤。一百多个女人中,只有她胆大、泼辣。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贾宝玉,说话信口开河,从来未见过黛玉,他怎么认识?
小主持人:这几句话真像这三个人,就这三句吗,老师?
主讲老师:这一回里有好多这样的人物语言,我们来看一段: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主讲老师:今天之所以要给同学们来一段《红楼梦》,就是要同学们了解曹雪芹写人的窍门在哪,看出来了吧?他写的每一句话,都符合那个人的身份、地位,贴着那个人物的情感来写,所以,他写出来的人物语言,没一个走样的。
小主持人:谢谢刘老师,该给大家出题了。
1. 细读这节《红楼梦》。
2.曹雪芹写人物语言为什么这样逼真?
3.找出你作文中写得最生动的人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