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院级管理在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自从我国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各招生高校在不断探索如何来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学院作为教育硕士的直接管理单位,只有创新院级管理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优秀的教育硕士。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院级管理在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院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院级管理;创新型教育硕士
  【中国分类法】:G520.1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新型的教师[1]。教育硕士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一、教育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这个课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我们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2-5]。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其实就是组织教育硕士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分配,使之达到适合教育硕士成长的最佳比例,其实这就是管理的本质[6]。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教育硕士就要发挥管理的作用。学院是对教育硕士进行管理的实体,目前针对教育硕士的院级管理模式尚不完善,仍在不断地探索中,在改进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但是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我认为探讨院级管理对创新型教育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的院级管理模式在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中存在的不足
  学院对教育硕士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导师队伍、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培养方案是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资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论文要求、实践教学等内容。目前学院对这些资源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基础教育对各科教师或教育管理者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学科的教育硕士应具备体“个性化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各学院来制定,而目前学院恰恰忽略了培养目标的创新性。
  (二)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存在差距。目前教育硕士的很多课程以传统课程为主,理论性课程偏多,专业实践性课程偏少。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相差较大,缺少体现教育硕士专业技能的课程[7],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是当前学院在协调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硕士应具有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方式是提高教育碩士这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际上很多授课教师还是以老师讲为主,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提升[3]。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会影响教育硕士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忽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学院做为培养教育硕士的前沿阵地,对其论文的监管最为直接有效,但实际上有些学院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只注重对论文结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对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5]。其次,由于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教育硕士也不主动学习探究,写出的论文质量自然不高。
  (五)对教育硕士校外实践的实施力度不够。教育硕士校外实习期间,实习内容比较单一,有些仅限于听课,很少有机会讲课。他们与导师交流较少,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六)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现有的教育硕士导师中,学术型导师要比实践型导师多,学术型导师比较重理论学习,对基础教育的实际了解不多[8]。实践型教师大多为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优秀老师,他们拥有深厚的教育知识与专业的教育技能,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最为了解,但这些教师很少有时间来给教育硕士授课指导。这就使得教育硕士对基础教育实际的认识不够,在真正去中学的工作后会措手不及。
  三、完善教育硕士院级管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教育硕士院级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我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对教育硕士管理的成功之处,提出完善教育硕士院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在学校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专业的个性化目标。在个性化目标中要求教育硕士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本学科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本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二)根据基础教育特点,开设特色课程。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应认真调整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型课程来提高其专业技能。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微型课,如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检索与教学论文写作等课程。
  (三)授课方式要体现教育硕士的主体性。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注重学术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学院要重视对教育硕士的学术诚信的培养,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研究教育方面的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者安排教育硕士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激发他们对某一教育问题的研究动力。同时导师要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对教育硕士的论文写作做好检查和指导工作。
  (五)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负责人、教育硕士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等组成,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职,工作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组织、计划制定、检查、考核、总结、材料上报等。在教育硕士实习期间,学院要进行跟踪管理,负责人员要不定期的前往实践单位调研,检查并督促实践活动的落实情况。
  (六)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导师队伍。教育硕士的培养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并且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要给导师创造条件,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基础教育的研讨会,不断更新导师队伍的现代教育观念。校外导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或管理者,学院要监督校外导师的上课情况,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教育硕士。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院不断改革创新对教育硕士的管理模式,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教育硕士,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已经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有学员被评为省级优秀物理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的百名基础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这些骄人的成绩说明了院级管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并且院级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的教育硕士。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项目名称:培养创新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金号:SDYY11155)。
  参考文献
  [1]刘亚娟.结合高校教学解读《教育规划纲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2]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3]段丽华,陈旭远,周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4]梁其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应具备的整体结构——兼论教育专业硕士与学科硕士培养标准的异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5]魏灿欣.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某高校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崔慧永,施春梅.论管理与创新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7]梁晓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8]李炎芳,但昭彬.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15-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
“微机控制直线电机操车系统”通过鉴定“微机控制直线电机操车系统”于1995年7月通过了由省煤管局组织的技术鉴定。微机控制直线电机操车系统,是实现井口安全门、摇台、阻车器、推
期刊
摘要:在培智学校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必修课,要树立以生活为核心的观念。因此,本文在充分了解语文与生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培智学校语文生活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  【中国分类法】:H09      在进行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具体语文教学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理念展开论述。  一、让生活走进语文教
【中国分类法】:G633.3  高三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冲刺阶段,对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来说,高三意味着紧张、忙碌、劳累,同时也意味着充实、收获和提高。争分夺秒,是制胜的先机。厚积薄发,是制胜的基础。多练勤思考、强记广阅读,是制胜的途径。  一、高效课堂是打造高三复习的完美效果的主阵地  一节高效的语文复习课应该像一篇好的文章,具有“凤头、猪肚、豹尾”三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都应体现细化教学,优化教学。  
控制图是监控质量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自相关环境下,传统控制图会出现误警报过于频繁、系统不稳定的缺陷,此时需要使用自相关控制图如ARMA(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等控制图来监控。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减少企业使用控制图的阻力,很多学者对控制图进行经济设计。但是控制图的经济设计仅考虑了控制图的经济性能,控制图的统计性能大大减弱。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
【中国分类法】:G633.7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理解机械效率的公式,会做简单的计算。  3、探究测定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能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公式及简单的计算;  难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摘要】:近年来,中职教学在建立高效的课堂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对语文教学为专业建设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教师明确专业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根本这三个方面探讨教学的解决对策,从举例说明对烹饪专业的教学设计,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  【关键字】:中职语文教学;专业教学;服务  【中国分类法】:G71 
领导调研活动是指党政领导人就某个重大的课题、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活动。如对社保,教育、区域性的经济发展等重大课题的调研。近年来,随着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教师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问题;原因  【中国分类法】: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数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这门知识进行理解和认知非常重要。数学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的知识,在现实事物中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