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召开“李剑光、李素明烈士传座谈会”

来源 :革命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办在永春县达埔乡召开座谈会,邀请“二战”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安南永德”边区坚持革命斗争的老同志讨论两位烈士的传记文稿,缅怀两位烈士的斗争业绩。座谈会还征集了永春其他烈士的事迹片断和线索。座谈会前夕,国防科技大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电视教学片摄制组,到永春专门拍摄了两位烈士的故居,收集了两位烈士的有关资料。有关同志认为李素明烈士的事迹是《南方 In November 1985, the Party History Office of the CPC Yongchun County Committee held a forum in Dalu Township, Yongchun County, inviting old comrades who uphold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the “Annan Yongde” border area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three-year guerrilla war to discuss two A biography of a martyr commemorates the struggles of the two martyrs. The symposium also collected pieces and clues of the deeds of other martyrs in Yongchun. On the eve of the symposium, the three-year guerrilla war in the south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teamed up with a TV teaching film crew to specially photograph the two martyrs’ former residences in Yongchun and collected relevant materials from the two martyrs. The relevant comrades think that the story of Li Suming’s martyrs is “the south.”
其他文献
这次会议开得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沟通了信息,交流了经验,统一了认识,解决了一些当前共同关心的具体业务问题,为开好其余两个业务座谈会提供了经验,对进一步搞好党史资料征
在地理新教材使用之前,我曾经处于极度迷茫的心理状态。从笃信的旧的教学理念之中脱胎换骨地更新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创新自己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地发现新教材中有许多优点。  一、 新教材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较大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老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学一门毫无兴趣的学科。  新教材用大量的彩色照片,给学生充分的视觉感观的享受。在吸引学生眼球的目标达到之后,新教材
摘 要: 通过分析西方文化中博雅教育的历史、定义、特点及其在现代西方国家的实践,本文指出,在现代这样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博雅教育对于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博雅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启示    20世纪科技与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大学理念,最终使得大学与社会、工业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通过上
摘 要: 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新加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参与动机、参与体育项目、体育活动次数、制约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查,对当前大学生课外余暇体育活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我院大学生课外余暇体育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新加坡大学生 课外余暇体育活动 比较 建议    一、引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课程的新的课程形态,该课程的提出使当今中小学的传统教学发生了转变,体现在教学要素上,课程设置及其载体、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皆发生了变
摘 要: 赛珍珠一生创作并出版了70多部中国题材的小说,其创作信心源自于哪里?她为什么能够如实描绘“中国农民生活”?本文主要探寻赛珍珠作品的中国文化渊源。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国文化 创作信心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撇开种种偏见,以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积极沟通中西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范式。虽然她的血管里流的是纯正的白种人的血液,但在文化结构上,却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她曾
摘 要: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    1.文
为明确适合苏打盐碱地水稻增产和养分高效利用的氮肥运筹方式。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为供试材料,于2017~2018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常规施氮(N1,N总量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6∶3∶1)、平衡施氮(N2,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减氮处理(N3,N总量13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人的某种身份的指称,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近几年来,流行称谓语“美女”似乎大行其道,在多数社会交际场合都可以寻觅到其踪迹,大有取代“小姐”“女士”等传统女性称谓语的势头。本文试对“美女”称谓语流行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一些语言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分析。  一、“美女”称呼语流行的表现  “美女”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指“美丽的女人”。《墨子·公孟》曰:“譬若美女。处而不出,入争求
摘 要: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而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关键词: 辩证 可译性 不可译性    一、引言  虽然关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这个问题早在十九世纪洪堡(Wilhelm eon Humboldt,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