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一叶”与“孤鹤东来”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名篇,二者的内在关联与题旨向来说法不一。“扁舟”与“孤鹤”是前后《赤壁赋》中的核心意象,“扁舟”贯穿二赋,引领了赤壁之游的行进路线;“孤鹤”来翔与幻化为后赋的点睛之笔。舟与鹤寄寓了苏轼的内在情感与精神追求,其丰富的哲理内涵是将前后赋统一为整体的关键。
  关键词:苏轼 前后 《赤壁赋》 扁舟与孤鹤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这一年中,苏轼曾三游黄州城外赤壁矶,先后作有二赋一词,其中,前《赤壁赋》作于七月十六日,后《赤壁赋》作于十月十六日。因二赋创作时间相近、题材与文体相同、创作心态相似,学界历来将前后《赤壁赋》相提并论,但对二赋思想内涵是否关联、说理与纪游的内容差别,以及人世与出世的人生取向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尽管整体上前赋偏议论,后赋重抒情,但二者所体现的人生旨趣是相同的,将贯穿二赋的“扁舟”与后赋中“孤鹤”意象进行对比,可以窥见二赋在思想与意趣上的连续性。此外,“扁舟”与“孤鹤”为前后《赤壁赋》中的核心意象,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苏轼在被贬黄州之际的复杂心态与创作观念。
  一、前后《赤壁赋》的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
  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躬耕东坡的第三年,是年正月,雪堂落成,苏轼暂时有了安身的居所,不必再寄身寺院。在《雪堂记》中,苏轼欣喜地感慨:“真得其所居者也。”但新居葺成的惬意转瞬即逝,不久之后的寒食使苏轼深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困窘,“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黄州寒食二首·其二》),以戴罪之身去國离乡,多病体衰且常有生计之忧,谪居至此,可谓穷矣。政治失意与生活困顿迫使苏轼寻求精神的超脱之道,时因心有所得而喜、常为屡屡碰壁而悲,因此,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多带有悲喜交集的色彩,前后《赤壁赋》正是这种复杂心态的典型代表。
  苏轼作于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的前《赤壁赋》记述了第一次赤壁之游,秋高月明之时,与友人泛舟江上,把酒诵诗,箫声相和,一时间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然而,苏轼的失意落魄却在不经意间流露于歌声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香草”在《楚辞》中为贤君良臣的象征,但在苏轼笔下,天各一方的“美人”不仅隐喻政治抱负难以施展,还蕴含着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凉。乐极而生悲,哀伤的情绪逐渐占据了内心,“倚歌而和”的箫声也变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闻此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与“客”展开“水月之喻”的论辩。歌声与箫声转悲是情绪变化的节点,也是引发议论的关键,议论旨在纾解情绪,最终达到宾主共乐的结局。
  后《赤壁赋》的纪游分为泛舟与登山两个场景,其中的哀伤情绪与前赋相似,又多了几分恐栗与孤寂。苏轼与客携酒与鱼,重游赤壁,一时兴起而登山,然而“二客不能从”,只得独自“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独对山势险峻,不禁“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归来放舟中流,四顾寂寥。后赋结尾虽借道士之口问“赤壁之游乐乎”,却并未达到真正的宾主同乐,相比前赋中主客精神上的投契,后赋中的主与客存在沟通上的隔膜,此时苏轼似有难以言明的愁绪。笔者认为,后赋存在特殊的政治背景,这是其情感区别于前赋的原因之一。同年九月,宋与西夏永乐城之战,宋军大败,收复无望,此次战役震动朝野。根据宋代军事讯息传递速度,在中央由进奏院发出,最迟不过三日即经递铺送至州县,苏轼在一月之后作后赋,应当已经收到了前线宋军战败的消息,因此其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或有影射宋室江河日下之意,深重的悲伤寂寥与心系国事、忧谗畏讥的心态相关。
  整体而言,前赋宾主共乐与后赋寂寥独往的共同背景是苏轼因政治失意寻求超脱的内心渴望。前赋的“水月之喻”与后赋的孤鹤人梦蕴含着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精神寄托,理清前后赋的背景与情感有助于把握“扁舟”与“孤鹤”的深层寓意。
  二、“扁舟”:贯穿二赋,寻求出路
  “扁舟”出自前《赤壁赋》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在前后赋中,“舟”是贯穿其中的灵魂,首先体现在“舟”是游览赤壁的交通工具,扁舟随波而行,指示了苏轼与友人的行进路线,如前赋舟中饮酒放歌,舟行水上,仰见明月,论及“物我之辨”;后赋泛舟江上,兴之所至,靠岸登山,而后放舟中流,夜深人静,孤鹤入梦。其次,“扁舟”漂泊无定的特征寄托了苏轼的内在情感与精神追求,尽管前后赋中都出现“舟”,但寓意却不尽相同。
  前赋在首段中描摹了一幅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赤壁的画面,七月烟波浩渺,水涨船高,正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景象。此处的“一苇”,多被认为是用佛教“一苇渡江”典故,与下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相映,流露出苏轼避世逍遥的心迹。然而在前赋中,苏轼的出世之心并不明显,“一苇”虽是佛教语典,但在赋中并未体现出显著的佛禅意趣,而是与下旬的“万顷之茫然”呼应,一叶小舟浮于万顷波涛之中,以极小反衬极大,营造出“天地一孤舟”的意境。在长江的浩渺波涛之中,扁舟的渺小让人联想到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由此引发了对有限与无限的思索,于是苏轼借客之口道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既是舟行所见之景,也是由景生情的人生之叹。苏轼泛舟赤壁并非是单纯地排遣谪居愁绪,还有在失意之际重新建构精神世界的需求,因此“扁舟”还隐含了对“出路”的探寻。在这一视角下,“水月之喻”与“物我之辨”既是开解吹箫之客的哀伤,更是通过思索“物”之“变”与“不变”,寻求超越人生无常之道。
  与前赋相比,后赋中“舟”的漂泊意味更加明显,“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放舟江上,任其漂流,颇有“不系之舟”的意味,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的逍遥之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系之舟”语出《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以虚舟遨游比喻心境空虚,不受羁绊。而后赋的“不系之舟”蕴含了双重的比喻意义:首先,漂流不定的小舟可以联想到人事飘忽、浮沉无定,泛舟赤壁的潇洒背后,是苏轼去国离乡、漂泊天涯的惆怅;其次,苏轼熟知《庄子》,诗文中常化用道家语典与哲理,此处的“扁舟”也可看作是带有道家色彩的意象,后赋的“虚舟遨游”与前赋的“物我之辨”贯通一体,不仅喻指舟行江上如人处世间一般身不由己,还以“天地一孤舟”象征心如虚舟,泛舟江海如游于大道。
其他文献
摘要: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作家的个人艺术创作常常折射出了一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主要涉及女性作家对自身作者身份的认同和对其作品文学价值的不确定性。美国19世纪女作家伊丽莎白·斯托达德被文坛遗忘了八十年。本文通过对其个人经历和文学作品的研究,希望从家庭生活的崇拜论、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创作、婚姻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和女性的自我怀疑这四个方面分析和理解19世纪的美国女性作家在其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和作家身份认同
期刊
摘要:苏轼在《论仓法札子》一文中指出制定仓法旨在增俸养廉,但仓法实在过于严苛,即便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政府因噎废食,起到了混乱纲运的相反作用。因此,苏轼作此札劝谏君主废除仓法。  关键词:苏轼 《论仓法札子》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仕途多舛,元祐六年(1091),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不久又被调
期刊
摘要:香菱是《红楼梦》塑造的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香菱学诗”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悲剧人物的自我救赎,香菱命运多舛,历经坎坷,际遇堪伤。但作者并没有让香菱自暴自弃,沉沦在苦海无边的生涯中,而是通过“香菱学诗”来展示人物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香菱三首咏月诗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得人物成为鲜明、生动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香菱学诗 人物塑造 自我救赎  《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之所以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
期刊
摘要:《乞放市易欠钱状》是苏辙公文代表作之一。苏辙在这篇奏状中批判了市易法在施行过程中出现的四大弊端,并提出相应对策。奏状反映了苏辙的民本和廉洁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乞放市易欠钱状》以数据说话,以及运用四言骈体的艺术特色,对现代公文写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辙 《乞放市易欠钱状》 现实价值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政论和
期刊
摘要:静观是对外物的超越,是返诸内心的宁静而后形成的与天地万物的交流和融合。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从整体生命存在的特质出发,注重主观的释然与超脱,看重旁观的丰富和超越,在宁静的栖居中获得自我的确认。它是人生顿悟的方式,以生命的动感来呈现最丰富最深邃的静,更加呈现出静观持久却更高的真实本相。  关键词:静观 超越 主观 客观 生命  静观,并非虚无,而是涉及内在生命的反身自省,它要求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各界学者大都认为《放鹤亭记》体现了作者苏轼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和出世倾向。然而,尽管文章明显将“南面之君”与“隐居之乐”对立,我们仍应看到文字背后作者对“出世”与“入世”二者关系的更深思考,进而剖析“西山为何不可久留”的困境,并研究这类出世思想的矛盾性及其价值。  关键词:《放鹤亭记》 西山 出世 入世 困境  正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从古到今,许多中国文人的
期刊
摘要:晋宋易代时期,各世家大族被驱逐出权力中心。朝代更迭,文人们还没来得及感慨旧朝,便要思考自己的出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文人心态较为复杂。据陶渊明的《咏贫士》七首来看,主要有三种,即固穷心理、隐逸心理与倦仕心理。由此,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文人承担了艰巨的历史责任,坚守了儒家正统思想的道德标准。  关键词:晋宋易代 文人心态 陶渊明 《咏贫士》 七首  陶渊明在世期间,东晋共经历了两次政权
期刊
摘要:《尘埃》是残雪的一篇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在城市的语境下,通过象征与写实的手法的运用,凝练了“尘埃”的文学意象,构建了复杂的叙事艺术,展开自我的精神思索,形成独特的审美内涵,文本还表达出对历史、文化多个层面的批判。  关键词:残雪 城市 叙事 批判  2015年6月的《上海文学》杂志刊发了著名作家残雪的短篇小说《尘埃》。这是一篇从文本形式、创作内容到思想指向多个层面都具有先锋性的作品。著名学者
期刊
摘 要:王崧舟教授的《枫桥夜泊》能成为经典课例,关键在于其课堂所呈现的“诗意”。课例中的诗意性主要体现在举象造境勾勒画面、写话入情体悟情感、理解“钟声”意象探寻文化之根、因声求气品味“愁情”这四方面。  关键词:诗意语文 王崧舟 《枫桥夜泊》 钟声  多年来,语文教师习惯把古诗词文本硬生生地拆解,脱离诗人的情感,完成翻译就等同于教授完毕。其实,古诗词不宜单独分析或是逐字逐句解释,这样容易导致诗歌意
期刊
摘 要:《我作为异国他乡的生命》是美国伊战老兵布莱恩·特纳创作的伊战叙事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特纳的伊战经历及其父辈们的战争经历。本文通过解读作品中主人公特纳和叙述者特纳的伦理选择,分析其做出伦理选择的原因与动机,揭示美国士兵在现代战争中面临的伦理困境与产生的伦理困惑。  关键词:《我作为异国他乡的生命》 伦理选择 伦理困惑  引言  美国伊战陆军老兵兼诗人布莱恩·特纳以伊拉克战争作品而闻名。布莱恩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