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uyan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凶险性前置胎盤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凶险性前置胎盘;生活质量;剖宫产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特殊疾病,该病一般指的产妇上次妊娠方式为剖宫产,再次怀孕后为前置胎盘,而且胎盘位置处于子宫瘢痕处。该现象一般还会合并胎盘植入,故患者在妊娠后的大出血风险较高,而且还容易出现其他不良情况,威胁产妇的母婴解决。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相关医疗机构多是实施针对性或者预见性的护理干预[1]。据多项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理想,但是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与患者的妊娠结局,但是关于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影响的讨论较少。本文基于此讨论预见性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护理应用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全文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36岁,其年龄均值为(29.56±3.14)岁,部分前置患21例,完全前置17例,边缘前置22例。在实验组中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35岁,年龄均值为(29.14±3.56)岁,部分前置患22例,完全前置15例,边缘前置23例。全部病人自身的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所有患者均已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详细内容,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经相关审批予以批准;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治疗的耐受情况,具备剖宫产手术的耐受能力。
  排除规则:①患者有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情况或其他影响观察判断的疾病或生理特征;②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如精神意识障碍,交流不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实验组
  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1)情绪+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在患者妊娠前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实施安抚等情绪干预,嘱咐患者家属应当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引发不良情况。此外有部分患者可能出在心理不良情况,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在患者实施分娩前对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减压,疾病的生活注意事项。(2)做好患者出现不良情况的各项措施,如准备对应的血液等。(3)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对于存在出血特征的患者,应当准备碎石实施止血抢救。此外对于存在出血征兆患者应当预先开通三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生活质量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15.37±10.18)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01.36±9.56)分(t=7.771,P=0.000)
  3.讨论
  在妇产科中,凶险性前置胎盘属于常见疾病,该病除去会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外,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故该类患者一般是实施剖宫产进行分娩(治疗)[2]。虽然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已经实施过一次剖宫产,但是二次实施仍然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患者更为容易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3]。因此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状况,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4]。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是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其充分表明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除去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外,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干兴凤. 综合性护理对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病人的影响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08):157-158.
  [2]曾秀秀.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方法[J]. 饮食保健, 2020, 007(003):38-38.
  [3]冯苗倩, 黄伟, 肖英,等.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026(025):208-210.
  [4]李萍, 闫敏, 张乐乐.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5(34):50,72.
  河南省省立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取适应性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均为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适应性心理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頸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内所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6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术后护理对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影响。方法:52例人工晶体植入患者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两组各26例。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观察试验中疾病知识评分、视力矫正情况、并发症等。结果:经护理后,组间知识评分、视力矫正≥0.5、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将手术结果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实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化疗患者居家隔离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拟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上海长海医院呼吸科二病区长期反复住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居家隔离期间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及研究分析。结果 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化疗患者居家隔离的焦虑、抑郁评分为(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白血病化疗期间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化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成本的逐渐升高,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幸福指数的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由于本病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西医治疗多易反复。随着中医对心脏神经症的研究发现此病发生与“肝郁”有明显关系,以“疏肝行气解郁”法治疗此病,疗效肯定,且疾病的复发率降低,使生活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肝郁;心脏神经症;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心内科疾病,常伴有躯体障碍。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的6月至2021年的2月,研究对象为53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268例,分别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和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作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胃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寻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采取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6.41±5.07分钟,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天数为11.31±1.09天
期刊
急性脑梗塞是我国中老人的常见死因,现阶段临床所采用治疗急性脑横死的方案有限,主要包括超早期血管再通、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窗的限制,大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而丧失超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机会,导致患者失去宝贵生命[1-2]。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使用药物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学者发现纳洛酮能够有效增加脑梗塞患者死后脑灌注以及灌注量,控制患者颅内压,避免血小板聚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52例,收集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低心排、感染、肾功能异常等,未见有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心脏搭桥术可有效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