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草对低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能

来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湿地水生植物对低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挺水植物风车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低污染水中氮、磷削减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风车草对低污染水的氮、磷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常温下(24~30℃)对TN、TP去除的一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493、0.5028,70 h后对TN、TP的去除率高达82.87%、72.40%,日变化率分别为48.52%、40.31%,而低温(4~8℃)下风车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受到抑制且根系活力显著降低;系
其他文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在实现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相比于传统互联网,卫星网络具有拓扑的高动态变化、特有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格式等特点。因此,将卫星网络攻击的规律融合到APT攻击的规律中,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知识图谱和攻击规则库,进而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攻击进行综合研判。采用包含时空属性的数据模型表达攻击规律,在数据有非连续漏报和误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攻击研判的补全。本文提出的攻击研判框架可以实时、准确地感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安全状态,并为其威胁响应提
“低污染水”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即在洱海、星云湖、抚仙湖和太湖等湖泊的水污染防治中得以应用。近年来,关于低污染水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本文综述了低污染水的定义与类型、发展脉络、在水体保护中的定位、处理技术和回用等。最后针对低污染水的特点对其处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展望,为今后对低污染水的深入研究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总体思路。
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因其具有方便、实用的优势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来看,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监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充分重视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本文指出当前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可以很
针对卫星网络管理及维护难度大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跨层波长路由算法(SDNCL-RWA)。该算法将时延和可用波长率作为启发函数,并设计一种两阶段的跨层波长路由机制来减少路由跳数和网络阻塞率,首先在LEO卫星单层网络中路由,当路由失败或者路由跳数过高时借助MEO卫星网络路由。在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架构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SDNCL-RWA算法比传统的Dijkstra+FF(First Fit)算法和波长路由蚁群算法(ACO+FF)在网络阻塞率和路由平均跳数这两方面
面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多域安全控制需求,针对单进程正则匹配的方式制约了互联安全网关的性能问题,提出基于进程通信语义安全分析的互联安全控制高性能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以进程概念为中心的并行程序设计语言描述主从进程的交互模型,通过赋予状态转移系统语义,实现主从进程的组合语义精确的表达。通过形式化语义分析,该方法具有运行无死锁、饥饿,且等价于原有正则匹配的语义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多核硬件优势,使用进程绑定CPU方式,减少操作系统调度器的上下文切换开销,在复杂正则表达式情形下,比单核运行提高一个
为了解杞麓湖农业径流区低污染水所致湖滨带湿地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潜在危害,采集湖滨带农业径流区32个不同类型湿地(河流湿地n=13、人工湿地n=10、湖泊湿地n=9)的表层沉积物,检测重金属Cu、Zn、Pb、Cr、Cd、Ni和Hg含量,利用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7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杞麓湖农业径流区湿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湖泊湿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
基于225个样点分析了贵州省不同地区(自然背景区、农业种植区和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Pb、Zn的含量、分布及累积特征,采用地积累指数(Igeo)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不同分区土壤重金属暴露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分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农业种植区土壤Hg、Zn、Cd和As累积特征明显;矿区土壤Hg、Zn、Cd、Pb和As累积特征较显著,平均含量分别是贵州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巨大压力,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回顾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了小农经营面临的化肥过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等问题,指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解决这些问题继而实现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可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基于此调整养殖业布局,在空间上重构种养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农业整体绿色发展。对于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地区则要探索产业链延长的形式,以三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养殖场产生的粪肥对农田土壤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其中,饲料中的重金属元素是环境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堆肥钝化粪便中的重金属是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在堆肥中添加无机、有机和生物钝化剂可以固定重金属并降低其生物有效性。目前研究涉及的钝化材料及其钝化机理有待深入探究,而堆肥施用于土壤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土壤的交互影响仍不十分明晰。本文通过分析重金属在粪肥中赋存状态、堆肥过程中的形态转变和钝化剂的钝化机制,探讨了粪肥钝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
为了更好的研究流域参考作物蒸散发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合理利用参数来预测未来参考作物蒸散发量的变化规律,本文以黄河流域内玛曲站为代表,通过混沌理论和相空间重构技术,在重构相空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饱和关联维数D2、最大Lyapunov指数来表征系统的混沌性质,为进一步预测黄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缺乏气象资料的地区预测参考作物的变化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