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利用班班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善,不管城市、农村,每所学校都配备有班班通,如何有效利用班班通,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掌握班班通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比较娴熟的运用“班班通”,在课堂上利用班班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生硬的、枯燥的语文课堂运用声音、图像进行有机结合,使整堂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栩栩如生,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班班通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利用班班通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班班通;兴趣;优化课堂
  “班班通”使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利用班班通资源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围着媒体转”,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抑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班班通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體现呢?
  一、适“时”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长足发展。班班通资源的多媒体利息,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此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展示多媒体信息,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之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关于“人字形”线路的走法(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于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并且在火车头向前推进时,用箭头表示出各个火车头用力的方向,便于学生明确两个火车头的位置及作用,从而化解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
  因为这是在学生思维近乎停滞之时进行演示,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奥秘,因此精力非常集中,演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学生的思维由此而受到启发,设计出了许多条与“人”字形不同的线路,真正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适“度”使用,激发创新意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善,每所学校都配备有班班通,如何有效利用班班通,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掌握班班通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比较娴熟的运用“班班通”,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利用班班通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使用,都得有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那就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但它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使得学生只有眼看和耳听的份,而无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表面看起来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如《詹天佑》一课中,涉及到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一是“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二是“中部凿井法”,学生对于这两种开凿方法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体会詹天佑精密的测量技术及卓越的创造才能。因此,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示意图。而有的教师将这一示意图制成多媒体课件,直接演示给学生看,取消了学生的思考过程,这样的直接演示,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创造力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自主探索地画出正确的示意图,然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加以演示、论证,学生再结合自己所画的示意图进行辨析,直到彻底理解。这样,学生的兴趣盎然,思维积极,课堂上就会不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运用电教媒体时,只要是学生能通过自主实验、动手操作而获得一定知识的,教师尽量不要剥夺学生的求知探索权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进行鼓励,这种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多媒体信息进行演示,要把握住一个“度”的问题。
  三、适“量”运用,突出重点难点
  语文课堂教学,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力求化繁为简,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训练到位。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握“适量”的原则,否则大量的演示不仅不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同时还会引起学生视觉及听觉的疲劳,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多媒体的运用效果适得其反。
  如《詹天佑》一文中,第4自然段描写詹天佑勘测线路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是全文的重点段之一。而有些教师,把八达岭及居庸关一带的长城画面,大量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学生的思维无形中转向对长城的赞美上,偏移本课的重点内容,无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只把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及詹天佑誓为民族争气的决心。在出示恶劣环境的画面后,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情景,进行描述,体会当时的险恶环境,再配以课文朗诵,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研读课文,写出自己心中的感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讨论,对这一段的内容和语言比较熟悉了,然后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填空题(略),要求学生尽量能不看书填写,填完后交流。这样便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对詹天佑勘测所遇到的困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也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充分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这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丰富了枯燥的语文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小学数学课堂又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营造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索新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能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肯于动脑思考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
摘 要:在美术教学当中,重要的媒介就是美术作品。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学生的美术思维、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等感性方面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感审美在不同的艺术类别之间,发挥着连接的作用。人们通过所有的感官系统,从多方面对艺术拼进行感知,从而获得最大的审美体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通感审美模式为基础,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乐趣,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蓝天、白云、经幡,是西藏。朔风、暴雪、高寒,也是西藏。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西藏国土三调"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所属"三局一院"承担,这既是自然资源部党组的信任,也是对"三局一院"实力水平和政治素养的一次集中检阅,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西藏自然资源工作的大力支持。2019年春节刚过,古城西安尚是春寒料峭,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的测绘队员就奔赴西藏。在雪域高原上,队员们
期刊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
与国外现有的对水下管道进行干法和湿法修复对比,由于我国水域的地质条件和特征决定了干式高压焊接修复在此是一种质量可靠且易于扩展的修复方法。笔者在此,介绍了国内设计和
有机质是页岩气吸附的重要场所,室内实验描述干酪根有机质的物理和结构性质和研究页岩气在其中的吸附非常困难.分子模拟软件根据干酪根的实验分析数据构建干酪根有机质模型能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 ,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被引进 ,如向量、微分、积分和概率等 .这些内容的引入 ,给我们处理一些初等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 ,若能站在高等数学的角度 ,应用这些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努力探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以贵州省旅游学校基础课《基础英语》为例,开展的形成性评价的课堂评价体系,实
摘 要: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一个好的班集体,没有学生的自主的管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体制,进行自主教育。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自主教育能成功地实施,不仅能让老师感受到教育的轻松、快乐,也能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