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有机化学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新探索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其在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前期教学研究的相关基础上,对目前本科有机化学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科学运用有机化学小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验中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等层面对有机化学的教学进行新的探索.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各大高校的欢迎,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根据分析化学这门课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在课前发布任务清单,然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再利用线下课堂进行实践.把混合式教学完美的运用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实训课程是培养化工类本科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工原理实训实验室是化工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实训装置由于具有装置复杂庞大,操作条件要求苛刻,操作中危险程度高等特点,对化工原理实训实验室的安全预防和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结合昆明理工大学现有的化工原理实训设备实际情况,探讨了化工原理实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以减少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仪器分析实验是本科基础实验之一,现在由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疫情防控的形势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仪器分析实验的新教学模式,以红外吸收光谱这节实验课为例,具体阐述了创新的虚拟仿真辅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具体应用,旨在打破传统实验课教学的束缚,提升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材料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本科学习中的必修课程,它交叉融合了基础科学、工程科学两个部分,不仅是材料科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本文指出了在民族高校本科教育中,材料化学这一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而引发指出民族高校教师可系探索科研相关课程,将本科材料化学课程融入科研的教学与改革探索之中.
以学校培养人才为终极目标,分析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指出了一般地方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首先是树立正确的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其次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优选“双基”实验,增加综合创新实验;第三落实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的科研及毕业论文双向优选结合;第四革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最后提出5条提高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能量密度是判断锂离子电池技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应用的关键参数,因此增加锂离子电池中的插层化合物的容量有利于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采用氧化物涂层来抑制电解质与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氧化副反应.由于纳米Al2 O3不活泼且不能插入或提取锂离子,Al2O3导致LiNi0.5Mn1.5O4电极容量降低.在1 C下经过40次充放电循环后,涂覆有5%纳米Al2O3的LiNi0.5Mn1.5O4具有72.94%容量保持率,结果表明纳米Al2O3涂层对于改善LiNi
在精细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中引入化工软件CAD和Aspen Plus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顺丁烯二酸酐生成反应为例,引入CAD绘制的工艺流程图,在此基础上根据Aspen Plus模块增加工艺流程模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课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分离流程等,同时对过程涉及的能量守恒和物料守恒理解更透彻,从而提高课程的生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使用软件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电化学基础》需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本文结合课程特点,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运用出发,针对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课程建设环节,探索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合到电化学课程教学中,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延展了思路.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仪器分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思想引领相结合.本论文从课程思政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将仪器分析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发掘“课程思政”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实现其与《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和实践.
应用电化学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在新工科和新时代背景下,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与相关学科学术前沿、与社会研究热点、与科研创新的衔接,需要及时更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对应用电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电化学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