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宠儿》看托尼·莫里森的文学艺术魅力

来源 :长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自己也曾经说过:“作为一名非洲裔和女性这种双重身份,我能够走入到那些非女性、非黑人所不能体验到的感受与情感的广阔天地”~([1])在她的代表作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莫过于1987年出版的《宠儿》。作者通过“这部富于诗情画意和敏锐观察力的小说,将美国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的活灵活现。”~([2])本文拟从小说的叙事结构、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三方面对这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与分析。 Tony Morrison himself once said: “As a dual identity of African descent and women, I can walk into the vast world of feelings and feelings that non-females and non-females can not experience.” ([1]) Among her masterpieces, there is no epoch-making “pet” published in 1987. By “this poetic and keen observation of the novel, the author of the American social reality writt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ivid.” ~ ([2]) This article from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the unique black feminist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magical realism these three aspects of this classic literary works to re-read and analyze.
其他文献
海德堡公司这次匠心独具的创意确乎为我们打开了审视印刷的一个全新视角。2012年来了,这次要说的却还是2011年的事。去年12月早些时候,收到海德堡公司的年终聚会邀请,打开邮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文坛意象主义的倡导人,是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美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庞德是美
凯瑟琳·苏珊娜·普理查德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同时,她又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是澳大利亚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此外,她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这种多重的身份
美国梦作为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贯穿美国文学历史的始终,南北内战赋予了美国梦新的时代内涵。本文试以20C美国南方文学的领军人物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为例,来探寻作品
现代主义作品以摒弃传统的叙事和情感表达方式,转而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写作实验为特征,现代主义作品多以疏离、绝望与大自然对人类的冷漠为主题,运用反传统的意象和诗歌韵律来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由于父母是华人,所以汤亭亭的笔下自然会有中国式文化的书写与流露,但汤亭亭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作家,所以其在接受客体文化环境的教育与影响
在《但泽三部曲》中,针对二战时期的历史,君特·格拉斯没有回避其残酷的社会环境,也没有刻意表现血腥和暴力的战争场面,而是运用荒诞夸张乃至童话的方式制造出一种黑色幽默的
女性主义和新兴的生态主义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两大热门话题。前者希望通过解读男女两性关系来为全人类指出一条两性能够和谐相处的康庄大道;而后者则关注着自然环境的问题,告诉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宠儿》(Be Loved)中塑造了魔幻化的“宠儿”形象,这是对于美国社会中黑人地位的思考。作者在小说中从现实层面和魔幻层面为“宠儿”创造
由英国著名小说家及诗人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是19世纪西欧文学创作史上的传世之作。世人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倍感惋惜,其本人对于生死、善恶、爱恨所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