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春望》的文本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是《春望》的诗眼,虽然诗的正文部分不着一个“望”字,但处处蕴含“望”意.本文通过从“望”眼前之景、“望”故乡之人、“望”心中之景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抒发诗人对连年战争的痛恨,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对和平时代到来的守望.一个“望”字饱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他文献
摘要: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人文主义,公安派的代表者袁宏道作为晚明文人,向来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人熟知。他的文集也出现洒脱自在的倾向,本文将节选他首次辞官以后书写的《解脱集》来作为代表分析明朝散文家书写时的人文主义倾向,探讨人文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袁宏道;人文主义;解脱集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要:“尚奇”是《史记》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录奇人、奇事、奇闻。本文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经历入手,分析“尚奇”倾向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尚奇”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尚奇;刘邦  [中圖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8-02  一、司马迁的“尚奇”倾向  《史记》的一大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的人物
摘要:自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大类,即讽喻诗、闲适诗、杂律诗和感伤诗。对白居易闲适诗的研究,本文将从其闲适诗创作内容、修辞手法、影响因素这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其家庭情况、社会客观环境、诗人主观欲望及道佛影响这几个小方面具体分析闲适诗的形成原因和思想渊源,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其闲适诗的价值,以期对闲适诗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新认识。  关键词:白居易;闲适诗;内容特色;艺术特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目的语中再现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的过程;是一个从思维到语言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语言层面的符号转换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首先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探讨了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过程,再通过具体译例分析,探讨中国古典艺术散文隐喻的具体翻译策略。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翻译过程;隐喻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
茶座老板寄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一步步的加快,企业报也同样要顺应潮流,做好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如何充分吸收其他报纸的长处,如何把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企业报更好
吸胀温度显著地影响甜菜种子的萌发达率。吸胀温度为30℃和20℃时,50%萌发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36h和56h;在7℃中吸胀120h,仍未见萌发。在种子吸涨过程中,粗线粒体蛋白的含量,细胞色
案例小韩是北京海天文化发展公司的总裁秘书。这次总裁要出差一个星期,总裁办公室门窗紧闭,难染灰尘。尽管如此,小韩仍然每天一上班就去总裁办公室打扫卫生,特别是要擦拭总裁
摘要:我们发现,诗人艾布·努瓦斯和李白,大约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纪的同一段时期。他们都是最好的诗人和歌谣作家,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抱负与希冀,喜悦和愤怒,憧憬与向往。他们的诗歌都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赞美友情,描绘鲜见的自然风光,并移情于景。他们想打破黑暗,他们憎恶腐败,憎恶暴政。因此,他们的诗歌是强有力的,如惊雷一般。所以统治者害怕他们的诗歌。  同时,在诗歌中以正直的品性,呼唤美好的事物。他们都极其
摘要:唐代是我國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国家富裕繁荣,文化创作也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状态。在此背景下,唐代乐府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乐府诗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格律化倾向,这也是追求合律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唐代;乐府诗;格律化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89-01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P13K/Akt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检测并分析LY294002干预组、DMSO对照组、假手术组中p-Akt、Caspase-8、Bid等指标表达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