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价值观引导探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跳楼事件、大学生投毒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化解心理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大学生价值观失衡是大学生心理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价值观引导进行探讨,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价值观引导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心理危机,即面临重大突发性生活事件时的一种心理失衡,面临生活中的打击和挫折,当事人既不能利用已有资源进行解决,也不能够回避,导致出现危险情绪[1]。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容易自残或伤害到其他人,自卑、孤僻、拒绝与人交往、抑郁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严重者甚至有强烈的自杀倾向。由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出现心理失衡,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马上步入社会,还没有做好即将走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但找工作时会面临打击,自我认同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时就引发心理危机,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甚至患有轻微的抑郁症。
  当前,大家对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当事人遇到的重大事件才是引发心理危机的源头,实际上,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只不过是表面原因,虽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状态是学习,生活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只会面临学习或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问题,但这些危机并不会直接导致心理危机,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价值观的失衡引起的心理出现危机,失衡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失去生活信仰,失去独立的人格。一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有区别的,能够给自己感受到快乐的经历中赋予积极的情绪[2],反之,会赋予不快乐的经历消极的情绪。这是现场理论的内容,基于这种理论,每个人都会主动去寻找那些使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回避那些消极的经验,人的这种主观意识能够使人主动朝向自己的目标积极奋斗,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价值观引导的意义
  每个人面对客观世界发生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出现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主导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慢慢形成的时期,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作用。价值观能够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它能够从价值观选择、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意志三个方面化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价值观引导对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多个发展方向,价值观选择就能够决定这些方向,价值观的选择是大学生根据自己十几年积累的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这是以自身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每个人都会对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事情有一定的认同感,会把这些客观事物划到自己的安全圈内,所以价值观能够界定大学生的追求目标和认同事物的方向[3],从而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当代大学生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对生活的客观世界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能够影响心理危机从产生到发展的而整个过程,有的大学生能够从打击中获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坚信风雨之后便是彩虹。有的大学生很容易在打击中获取消极的态度,看得见的永远是无尽的黑暗。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对客观世界拥有乐观态度的人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意识,由此出现相反的心理倾向。
  第三,行为意志决定大学生的抗打击能力,承受危机事件的能力需要行为意志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意志比较薄弱,与别人交往时缺乏包容的心态,这就会使学生承受能力差,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坚定的行为意志,有迎接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价值观引导化解心理危机的办法
  要以宏观的思维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对没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防范,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使大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客观生活中的压力。
  (一)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
  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必须采用价值观引导的办法,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内化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健康的价值观能够淡化生活态度与客观事物不统一的威胁感,并且将遇到的问题转换为积极的人生经历,在大学生以后的人生中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4]。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应该发挥出对大学生的引导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自行修复出现的心理危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之前的心理教育过于注重大学生的病理表现,注重对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治疗,这种病理性心理学观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教师往往只是通过进行心理测试找出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心理教育引导,这种教育模式是学生总是将心理问题的种种症状表现与自己对号入座,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而且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地强调预防心理危机,却不注重培养学生塑造积极价值观的能力,颠倒的教育的主次[5]。所以要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向大学生传授主动寻找幸福生活的方法,以自己的鉴定信念和行为意志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的多元化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这种多样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加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化解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教育观,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困难,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帮助大学化解心理危机,要加强价值观引导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难题。(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国俊.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4-87.
  [2] 胡嘉洋.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案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 郁涛.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心理健康教育[J].知识经济,2011(6):139.
  [4] 梁伟,梁柱平.从有效性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体育行为干预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7):7-8.
  [5] 陈小红,李三岗.生命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2):78-80.
其他文献
期刊
高校学风建设是对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办学与治学的根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和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及知识能力为核心,学习间所学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职业学校对部分专业实施规范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更好地满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理念,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章从本校实际专
摘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维护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目标,都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古语有云“以史为鉴”,我们从事的任何事业都是继承前人的事业,都是在历史进程中的事业,为此从共和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涉农主要经济制度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对建国以来的农村主要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分析,对我们目前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除了基本知识的讲解外,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拓展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以此来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阅读的目的就是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
期刊
@@
马化腾:  国家应参与国际规则与安全标准制定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两会”上一连提出了三个关于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提案和建议。他在《关于营造良好自主创新环境,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一要发挥龙头企业创新优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改善创业生存发展环境,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二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三要设立政府主导、社会参
期刊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美托洛尔(Meto)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连接蛋白43 (Cx43)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20只:(1)假手术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馆藏档案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但就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实际而言,在建设工作
摘要:近年来,会展旅游由于其强大的协同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益而受到全国各地区的重视,山西省对于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也十分关注,本文试图研究山西省会展旅游的潜在优势与不足在何处,同时根据山西省自身优势以及不足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山西省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业;产业关联  引言  我国的会展旅游于20世纪9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了起来。随着上海世博会、财富全球论坛等的成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