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基建设备的安全运作、节能环保效率、以及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效果。尤其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中,机电安装作为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认真做好机电安装工程只有不断的创新,通过技术更新和改造,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增加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研究了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
关键词:建筑自动化系统机电设备安装要点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所有的设备及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控制和统一管理的自动化系统,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保证整个系统经济运行,并提供智能化管理。内容一般包括对空调系统、冷水机组、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自发电机组、照明、电梯等设备或设施的控制和管理。
一、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建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特点是机电设备多且散。即被控制、监视、测量的对象数量较多;即这些设备分散在各层次和角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动控制各类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或打印运转状态,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运行报表和设备维修管理等。
2、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变化趋势或历史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差、流量等,在参数超过正常范围时,实现自动越限报警。
3、按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荷变化等情况,实现机电系统的自动调节,使各种机电设备始终处在最佳运行状态。
4、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例如检测停电、煤气泄漏等偶然事件,应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迅速处理,防范事故状态扩大。
5、对楼宇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协调控制,在火灾发生时,供配电系统即刻自动切断电源,确保消防电源;空调系统自动停止通风,即起动排烟风机;电梯系统自动停止使用普通电梯,自动起动消防电梯;照明系统自动接通事故照明、避难诱导灯;有线广播系统自动转入紧急广播,指挥人员疏散等,使消防及相关系统实现一体化的协调运转,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小。
二、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
1、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2)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3)输入设备的安装
输入设备应安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
(4)输出设备的安装
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2、安装过程中相关子系统的质量监控
(1)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一旦出现问题,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因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并规范验收。配电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具有电业部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一般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
(2)电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电缆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各类型号规格多,若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容易导致施工混乱,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信号电缆相互干扰。
(3)配电箱
配电箱型号多,工作原理复杂,各专业又有自己的使用特点,受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考虑按蓝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
(4)电梯安装
安装程序及质量要求。轿箱地坎与各层门地坎间距的偏差均不得超过电梯行业有关规定。开门刀与各层门地坎以及各层门开门装置的滚轮与轿箱地坎问的间隙均必须在5mm~8mm范围以内。轿箱组装牢固,轿壁结合处平整,开门侧轿壁应垂直。层门指示灯盒及召唤盒其面板与墙面贴实,横竖端正。门扇启闭时无摆动、撞击和阻滞现象。中分式门关闭时上下部同时合拢。
电梯装置安装。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敷设,保护接地系统必须良好。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必须紧密牢固、无遗漏。电梯的随行电缆敷设长度必须保证轿箱在极限位置时不受力、不拖地。机房内的配电、控制屏、柜、盘的安装要布局合理,横竖端正。配电盘、箱及设备配线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
安全保护装置。与机械配合的各安全开关,必须可靠动作,能达到电梯本身的设计技术参数要求。电梯起动、运行和停止,轿箱内无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制动器可靠。运行控制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指令、召唤、定向、程序转换、开车、截车、停车、平层等准确无误,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消防电梯要保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验收。
(5)闭路电视系统调试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接地电阻测量,电动云台、摄像机、控制器、门禁系统、监视器进行单体试验及系统调试。
(6)电讯系统
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7)通电调试
工程实体安装完毕,必须清洁场地,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进入调试步骤。笔者摸索出调试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1)必须遵循“五先五后”原则: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自动;先就地后远方(遥控);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2)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所有配电屏、柜和设备的送(受)电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实行“送(受)电令”制度。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不论是送电还是受电,都要在双方监理的监督下完成。(3)形成有关工程调试数据资料,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有的监理人员只是用巡视的方法简单地介入调试过程,不熟悉调试情况和调试结果,对调试资料中的数据持怀疑态度,往往不及时签署或要求重新安排调试,造成资料延迟、失真或浪费人力、物力,也不能体现监理在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作用。
总之,建筑自动化系统根据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分成若干个子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个功能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管理、控制或监视,它是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楼宇的出现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智能建筑系统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覃飞.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 郑亦撑.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初探[J]. 机电信息. 2011(06)
[3] 钱曜,许维维,董文妍.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1(04)
关键词:建筑自动化系统机电设备安装要点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所有的设备及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控制和统一管理的自动化系统,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保证整个系统经济运行,并提供智能化管理。内容一般包括对空调系统、冷水机组、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自发电机组、照明、电梯等设备或设施的控制和管理。
一、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建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特点是机电设备多且散。即被控制、监视、测量的对象数量较多;即这些设备分散在各层次和角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动控制各类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或打印运转状态,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运行报表和设备维修管理等。
2、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变化趋势或历史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差、流量等,在参数超过正常范围时,实现自动越限报警。
3、按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荷变化等情况,实现机电系统的自动调节,使各种机电设备始终处在最佳运行状态。
4、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例如检测停电、煤气泄漏等偶然事件,应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迅速处理,防范事故状态扩大。
5、对楼宇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协调控制,在火灾发生时,供配电系统即刻自动切断电源,确保消防电源;空调系统自动停止通风,即起动排烟风机;电梯系统自动停止使用普通电梯,自动起动消防电梯;照明系统自动接通事故照明、避难诱导灯;有线广播系统自动转入紧急广播,指挥人员疏散等,使消防及相关系统实现一体化的协调运转,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小。
二、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
1、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2)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3)输入设备的安装
输入设备应安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
(4)输出设备的安装
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2、安装过程中相关子系统的质量监控
(1)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一旦出现问题,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因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并规范验收。配电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具有电业部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一般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
(2)电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电缆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各类型号规格多,若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容易导致施工混乱,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信号电缆相互干扰。
(3)配电箱
配电箱型号多,工作原理复杂,各专业又有自己的使用特点,受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考虑按蓝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
(4)电梯安装
安装程序及质量要求。轿箱地坎与各层门地坎间距的偏差均不得超过电梯行业有关规定。开门刀与各层门地坎以及各层门开门装置的滚轮与轿箱地坎问的间隙均必须在5mm~8mm范围以内。轿箱组装牢固,轿壁结合处平整,开门侧轿壁应垂直。层门指示灯盒及召唤盒其面板与墙面贴实,横竖端正。门扇启闭时无摆动、撞击和阻滞现象。中分式门关闭时上下部同时合拢。
电梯装置安装。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敷设,保护接地系统必须良好。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必须紧密牢固、无遗漏。电梯的随行电缆敷设长度必须保证轿箱在极限位置时不受力、不拖地。机房内的配电、控制屏、柜、盘的安装要布局合理,横竖端正。配电盘、箱及设备配线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
安全保护装置。与机械配合的各安全开关,必须可靠动作,能达到电梯本身的设计技术参数要求。电梯起动、运行和停止,轿箱内无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制动器可靠。运行控制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指令、召唤、定向、程序转换、开车、截车、停车、平层等准确无误,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消防电梯要保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验收。
(5)闭路电视系统调试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接地电阻测量,电动云台、摄像机、控制器、门禁系统、监视器进行单体试验及系统调试。
(6)电讯系统
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7)通电调试
工程实体安装完毕,必须清洁场地,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进入调试步骤。笔者摸索出调试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1)必须遵循“五先五后”原则: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自动;先就地后远方(遥控);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2)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所有配电屏、柜和设备的送(受)电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实行“送(受)电令”制度。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不论是送电还是受电,都要在双方监理的监督下完成。(3)形成有关工程调试数据资料,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有的监理人员只是用巡视的方法简单地介入调试过程,不熟悉调试情况和调试结果,对调试资料中的数据持怀疑态度,往往不及时签署或要求重新安排调试,造成资料延迟、失真或浪费人力、物力,也不能体现监理在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作用。
总之,建筑自动化系统根据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分成若干个子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个功能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管理、控制或监视,它是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楼宇的出现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智能建筑系统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覃飞.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 郑亦撑.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初探[J]. 机电信息. 2011(06)
[3] 钱曜,许维维,董文妍.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