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幼时读过的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遐思便飞越了时空,回到孩提时代的家乡,宁静而又美丽的鄱阳湖畔。在门前的河里凫水、摸蚌壳、摘莲子;在清晨与傍午时分骑在自家高大厚实的水牛背上出外放牧;在风中奋不顾身地爬上几十米高左右摇摆的乌桕树树杈上捣鸟窝;在杨柳发青的季节我们开始打砖、砸元宝、跳皮筋、滚铁环、捉迷藏、掷弹子、跳房子……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像那几千年前和我一样顽皮的少年,不知稼穑辛苦,“也傍桑麻学种瓜”,目的只是为了秋收时候能够解一解自己好吃的小嘴的馋,或无忧无虑地在溪边剥食刚刚采摘来的青碧莲蓬。
这种最深的记忆一边是来自父亲。在莲子成熟的季节,无论怎样劳累辛苦,从田间工作回来的时候,父亲都要下到深水中为我摘来一蓬蓬的蓮蓬。我和姐姐很甜美地在堂屋的小板凳上端坐着剥食一粒粒的青色莲子,父亲则在一边很温情地看着我们欢喜的样子。一边是当年与小伙伴偷偷地跑到门前的大河边,沿着河岸寻找、够取河中莲蓬时,无知生死的快乐心情的回忆。心情快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少小的我们,那时是多么的欢快和不知忧愁。整日里除了玩耍还是玩耍,在乡村的各个角落,一年四季里,玩着自古流传下来的种种游戏。“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直到多年以后读到李白《长干行》这样的诗歌时,才明白起来,曾经和自己玩过过家家一起骑过小竹马的少年伙伴,在自己的童年生命当中是多么重要。特别是那个曾经做过我新娘的女孩,在我人生经历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种诗一样忧郁的情绪,一种再难磨拭的美丽记忆。回忆幼年的时光,总是那样的令人充满了甜美的印象,历历清晰的二十年前的往事就在眼前闪现,又倏忽快如白驹过隙,难以驻留片刻。不经意间,童年的美丽身影又让一个早已不再年少无忧的我时时产生一丝丝的哀伤。这种忧伤的心情会在某些适当的季节或是日子里,变得异常的凝重和多情起来。这都是因为那早已远去不见踪影的伙伴,因为那时天真无邪的欢乐和嬉闹,因为儿时的那种种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
转瞬间,童年已经远远地离我而去了,再也没有了那时候的少小无忌与天真可爱。“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童年时候的伙伴也多半不知道漂流何处。或者是早已经成家,儿女围绕在膝下嬉戏。看着与自己同辈人的儿女在身边嬉戏玩耍,玩着很多年前自己玩过的游戏,不禁会让我们这些还不曾年老体衰的人,感叹起岁月的匆忙与无情。而回忆又总是让我们将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多一层淡淡的围篱,让我们日渐迟钝与麻木的感受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生命力,使我们这一代人还可以沉浸在曾经有过的淳朴自由的美丽世界。
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快乐,总要想到现在的儿童游戏生活。与现在孩子们只身沉迷在电脑游戏里相比,我们是该嫉妒现在的孩子还是该同情他们?是我们的童年太幼稚,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孤独?但不管怎样,我希望小时候的乐趣,儿时的伙伴会记起它,能讲述给他们的儿女听。让我们一起怀念它吧!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做这本书的。做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快乐的。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士林先生,为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美妙的选题,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将童年时候的许多美好记忆保存下来,让曾经有过这种美妙记忆的人们能再次重温往昔的心情,让更多的现在和未来的少年也能分享我们曾经的欢乐。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遐思便飞越了时空,回到孩提时代的家乡,宁静而又美丽的鄱阳湖畔。在门前的河里凫水、摸蚌壳、摘莲子;在清晨与傍午时分骑在自家高大厚实的水牛背上出外放牧;在风中奋不顾身地爬上几十米高左右摇摆的乌桕树树杈上捣鸟窝;在杨柳发青的季节我们开始打砖、砸元宝、跳皮筋、滚铁环、捉迷藏、掷弹子、跳房子……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像那几千年前和我一样顽皮的少年,不知稼穑辛苦,“也傍桑麻学种瓜”,目的只是为了秋收时候能够解一解自己好吃的小嘴的馋,或无忧无虑地在溪边剥食刚刚采摘来的青碧莲蓬。
这种最深的记忆一边是来自父亲。在莲子成熟的季节,无论怎样劳累辛苦,从田间工作回来的时候,父亲都要下到深水中为我摘来一蓬蓬的蓮蓬。我和姐姐很甜美地在堂屋的小板凳上端坐着剥食一粒粒的青色莲子,父亲则在一边很温情地看着我们欢喜的样子。一边是当年与小伙伴偷偷地跑到门前的大河边,沿着河岸寻找、够取河中莲蓬时,无知生死的快乐心情的回忆。心情快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少小的我们,那时是多么的欢快和不知忧愁。整日里除了玩耍还是玩耍,在乡村的各个角落,一年四季里,玩着自古流传下来的种种游戏。“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直到多年以后读到李白《长干行》这样的诗歌时,才明白起来,曾经和自己玩过过家家一起骑过小竹马的少年伙伴,在自己的童年生命当中是多么重要。特别是那个曾经做过我新娘的女孩,在我人生经历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种诗一样忧郁的情绪,一种再难磨拭的美丽记忆。回忆幼年的时光,总是那样的令人充满了甜美的印象,历历清晰的二十年前的往事就在眼前闪现,又倏忽快如白驹过隙,难以驻留片刻。不经意间,童年的美丽身影又让一个早已不再年少无忧的我时时产生一丝丝的哀伤。这种忧伤的心情会在某些适当的季节或是日子里,变得异常的凝重和多情起来。这都是因为那早已远去不见踪影的伙伴,因为那时天真无邪的欢乐和嬉闹,因为儿时的那种种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
转瞬间,童年已经远远地离我而去了,再也没有了那时候的少小无忌与天真可爱。“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童年时候的伙伴也多半不知道漂流何处。或者是早已经成家,儿女围绕在膝下嬉戏。看着与自己同辈人的儿女在身边嬉戏玩耍,玩着很多年前自己玩过的游戏,不禁会让我们这些还不曾年老体衰的人,感叹起岁月的匆忙与无情。而回忆又总是让我们将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多一层淡淡的围篱,让我们日渐迟钝与麻木的感受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生命力,使我们这一代人还可以沉浸在曾经有过的淳朴自由的美丽世界。
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快乐,总要想到现在的儿童游戏生活。与现在孩子们只身沉迷在电脑游戏里相比,我们是该嫉妒现在的孩子还是该同情他们?是我们的童年太幼稚,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孤独?但不管怎样,我希望小时候的乐趣,儿时的伙伴会记起它,能讲述给他们的儿女听。让我们一起怀念它吧!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做这本书的。做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快乐的。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士林先生,为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美妙的选题,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将童年时候的许多美好记忆保存下来,让曾经有过这种美妙记忆的人们能再次重温往昔的心情,让更多的现在和未来的少年也能分享我们曾经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