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群)能力特征的毕业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是以电子为基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分析和设备开发、维护的技术领域。其涉及的市场产品相当广阔: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微电子、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甚至工业电子控制系统等,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好的社会效益。正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大专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作为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并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办好《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完善专业建设,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群)能力特征的毕业生,本人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作为调查范围,进行了一次专业社会调查,通过调查,就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目前课程的设置和改进情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第一,应该明确本专业的办学目的。本专业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具有一专多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因此除了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外,更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和一定的开发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
  第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便学生有目的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同时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这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1. 常规课程的设置。作为《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应该把系统学习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产品和工艺、电工工艺、微机原理、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电子设备原理与维修、音视频设备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原理与维修、数字通信技术、电子线路CAD技术等专业课作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掌握实用技术,成为电子工商企业的中级技术人才。目前,大多数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基本满足和符合专业的常规要求,许多学校增开《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更是有效地结合了目前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符合通信技术和通信行业迅速发展的市场需要的。
  2. 实践教学和岗位资格证的培训。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就业领域,有时需要淡化专业界限,而且毕业生不仅仅面向电子产品制造这样单一的就业方向,还应面向电子仪器的调试、检验、维修等方向,学校设置的电子测量、单片机等相关课程以及各种实验和实习的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好地满足广泛就业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多种岗位资格证的培训考试,以突出中等职业教育更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这样与大专院校相比,更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 边沿课程的开设。在严峻的就业条件下,边沿课程的开设,也不失为一种拓展就业领域的有效手段,比如,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及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开设能为学生熟悉相关领域,熟悉企业管理知识,使就业的进一步扩大成为可能。专业英语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
  4. 选修课程的开设。在学分制条件下,使跨专业课程的选修成为可能,也是掌握多种专业技能的一种选择。
  总之,只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让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应用面的有效性和广泛性更好地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符合一专多能的中等职业办学指导思想。
  第三,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中课程的开设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等弱电专业淡化了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的教学。无论毕业生面向的是怎样的岗位,很大程度上都会涉及到控制电路和系统,尤其是在一些公司和企业从事技术和设备维护工作的人员,更是不可避免地要触及电类操作的安全知识,除了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学习过电子线路电路本身的安全操作之外,还有就是用电的安全性。通过社会调查,发现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毕业生往往缺乏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因而引发一些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切才成为可能。即使是生活中,用电的安全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真正做到一专多能,就必须能适应常见领域,解决常见领域的常见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等弱电专业,适当增加一些安全用电常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 部分单位反映,希望毕业生能有一些运用电脑进行工程绘图的能力,如autoCAD课程的开设,这也是目前许多学校的电子等弱电专业所忽略的。
  3. 就是在进行合理设置课程后,应如何保证质量的完成每门课程的教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岗位特点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学中,应该特别强调和强化电子技术的操作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在基本保证学生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应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目前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有些课程开设后要真正达到所要求的目的还有很多的工作,比如合理的教材,而更重要的是结合该课程的最新情况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时更新,还要重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学时的比例。据调查,有些学生停留在理论上,在校考试成绩不错,但适应和操作能力却存在问题,而这恰恰应该是中职教育的优势。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是学校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在,一些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特别希望在学校期间能多一些机会参观相关的企业和公司,了解今后可能的工作岗位和可能的工作性质,以便能真正地进行有目的地学习,同时也能提高学习兴趣,也希望能多一些专业就业指导。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完善专业建设,设置合理而实用的课程结构,运用现有条件,组织相应的教学形式,同时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发挥中职教育的优势,这样就一定会培养出具有鲜明的职业(群)能力特征的毕业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班级管理实践中,针对班集体发展不同阶段,以高中阶段学生心理、行为发展特点为依据,借鉴团体动力发展规律,灵活应用管理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0-0067-03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身体外貌形态上已经脱离了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及意义感维持模型,考察父母心理控制、青少年寻求意义感和学校联结的关系。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学校联结量表对32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寻求意义感和学校联结彼此相关显著;学校联结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寻求意义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寻求意义感的作用机制,并对青少年寻求意义感的干预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父母心
〔摘要〕晓文是一个高中生,她害怕别人会不喜欢她,她觉得自己一直做得不够好,虽然她的成绩在班级,甚至在年级排名都不错,但是她仍然活在焦虑和担忧之中。现在的她发现自己比较喜欢英语老师(女老师),喜欢老师夸她,于是很想跟老师在一起,即使远远地跟着老师,看着老师,她也觉得比较安心。然而她又觉得自己这样很不好,怕影响老师,怕其他老师笑话英语老师。于是她克制自己不去想,但是她越是克制,越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摘要〕共情有助于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来访者解决问题。共情循环模型将共情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共鸣阶段尤其重要,需要细化说明。人际互动的“预期—验证”模型将共情共鸣的过程做进一步微观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内在机制。共情的人际互动“预期—验证”模型,有助于咨询师有意识、有方向地提升共情的准确性。  〔关键词〕共情;“预期—验证”模型;共情循环模型;人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宿迁市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模型探讨教师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宿迁市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有极显著相关,其中,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对工作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责任对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1-0019
2017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到青少年时期才能达到。高中阶段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个人将来的发展。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处于目标模糊、迷茫失落的状态,
〔关键词〕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青春期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薇(化名),17岁,女,高二学生,元宵节当着继母的面喝下安眠药,立刻被送至医院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自诉从小父母离异,对生母没有什么记忆。四年级以前和爷爷奶奶同住。自小学一年级起,自己洗衣做饭至今,觉得家庭没给自己温暖。四年级之后回到父亲再婚的家庭,父母要求严格,没有料理好家务或成绩没达到期望值都会遭到责骂,每月要生活费也总是被
在所有最容易产生倦怠的职业中,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是最中之最。大家都知道这份工作就相当于情绪垃圾桶,别人所有的不满、愤怒、悲伤、绝望都一股脑地倾倒在你这里,来访者是好多了,日积月累,你却吃不消了。于是身心疲惫、厌弃工作的感受与日俱增,简直就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状态,所以,职业倦怠在英语里是job buHmut,有燃尽的意思,表述得非常准确。  作为一名中学的心理健康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职
摘要: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师资培训中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一定成效,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坚持生活化、问题化取向,教学内容要坚持全面性、选择性;教学方法要具有体验性和活动性,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教学评价要具有开放性。  关键词:师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一、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青春期;交往;高中;团体辅导  【活动理念】  由于受到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高中生的恋爱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今校园中,从高一到高三,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学生谈恋爱,而高中生在公共场合“表白”、亲密接触等现象,在新闻中也是屡见不鲜。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他们对两性关系感到好奇、憧憬;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较为波动,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比较弱,因此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