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是学生后续写作教学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很明显的作用,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生永远都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实为不利。本文通过列举相关实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写作能力   培养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既是考察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途径,又是提高小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一个基础。写作能力是学生表现语文素养的一大方式,是其运用相关语言来进行自身情感表达和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写作“教”与“学”上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其实并不算多,并且从整体上看,我国小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小学生都还不具备自主写作的能力。
  一、变被动写作为积极写作
  对于大部分刚步入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语文写作时,可能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新事物的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语文教师便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地利用好孩子们的好奇心理来进行写作教学。而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不能够再采取以往那种较为传统的、枯燥的“给定命题式”写作教学方法,要让课堂的写作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同时,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小学生尚还处在写作初期,刚刚接触到作文,甚至可以说是刚接触到语文,有必要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写作的习惯,循序渐进地使其主动接受写作,并为其后来爱上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先通过讨论的形式来展开。比如以“说出你心里的感受”为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首先,教师要先做好课前的铺垫,否则学生们会感到很茫然和无措。教师先举例说出自己对某位学生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学校周围环境的感受等,由此来对学生们形成一定的影响,一步步引导其打开心扉,将自己的感受说出;然后,教师便可以引导或帮助学生用几个词语或者几个短句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再由这些词语和短句搭建起作文的一个简单框架。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些感受总结成一篇简短的随笔型作文,再读给学生们听。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来进行写作教学,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认为老师所念出来的作文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今后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完成一篇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作文。如此一来,学生的被动学习就会被转化成为主动学习,教学成效自然就会有较大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回家之后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为学生高段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二、充分利用仿写优势进行写作
  小孩子的学习大多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时,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写景的,写人的,写事件的,写感情的等等。
  例如,如果教师要进行“写景”方面的写作教学时,便可以《秋天的雨》一文作为范文进行教学。文章中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将这些手法提炼出来进行教学,然后再让学生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来造句,造句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学生自己喜欢季节的景色,也可以是学生所喜欢的某一个风景名胜的景色等。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些句子进行组合,形成段落,慢慢地再由段成文,完成作文。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写作
  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小学生无法完成作文的原因都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不知道自己能够写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缺乏写作题材的表现,长此以往的话,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畏惧或者厌烦心理。而我们的很多写作素材都是从生活中累积而来的,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景、物、人以及人物事件等等,甚至是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一个场景或者一句话,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一旦在生活中发现任何灵感,就将其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可以以日记的形式来进行,当然也可以是随笔记录等。等积累的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就不会出现没有内容可写的状况。
  【结  语】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对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必然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写作教学工作加以重视之外,还应该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决心和毅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根据新课改的各种要求来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作为学生,也应当积极地配合老师来完成课堂教学的相关活动。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那么学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必然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曾宪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5(5)
  【2】青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思考【J】.俪人:教师,2015(17)
  【3】李慧.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纲要》与《指南》为指导,深入探究将乒乓游戏融入园本课程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等,真正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好园本课程资源,让幼儿在乒乓游戏活动中绽放异彩!  【关键词】  开发利用 园本课程 乒乓游戏  乒乓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乒乓球起源于英国。2000年至今,中国人在世界乒坛上一直保持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然生长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var.nana(Roxb.)Keng f.)营养体各部分及生长发育各时期叶片的硅酸体进行观察研究.凤尾竹营养体各部分
【摘 要】  中职语文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为中职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因此,本文根据中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简要论述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育 有效性 提高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课堂对于知识进行掌握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和人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
“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上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用教材”,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
对基坑开挖引起地基土应力状态以及地下水状态改变给土压力计算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应采用侧压减少试验和卸荷试验方法确定的强度指标来计算主、被动土压力等
研究了盐碱地生长的马蔺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环境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马蔺叶片Pn和Tr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这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目前学生的写作状况看,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经常忽视情境或者格式,影响表达效果。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实现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应用情境,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应用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天然气在地质体中运移过程中留下示踪痕迹,通过化探的方法,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确定近地表地球化学效应或井下地球化学效应,为油气的进一步勘探提供地质资料和参考价值.
长时间以来,幼儿接触到的音乐大多为儿童歌曲和流行音乐,而原有的音乐教学让教师以及孩子们都有些厌倦了,孩子们更喜欢一些新鲜事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带来更多惊喜和乐趣。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已经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语文课堂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全部来源,而是作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