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重要启示。高考语文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古诗词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功能。对它的鉴赏早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因此, 在诗词鉴赏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发掘诗歌作品中的美育成分, 有机地渗透美育,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升华, 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做一个真正爱诗的人, 用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做一个爱诗的老师, 怀着对古诗词的无比热爱, 带领学生去阅读、感知、领悟、品议、赏析, 千方百计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一起领略诗歌带给我们的奇妙风景, 一起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 一起爱上这个探索诗歌奥妙的漫漫旅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共有二十八个字,却表达出凄凉动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点拨学生的想象,让十种意象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悲哀忧愁凄苦情怀。无论我们学习还是教学古典诗歌,都被诗歌的情感所感染。
  中国古典诗歌内涵丰富,字句简洁,但却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在此虽写景,但实抒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生赏析诗词的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爱国是每个人的权力、义务与责任。
  思乡诗在每一学期的学生课本中都会有,一首思乡诗就会勾起学生无限的爱家思物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一群大雁正擦肩过晴空,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让大雁替我问一下家里人。这两句遥应首联,全诗覆盖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当学生步入中学后, 我们的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增长知识以外, 还要树立他们正确的爱情观, 因此爱情诗的学习也是必修课。男女相悦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幸福生活的象征。比如《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我们应该倡导这种坚贞不渝执着的爱情观。让学生懂得爱情的真正意义,这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什么是情亲,情亲是血浓于水的感情。孟郊的《游子吟》朴素自然情切感人。此诗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情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这首诗自出炉到现在不知教育感染了多少人,曾被一代又一代人歌咏传唱,它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不衰的。
  这首诗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在授课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感恩家人,回馈社会就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诗歌具备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条件, 所以我们要从语文课堂诗歌教学中改變民族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 净化学生的心灵,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让提高国民素质落到实处。
  二、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诗歌语言精练, 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非读不能见其美, 非读不能见其情, 非读不能见其意。通过反复诵读, 渲染气氛, 激发情感, 体会情味, 领略语言之美。通过反复诵读,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一首新诗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新诗与学过的篇目进行比较, 以新带旧,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有时进行同类型的比较, 有时进行对照比较, 有时进行全诗的比较, 有时突出某一点进行比较, 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 要在拓展中反复诵读, 加强记忆。运用联想, 从作者拓展到作品。如学杜甫的《登高》时, 要求学生到记忆仓库里寻找学过杜甫的其他的诗, 如《春望》《石壕吏》, 把学过的有关诗串在一条线上, 对其诗风进行梳理总结, 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从诗的内容拓展到其他诗篇, 也就是同一类诗人的不同篇目。如学王维的《使至塞上》, 可以拓展到写塞外风光的有关诗篇, 引导学生联想到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二首》、范仲淹的《渔家傲》等, 分类存储在学生的记忆仓库里。
  另外, 教师可在教授其他体裁的文章时适当引课外读的诗到课内, 既帮助理解所学文章, 又重复背诵学过的有关篇目, 加强记忆, 增长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三、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古诗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 以诗带诗。如学习《登幽州台歌》之后, 可以让学生联想与其主题相同的诗歌:《己亥杂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等。在学习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 可让学生自学《春望》、《示儿》等几首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这样就达到了以诗带诗、拓展诗量的效果, 还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才能。长期这样教学的话, 学生的语文底蕴也就变得深厚了, 我们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也得以发扬光大了。
  在新课标中, 对诗歌教学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一切妄图只通过死记硬背来对付考试的功利主义观念, 只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聪明的教师是要遵循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 沿着新课标的旗帜, 把古诗词教学引入正确的轨道,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那样, 学生要应对考试还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结束语
  古典诗歌凝结了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 纯洁的感情, 承载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艺术精华。当前,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 对诗歌教学已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对古典诗歌人文价值的认识将会进一步深入。要想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推进诗词教学的生活化, 让诗词学习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使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不断推进语文教学的变革。
其他文献
一、在学科核心素养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教育发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中心所在。且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就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保证教育的针对性。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含了培养学生语言、思维与文化意识等方面。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的现象。由于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不足,使得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出了较大的影响。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
期刊
一、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我喜欢利用假期到世界各地旅游,足迹踏遍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旅行中,我注重观察和体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如语言、文字、风光、面孔、习俗、审美、生活与思维的方式等等,同时我利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将旅行的所见所闻拍摄和记录下来,旅行结束后进行整理
期刊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党中央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出发为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根本方法,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确保学校育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  人无德不立,
期刊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学校针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往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局限于书本所讲;这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下的幼儿教育,亟需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也就愈发的重视。艺术教育也成为了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着力培养孩子对于艺术
期刊
一、自信心不足,常自暴自弃  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这类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有偏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因而造成学习数学中的失败太多,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太多,在数学学习中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喜悦。  二、上数学课就困,看见数学题就烦  这类学生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基础差,数学学习出现了漏洞没有及时补上,出现了学
期刊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收效甚微。毋庸置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学语文,要
期刊
一、物理模型的类型  (一)按模型的设计思想分类  1.理想化物理模型  特点是突出研究客体的主要矛盾,忽略其次要因素,将物体抽象成只具有物体主要因素但并不客观存在的物质(过程),从而使研究问题简化。如中学物理教材中的质点、刚体、谐振子、单摆、理想流体、气体分子结构、点电荷、匀速直线运动、完全弹性碰撞等模型。  2.探索性物理模型  特点是依据观察或实验的结果,假想出物质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质属性还
期刊
对于刚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学习、环境等各方面难免有所不适应,一年级也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最低年级和开始阶段,学生年龄小、虽活泼可爱但又调皮好动,对教师和学习新知识的关注时间短,情绪和状态易受外界环境和同学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分散,课堂上难于管理,特别是对于50、60、70多人的大班额来说更是难于管理,上好一节课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有必要探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教
期刊
中国在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在倡导要读“读整本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20世纪40年代,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已经指出:“该把整本的书作为主题,把单篇作辅佐。”但长期以来,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流于形式,缺少序列性和有效性,让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
期刊
起因:为什么他们不“爱”数学?  不止一个我曾经教过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同我讲过同样的话:“老师,你说学数学以后有什么用呢?除了日常算算账之外都用不到,可是算账需要学习这么难吗?”这个问题经常问得我哑口无言,总不能说学好数学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上一所好高中吧!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为什么他们不爱学数学?难道数学只是几组固定的公式+几个典型的例题+各种繁复的计算?我选择在书籍中寻找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