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学数学的课堂的实践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因:为什么他们不“爱”数学?
  不止一个我曾经教过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同我讲过同样的话:“老师,你说学数学以后有什么用呢?除了日常算算账之外都用不到,可是算账需要学习这么难吗?”这个问题经常问得我哑口无言,总不能说学好数学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上一所好高中吧!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为什么他们不爱学数学?难道数学只是几组固定的公式+几个典型的例题+各种繁复的计算?我选择在书籍中寻找答案。
  张文俊教授在《数学欣赏》一书中指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思维”;也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更不仅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人的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
  杜时忠博士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书中也指出:科学与人文经过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终于在20世纪后期走上了相互兼容的道路,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我们思考着片面数学科学教育带来的后果,是应该疾呼“要在数学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学习同生活失去了联系,忽视了学生自我内在精神的培育。我们教会了学生数学的思维模式,距离数学文化、数学素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通过什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我的答案是——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学数学课堂。
  行动:将国学经典渗透到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操作
  1. 在上八年级第二学期23.3(1)事件的概率一课时,我将国学经典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由北宋著名大将狄青用兵计策的故事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复习旧知。
  狄青将军是北宋著名的大将,他不但作战骁勇,还是一个聪明的人。这则故事发生在狄青将军讨伐叛军的路上。
  由于前方不断有情报传来说叛军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再加上一路跋涉,士兵的士气相当低落。这时正好路过一个寺院,于是狄青将军传下指令,让大军原地休息,他要进去拜神。狄青拜完神,从寺院出来,对士兵们说:“刚才我已经拜过神灵了。我手中现有100枚铜币,我将它们全部抛出。如果这些铜币全部正面朝上,那么神灵就会保佑我们大获全胜。”狄青将军话音刚落,士兵们都开始交头接耳,心想这种打赌会失败的。
  狄青将军没有理会他们的窃窃私语,在大家的注视下,把手一挥,全部铜币都扔到了地上。大家一看,100枚铜币无一例外地都是正面朝上。这时全军欢呼,大家都相信一定是神灵保佑。狄青将军高兴极了,叫人来取钉子将这些铜币全部订到了地上,等着他们凯旋收回。
  士兵们都认为神灵一定会帮助他们,于是士气大振。战斗中士兵们各个奋勇作战,迅速平定了叛军。
  提问:带兵打仗岂是抛硬币和神灵决定的了的,你知道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班师回朝时,路过了当时拜神的寺院,大家都等着收回这100枚神灵显灵的铜币,士兵都傻眼了,铜币的两面都是一样的。
  提问:在寺院,士兵们认为“抛100枚铜币全部正面朝上”是一个什么事件?
  提问:事实上,狄青将军所做的“抛100枚铜币全部正面朝上”是一个什么事件?
  提问:那抛这100枚铜币全部背面朝上是一个什么事件?
  设计说明:通过故事和提问,不仅复习所学过的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为下面的新课埋下伏笔,还增加了这节课的学习趣味,让学生的趣味中学习,真是一举多得。
  (2)用“守株待兔”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引出“在同样的条件下,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至于它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大?能否用数值来刻画?如果可以,该如何刻画?”不仅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概率的兴趣,也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
  (3)布置“田忌赛马”为拓展作业,为后面2节课学习等可能事件埋下伏笔。
  田忌赛马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匹,每匹马赛一次,赢两局者为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孙膑了解到主人的上、中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要强……
  2. 将国学经典融入日常教学语言、概念、计算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八年级第一学期19.9勾股定理一课中的国学引入为例:
  概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这一几何宝藏的国家。在商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称为商高定理。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凭借“赵爽弦图”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的史实 ,这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也代表了中国数学文化的深厚。因此,它成为2002年在背景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是一段让人骄傲的历史。
  勾股定理在计算中的拓展应用:
  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在地上,高2丈,周3尺,有葛藤条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
  译文: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求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多少尺?
  设计说明:通过勾股定理的发现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就是数学大国,正所谓见贤思齐,这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大有好处。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發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尤其是“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为学生日后理解“数形结合”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渗透国学知识,体现国学魅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不止能算算账,更能让学生博古通今,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通过国学经典在中学数学课堂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数学史,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达到弘扬人文精神的目标。真可谓国学与数学一相逢,便演绎佳话无数。
其他文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实现优质轻负高效的教育目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在学习各地优秀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学生中心,教师点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简称“三四五”模式。  一、分析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因  我们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学生层面,我们是乡村学校并且距
期刊
一、在学科核心素养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教育发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中心所在。且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就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保证教育的针对性。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含了培养学生语言、思维与文化意识等方面。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的现象。由于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不足,使得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出了较大的影响。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
期刊
一、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我喜欢利用假期到世界各地旅游,足迹踏遍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旅行中,我注重观察和体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如语言、文字、风光、面孔、习俗、审美、生活与思维的方式等等,同时我利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将旅行的所见所闻拍摄和记录下来,旅行结束后进行整理
期刊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党中央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出发为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根本方法,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确保学校育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  人无德不立,
期刊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学校针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往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局限于书本所讲;这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下的幼儿教育,亟需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也就愈发的重视。艺术教育也成为了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着力培养孩子对于艺术
期刊
一、自信心不足,常自暴自弃  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这类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有偏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因而造成学习数学中的失败太多,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太多,在数学学习中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喜悦。  二、上数学课就困,看见数学题就烦  这类学生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基础差,数学学习出现了漏洞没有及时补上,出现了学
期刊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收效甚微。毋庸置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学语文,要
期刊
一、物理模型的类型  (一)按模型的设计思想分类  1.理想化物理模型  特点是突出研究客体的主要矛盾,忽略其次要因素,将物体抽象成只具有物体主要因素但并不客观存在的物质(过程),从而使研究问题简化。如中学物理教材中的质点、刚体、谐振子、单摆、理想流体、气体分子结构、点电荷、匀速直线运动、完全弹性碰撞等模型。  2.探索性物理模型  特点是依据观察或实验的结果,假想出物质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质属性还
期刊
对于刚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学习、环境等各方面难免有所不适应,一年级也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最低年级和开始阶段,学生年龄小、虽活泼可爱但又调皮好动,对教师和学习新知识的关注时间短,情绪和状态易受外界环境和同学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分散,课堂上难于管理,特别是对于50、60、70多人的大班额来说更是难于管理,上好一节课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有必要探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教
期刊
中国在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在倡导要读“读整本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20世纪40年代,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已经指出:“该把整本的书作为主题,把单篇作辅佐。”但长期以来,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流于形式,缺少序列性和有效性,让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