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教学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成品舞蹈的赏析,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使音乐通过舞蹈变成了“看”得见的艺术;使舞蹈通过音乐变成了“听”得见的艺术,从而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的互补,使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动活泼,并有效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做到音舞结合,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与结合 音乐课融入舞蹈的作用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让人完全陶醉其中”。舞蹈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与音乐共生共存的,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前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樂――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从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看,舞蹈之所以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节奏性
  音乐的时间单位通常是指节奏和音调,而舞蹈则是指人的肢体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的实质则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召力则是节奏感。人的有节奏有动感的动作要靠音乐来支配,同舞蹈相结合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最佳音乐,最容易与舞蹈结合的也是音乐。
  (二)相辅相成性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编导的普遍做法。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音乐进行修改。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空间艺术。这样它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三)内容的表达性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情趣。每一首音乐都是作者根据现实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用节奏和符号来创作的,舞蹈也是这样,都是有实质内容的,由此可见,音乐舞蹈是有内涵的,更是有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真心的流露。
  二、小学音乐与舞蹈结合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音乐的感染,那么换言之,也就是说舞蹈也能对音乐进行很好的诠释。关于这方面,我国的著名音乐家吴祖强也曾有过类似说法,认为舞蹈艺术在某种意义上,音乐就等于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就相当于音乐的形体。小学音乐课堂上,借助音乐搭配舞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能够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很好的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借助律动来对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进行深入的感受,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借助舞蹈动作来对音乐的理解、感悟进行表现和表达。
  三、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相结合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兹在1900年前后,提出关于“律态动力”学说,并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音乐的节奏,必须要依靠身体大肌肉的运动反应,而且这种身体运动反应又必须与个人内心对音乐的反应紧密联系。鉴于以上观点,达尔克洛兹在其音乐教育体系中只要安排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体态动律,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而在这教育体系中最有个性且又最有成就的部分是“体态律动”这一学说的核心是: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只有在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到音乐进行中之后,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肯能的精确的,生动的;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动作也才能是一种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律动。训练学生的动作,是体态律动教学的基础。如拍手、走、跑、跳跃、列队行进、单脚跳、摇摆等动作,通过配乐,使学生们感觉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例如:
  1.X O  X O ,可以通过跳来感觉快而轻巧的节奏。
  2.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可以通过摇摇篮,划船或模仿风中摇摆的树枝,体验节奏的摇摆感。
  3.X  ︱X X ︱ X X ‖ ,可以通过模仿马儿奔腾的动作,感觉弱器拍子。
  通过这样的基础训练学生对节奏的特征,长短已牢记心中,体会节奏来自生活,充满着生命力,而不是机械的死板的。
  四、小学音乐教学融入舞蹈的作用
  (一)合理运用舞蹈教学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积极转变过来,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变成创新者和交往者、促进者。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要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采用充满情感的课堂语言,努力促进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创设出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此才算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情境,这也将促使学生采取更加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二)丰富情感表达
  “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江西广播电视少儿艺术学校 邱梦雨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对于孩子而言,是生活中更加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孩子需要的书籍就是儿童图书。  什么是好的儿童图书?从孩子拿到书的那一刻开始,就与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孩子用小手轻轻翻开书的那一刻,奇妙的旅程便开始了。而这座架起孩子与多彩世界的桥梁,就是“绘本”。  绘本即用图画来代替文字的书:人物
期刊
教育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依赖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未来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互动性教学方式倡导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  一、传统的高师钢琴课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在传统的高师钢琴课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采用的大都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效果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在自己的需要、价值、动机、态度的支配下,在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本文将在幼儿园混龄游戏中如何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在混龄游戏中针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如何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混龄游戏”是
期刊
引言: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由于小学音乐学科的学科特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高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小学音乐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当前的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存在部分小学音乐老师业务能力不够完善,并且无法对学生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过
期刊
一、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即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树干、树皮、花瓣、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石头、泥沙、干草等。  使用自然材料的原则及要求:   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用的自然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安全卫生的,经过实践验证,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联想与创造的。  (一)自然材料在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1.结合自然材料的不同色彩特征将其融入到色彩类美术教育
期刊
一、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对全面深入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小学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体育消费的行为特征,能够正确引导和规范小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及其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国音实验学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国家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除外)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数理统计法  三
期刊
以生为本的数学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课堂中师与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下面,我是以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毫米与分米的认识》为例,浅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故事导入,引起共鸣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吗?那你们知
期刊
摘要:我们知道英语教学改革曾经经历四个重要阶段:翻译法教学、情景式教学、交际性教学、任务式教学,这四个阶段的教学法演变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演变,随着时代不断改革,必然决定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目标逐步宽泛与多元的发展;而近年来也逐渐掀起了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热潮,它是通过“视、听、读”和“说、演、辩”(3+3)多感官、全身心进行浸入式的TPR全身反应法英语学习,本文阐述的是如何通过小学英语绘本“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活动的形式及其开展的方法变得更为重要。本文以一个有20多年的一线英语教师的角度,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观课实际,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课堂在学生活动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和有效进行课堂学生活动的意义,并探讨了教师课堂上可以采取的学生活动的形式,怎样打造一个动起来的课堂,以及设计课堂学生活动时候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
期刊
线描画也可以称之为线条画,是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美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绘画运用最多的技法。线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儿童运用线条进行画画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写实性,辅以点、面结合更有较强的装饰性,与黑白装饰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比黑白画更加细腻,有明显的区别。学生通过線条绘画,把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用画笔生动的画出来,同时将自己观察物体的感受、理解融合进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