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招:坚持是需要回报的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的一项基因工程的干扰素项目引起了科招的兴趣。用科招的话说,这是科招投资的正业,因为这是一个863计划的科研成果,它的高科技水平的前景不可限量。为此,科招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成立了一家创业企业--三元基因。科招为三元基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致于三元基因总经理程永庆说,没有科招,也就没有三元基因。在科招投资三元基因的过程中,三元基因历经了6届董事会的变更,投资的不易可见一斑。而三元基因则显得异常争气,在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得是虎虎生气,如今,科招与三元基因一起为今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而努力着。那么,成功的背后是什么?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老话在科招投资三元基因的故事中得以准确体现。10年间历经6届股东之变,就因为看好三元基因的发展潜力,科招在为三元基因而坚持不懈。终于,三元基因"十年磨一剑",拔剑四顾,雄心勃勃。这个故事也许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有耐力进行长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家才是最优秀的,也才是最成功的。
  
  六届股东之变
  
  1992年9月,科招投资于三元基因,这是一个种子期的项目,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科招高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高技术创业中心共同组建。科招出钱,预防医学科学院出技术,北京高技术创业中心则主要负责在北京市政府的协调工作。科招投资750万元人民币,占30%的股份。
  在帮助三元基因完成种子期的投入之后,科招没有料到,三元基因在股东方面却一再变更,而且这种变更在时间上表现为2年为一个阶段。
  1994年7月,三元基因增加了一个新股东,即香港和邦生物工程产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泰国有一定的背景,由于家族或其他关系,其掌握着一定资金,想进入中国收购一些生物工程方面的高技术企业,想大规模进入中国。当时这家公司看中并进入了三元基因,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以60%的股份处于控股地位。当然,这个公司进入以后,因为它要占股份,科招就要卖股给它,等于1992年投资,1994年科招就赚到了钱。科招赚到的钱可以这样来描述:原来科招的投资金额是750万,在和邦进入后,科招收回高于其投资的资金,即要高于这750万。不仅如此,还仍然在三元基因里留有12%的股份。通过股权转让,科招不仅把全部投资收了回来,而且还是三元基因的股东之一。
  然而,1996年的时候,香港这家和邦公司退出了三元基因,三元基因期望通过和邦的实力来提升企业发展速度的愿望也未能实现。因为根据协议,和邦应该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后续的资金投入进来。可能是和邦公司出现了资金问题,它无法及时地使投资资金到位,三元基因的发展因此而耽误了时间。因为无法兑现协议里的承诺,和邦公司最终离开了三元基因。
  和邦走之后,三元基因需要重新组织股东结构。这时,科招继续投资1000多万元,占了三元基因50%的股份。因为和邦走之后、新的股东进来之前,三元基因不能在因为资金的原因而在速度上放慢下来,需要及时补进资金。股东构成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结构,但各自的股份比例发生了变化。科招占50%、预防医学科学院占40%,高创占10%。科招之所以占有大股,基本上达到了将要控股的地位(51%控股)意在自己来全力以赴做三元基因。
  科招一边专心于三元基因的发展,一边在留意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色新的股东。至1998年,为三元基因吸引了两家实业公司:深圳东南实业公司和浙江圣达集团公司。其中深圳东南实业公司投入1000多万人民币,成为第一大股东,科招退而成为第二大股东。这两家实业公司为三元基因在渠道、营销等方面提供了巨大帮助。这样,股东就由原来的3家增加到5家,三元基因的注册资本也一下子由最初的2500万扩大到了4000万元人民币。
  至2000年,三元基因已经投产,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科招为三元基因引进深圳21世纪创业投资公司,它投资了3000万元人民币。同年,个人股东也被纳入进来,三元基因建立起了更好的激励机制,给了经营团队中主要的技术骨干以股份。
  三元基因如今已是生物制药行业中的佼佼者,继续扩大规模并为上市做准备是它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前不久,科招又为三元基因引进了一家新的投资公司,投入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
  
  股东之变背后的思考
  
  6届股东变化的脉络清晰可见,那么,脉络背后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在创业企业成立之初,科招希望经过两年的时间也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三元基因能够投产。但经过一系列变化,三元基因到2000年才开始投产,比预期的要晚了好几年。到现在终于盈利,而且市场在飞速发展。
  之所以出现这样较大的股东变化,前面是因为香港和邦公司的进入,它虽然让科招赚到了钱,但是它耽搁了时间,几乎没有为三元基因做什么事。后面则是根据三元基因的需要分阶段地为其引入新的投资者。
  从1992年到2002年,时间上已经过去了10年。风险投资能在一个项目的投资中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的确还是不多的。科招何以能坚持下来呢?
  在科招看来,首先是因为科招对三元基因的这个项目看得比较准和比较长远。在投资之初,科招就认为,生物制药领域今后的走势和发展空间肯定极具想象力,将是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水平最为接近的领域之一。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干扰素为中国在国际上首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而且,三元基因的科研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研发能力。这些因素,足以让科招对三元基因充满信心。
  其次,风险投资要在波折中比一般人有定力和分析力。在香港和邦公司退出三元基因之后,科招面临着一个是要再投资还是不投资的考虑。即使不投资,科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把公司一卖,肯定是会有人接的,照样能赚到钱,也许还是个好价钱。决定继续投资是要有决心的,因为三元基因还远没有出现2000年以后的发展势头。当时科招内部的争论非常激烈,因为经过调查,当时国内已有10几家企业在做基因工程方面的项目,产品都差不多,有人就认为基因工程的市场就其生产能力来讲已经饱和,必将引来非常恶劣的竞争。深圳科兴是起步比较早的生物制药企业,也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不得已大幅调低其产品价格。这对三元来讲是个非常大的"不利"。但是,科招相信三元基因的技术和团队,决定继续投资,而且投资额更大。
  再次,风险投资要耐得住寂寞。科招明白三元基因所做的基因工程周期相对较长,不可能3、5年时间一蹴而就。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做着务实的工作,等待着花开飘香的日子。
  科招可以说是终于等到了三元基因花开飘香的日子:三元基因在硬件设施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保证了研发的顺利进行;公司总部的技术与管理骨干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和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经营业绩更是高成长,三元基因业绩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企业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现在的风险投资商有些比较容易浮躁,往往希望投资2、3年就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可以说,科招投资三元基因是对这种浮躁心态最大的触动:风险投资也是需要耐心等待创业企业的成功的。现在的创投基金一般不会有这么大的耐心,如果等待了很长时间,他们会认为这是个失败的案例。按国外的做法来讲,一个基金也就是7-10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范围内你的投资还收不回来的话,这个基金就该解散了。即使那时隐约看见曙光了,那也要把投资企业卖掉。而在中国,因为风险投资的运作的环境与国外是不同的,所以其做法也应该因地制宜。
其他文献
快递员、瓦工、电焊工、拉面师傅……这些蓝领的收入开始赶超白领,有的甚至比白领只多不少。他们的收入让一些人直呼“逆天”,但是谁又知道这高收入背后的辛酸?  蓝领白领谁更愁  储运人员平均年薪7万,数控机床操作工平均年薪7万5,铸造工平均年薪8万,机修钳工平均年薪8万……仔细阅读这份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的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我们不由得质疑:是蓝领的高薪时代来了?还是苦活累活没人干?  泪奔族:辞
期刊
去年,在《爸爸去哪儿》里,张亮和儿子天天温柔互动,系着围裙抡勺展示厨艺,让他成了暖男的领军人物。今年年初,一个“400 年只爱一个女人”的都敏俊更将暖的威力放大了千万倍。现今,以男闺蜜姿态出现、可供女人们“蹂躏践踏”的黄磊也成了“治愈系暖男”……暖男受欢迎,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情感需求?  暖男,是这样的——  “暖男”指的是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他们没有纷繁喧哗的浮躁之气,也无浮夸不
期刊
从风险投资降生中国开始,我们就难以发现神话或制造神话。这是中国风险投资不得不承受的“冷酷”事实。现实在提醒人们:为了追求微乎其微的神话,结果却可能一无所获。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难以把握性,凸显了风险资本自身的风险性;而投资公司与创业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理念冲突,利益冲突等,则凸显了风险资本自身之外的风险,一种人为的风验。投资公司与创业企业就在这两种风险之中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等,处理着出
期刊
2001年全年北京写字楼供应量150万平米,租售量仅为68万平米。今年北京写字楼又将有300万平米推向市场,加上以往年度的“积压”,北京写字楼目前存量已达500万平米,预计未来北京写字楼市场的新增供应还将接近并很有可能超过10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未来写字楼存量将超过1500万平方米。供大于求已经定局。  谁都知道,当出现“供大于求”时,就到了商家拼足了力气尽推销之事的时候,近期鼓吹个人也可以投
期刊
风险投资对项目要看得准才能投缘,投缘才可能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放弃才可能最终实现投融资皆大欢喜的目的。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险投资业不过是短短几年的历史,还处在摸索的阶段。所以,我们更需要时时检讨、不断调整、经常思考。"科招总经理助理胡永全这样说。  选择投资什么项目?选择投资哪个阶段的项目?风险投资者对此要有"火眼金睛",要心里有数。三元基因是一个种子期的项目,它的风险性较其他阶段的投资更大,那
期刊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化妆品仅28元,化妆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男性化妆品市场就是一个待开发的“金矿”。  现在,男士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面子问题"。越来越多的男人为了保持体型去健身,男用化妆吕的销路越来越好。    男士护肤品市场初露端倪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已由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目前这个行业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2000年,我国化妆品销售总额为350亿人民币。业内人士预测,今后几年化
期刊
作为新书,《囍欢》除了延续王小柔独创的“二得比较有性情”和“妖蛾子”风格外,还增加了温暖、清新的色彩。甭管是用对微信的吐槽,对智能手机的不待见,还是书中王小柔视觉下的独特旅行感悟,都能秒杀一切“在路上遇见自己”的心灵鸡汤。  别逼我看朋友圈  曾经被广为流传的微博上有“四俗”:城里开咖啡馆、辞职去西藏、丽江开客栈、骑行318。他们脖子整天挎相机,走哪都穿冲锋衣,人手一个iPhone机。这四条多文艺
期刊
只要管得住自己,不急不贪,你简直可以成为巴菲特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关“专家”的故事:   一个聪明的家伙决定开始一项冒险活动。他大胆地预测一场万众瞩目的球赛的结局(会有很多人赌球),他发出一万封信,对其中的一半即5000人预测甲队胜利,而对另外的5000人预测乙方胜利(邮费用不了多少钱,发E-MAIL更便宜)。无论如何,他总会说对一半。然后下一次,他又开始预测一场新的比赛,这一次他只给上次说对
期刊
《福布斯》世界富豪、日籍韩裔富豪孙正义19岁的时候曾做过一个50年生涯规划,这个规划的内容包括:20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30多岁时,要有1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40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50岁时,完成自己的事业,公司营业额超过10
期刊
如果没有风险资本支持公司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公司今天的情况将会非常不同,所以,我们要继续为投资公司的高额回报而努力--三元基因的总经理程永庆这样认识风险资本。就"创业企业该如何看待风险资本回报"的问题,《科学投资》记者与程永庆围绕三元基因进行了如下对话。  《科学投资》:三元基因是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科招高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高技术创业中心共同组建起来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种子期项目,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