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壁虎色斑特征和疣粒的地理变异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是动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大壁虎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具有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不连续以及分布区内环境条件变化剧烈等特点。通过对广西、云南和越南的大壁虎进行深入调查,采集大量样品分析后发现,大壁虎随着分布区环境条件的不同,其色斑特征和疣粒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在石山环境,其体表光泽度较好,斑点较小,颜色较素净,疣粒均为钝圆凸起;而分布在土山(或橡胶林)环境,其体表光泽度较差或无光泽,斑点较大,颜色鲜艳醒目,疣粒为锥状凸起或者钝圆凸起和锥状凸起两种。钝
其他文献
髌骨软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of the Patella)于1908年由Büdinger首先描述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变,1924年Koenig首先使用"髌骨软骨软化症"这一术语,实际上髌骨软骨软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为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指明方向,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全
目的初步揭示天津市循环系疾病死亡的分布情况.方法将天津市1992~2001年循环系疾病死亡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应用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揭示10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近10年
晋西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水分是该区限制林草生长的主要因子,其土地植被承载力实质上是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确定晋西北地区土壤干层深度、了解不同植被土壤的水分差异,对岚县5种植被类型下0—600 cm土壤深度的水分含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沙棘>柠条>草地>落叶松>青杄,数值分别为10.23%—36.9
胃癌患者从疾病诊断到生命终结,其间要经历复杂的甚至是痛苦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过程,伴随他们走过这一段特殊生命历程的除了有医护人员,还有他们的家属、朋友、同事及社会的方
根据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的整体设计,为更深入地了解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获得系统、全面的信息,在进行定量调查的同时开展了定性访
京津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大,给京津冀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将京津冀三地区的一次能源消耗量,利用
为了探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黄果树景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通过定量分析2000、2005、2010年三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应用土地利用综合指数
2011 年12 月—2013 年1 月对南韭山周围海域15 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 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9 种, 其中甲壳类20 种, 鱼类14 种, 软体动物11 种, 腔肠动物6
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专题之一。进行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一项将动物科学知识应用到规划环评之中的跨学科工作,对扩展动物科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