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译小说主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lono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选取了多篇优秀的经典小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小说也经常出现在文本类阅读这一板块中,可见小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说的三要素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最终都是为了直抵一个深刻的主题,反映作者的深刻思想。在历来的小说阅读中,主题也常常作为必考题目出现在语文试卷中。
  关键词:小说;主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说具有三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真实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三者最终都是为了反映小说主题而服务的。主题作为小说的灵魂,承载了作者的深刻思想,表现了小说的真正价值。许多小说作品中会直接点明主题,但是许多作品中的主题却比较含蓄。如果要深入了解一部小说作品,一定要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内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掌握并概括小说主题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工作。因此,如何破译小说主题,深入掌握小说灵魂,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三个方面来入手,通过情节、人物、环境来把握小说主题。
  一、 主线:理清故事情节
  完整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是一部小说的基本架构,而故事情节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安排人物出场,说明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为了表现小说主题。在小说阅读考查题型中经常出现要求学生分析某一个故事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或是探究该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因此,要准确把握小说主题,首先要弄清故事的脉络,整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抓住重要的事件,分析主要情节。
  例如,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小说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起因,并梳理出小说中出现的几个重要事件。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这篇小说可以总结为四个部分:一是开端部分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二是发展部分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三是高潮部分不落的藤叶使琼珊又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四是结尾部分写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逝世,并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小说的情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是整个小说发展的主线,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只有理清了这条主线,才能够从中分析出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安排合理、生动有趣、曲折跌宕的情节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并且深化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并理解重点情节,进而思考这些情节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二、 核心:揣摩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经过作家的处理成为一个典型化的存在,是小说中的核心部分。作家通过塑造一个个典型、深刻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思想价值,突出反映小说的主题内涵。因此,要深入理解小说主题的话,不能脱离人物形象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现实生活把握某一类人物形象的共性,进而体验角色的个性差异,把握不同人物的独特个性。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首先,通过细读文本,赏析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这篇小说中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极其形象,而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内心和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关键的作用。学生一定要通过运用反复阅读、咬文嚼字的方法来细细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由浅入深地走入文字,将浅层次的表象理解深化为深层次的文意贯通。比如说,林黛玉初入贾府时,作者借助林黛玉的眼睛为读者展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等级分明的禮仪以及豪门贵族的气派,并通过黛玉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她初入贾府时的心情,仔细分析这些描写可以窥见黛玉这个人物的一些形象特征。又比如在这一章中作者对王熙凤这一人物的语言描写可谓极其传神,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明确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例如她在夸黛玉时说的是“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可见她口甜舌滑,擅长邀宠;她在贾母面前一系列出色的表演,充分取悦了长辈,而后一连串的问话则又体现了她的泼辣能干。细细品味这些语句,就能理解王熙凤身上的个性特征,以及她在贾府为何能取得相当大的权利。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物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
  三、 烘托:感受环境氛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在于烘托气氛、交代背景、渲染情绪、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揭露社会本质,除此之外,环境描写还能够深化主题。因此,要准确把握小说主题,还要注重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一般来说,环境描写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描写环境时所采用的手法;另一方面是环境的特点与作用。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基本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唯一具有明亮色彩的地方是在描写儿时的回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它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具有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作者将故乡的环境描写得昏暗、阴冷,目的是要突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故乡的人们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精神上的摧残,揭示了造成中国贫困农民遭受苦难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等。在分析环境描写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描写,并结合文章主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最终都是要突显一个深刻的主题。无论小说要素如何变化,都始终离不开对主题的分析和把握。但是我们在破译小说主题的时候,要紧紧抓住小说的三个要素,逐步深入,仔细揣摩,方能准确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
  [1] 季传文.高中小说教学阅读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
  [2] 陈克欣.高中小说教学问题与对策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2(4).
  作者简介:陈乃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两个课堂片段阐述了教师精准的语言指导在造境方面取得的有效经验,并提出了低年级英语教师发挥语言造境功能的一些措施,最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关键词:教师语言;精准指导;造境  [案例背景]  语不离境,语境是语言教学的生命力。布鲁姆曾经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有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
摘要:对电工电子技能的教学在中职理工学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中职电子技能教学的课程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传统教育的教育目标之间出现了很多差距,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和应对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出更多拥有专业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电
摘要:传统的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足球运动及知识的兴趣。因此,合理的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比赛、学习足球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足球教学;教学比赛;教学模式;教学品质;兴趣  一、 引言  将高校足球教学与教学比赛统一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体育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积极性、改善其足球技能及战术运用水平等具有积极帮助。本文将对高校足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界,素质教育正在不断向前推进,而随着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大众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由于以往旧的教学观念、模式的影响,使得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師的教学方式已经完全被固有化。进入教学课堂,便会发现其中的教学氛围极为沉闷,而且学生在这种氛
摘 要:教育始终与时代相联、始终与社会相接。课堂教学始终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成果是现代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推要素。教学实践有力证明,现代多媒体教学器材的运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活力、更能抓住学生心理、更能推进学教活动。本文作者从如何营造丰富生动教学场景、拓展课堂学教的有效外延、展示复杂深奥的数学内涵等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器材的有效运用,做了较为简单的议论和阐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读促寫,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堂课尝试用英文绘本,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训练以外,增加了“看”这一环节,即“看图”,这一点也与核心素养宗旨一致。同时,英文绘本具有牛津教材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第一、实用性,即语言表达更地道,符合英美人士的使用习惯;第二、趣味性,即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第三、形象性,即插图精美,栩栩如生,有助理解
摘 要:教师观,是对“教师”的看法和观点。包括对于优秀教师的思考、教育教学的思考以及师生关系的思考。本文通过阅读《教师的力量》和《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两本书,分析魏勇老师的观点,了解他对“教师”这一职业以及“教师应该做什么”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教师观;教学;学生  教师,这个在我国已经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职业,究竟是怎样存在的?它是否真的那么高高在上而又遥不可及?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成
摘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百科知识竞答”为主题,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为契机,将四个任务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紧凑、任务层层递进,达到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学中借助现代工具平板电脑和极域控制系统,力求学生体验触屏技术、感受新技术,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抱有积极的态度;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主动投入、深度参与学习,整体学生完成
摘 要: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已成为教育幼儿、发展幼儿的手段或形式。深入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加明白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和开展的必然性。笔者将角色游戏开展的变化过程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及案例分析法展示,将其过程比喻花开:萌芽到含苞待放逐渐长大的过程,静待花开,就能看到洋溢着的幸福。  关键词:《指南》;角色游戏;责任意识;角色意识;静待花开  学习《指南》后,
摘要:初中物理中光學的学习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体验从简到繁的物理学习过程,学会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重要章节。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在缺乏信息技术环境下,光学教学尤为艰难。本文分别从四个角度对大龙山中心学校学生的光学前概概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光学;前概念调查;教学策略研究;乡镇地区  前概念,在教学中泛指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