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三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姚启示录


  只有回首,才能感觉到你无限的生命力。
  一个从未遭遇过牵引的我,试图从你古老的身体里获得一点启示。
  如果我不需要。
  你的沉默将会显得多么缺少意义。
  站到鲤鱼呼吸的街道上,我想起了一江春水的意义。
  站到仙人赐水的古井边,我想起了生存的意义。
  站到仙山祠下的守望楼上,我想起了家园的意义。
  面对着这些安静的风姿,我就是在面对着近千年的你呀。
  你精巧的每一处缝合,都流连着时间的秘密。
  这是古老的隐喻吗?
  不是。一点都不是。
  这是另一个世界在向大地重新拨付她深沉的魂魄与身躯。
  从酒壶到真武,从天马到天堂,从叠螺到鸡公。你的方圆,月光的腹地,汩汩涌动着记忆的晶莹。
  在你的腹地里,我被隔绝了。
  我被你一处一处的惊心孤立。
  像个自投罗网的怪物,被孤立时,我无法再用启示的眼光打量你。

黄姚的焦虑


  我渴望与你对话。
  我渴望走向你。
  你是先于我的存在。时间的血液流到一千年后,我才能够见到你。
  我是一只落在尘世的鸟。
  恰好,那一夜。
  有風,无雪。
  天上晃动着一些迎风漂泊的赭石色。
  你的美丽,哀婉动人。委蛇的肠道,恍如隔世的小船,雍容自得。还有那些破碎的美,用夜晚推动着诱惑,比白昼时的琳琅满目丝毫也不逊色。
  从不可能完成的方向上看,夜幕裹不住溢出的时间。
  这就是美的焦虑呀!这不是美的黑暗。
  黄姚的焦虑,就是美的焦虑。
  美的焦虑,让我们疏离了时间。

黄姚观止


  生活远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这种秘密,透过某一事物的呼吸即可以看见。
  在古镇的门口,我撞见一小只燕子。那黑色的外衣,就像是一个王谢的幽灵,一闪一闪地飘荡在蒙蒙的细雨里。
  在它掠过的背后,是一处亭阁所在。
  咿咿呀呀的腔调,恍惚中将我带回故乡的童年。
  我渴望看见她,以及他们故事里的宿敌。
  那些清澈的身影,那么具有人性的味道。其中的深意,就如孤独的献礼,一次次暧昧在姚江的春潮里。
  或许,大多数时候,你们都沉浸在了幽深的镜像里。
  而我静候在入口,微微感到共情的快乐。
  虽然我们没有共同的源头,但我仿佛来过!
其他文献
转角,本名王玉芳,黑龙江人。作品在《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潮》《常青藤》(美国)等数十种刊物发表。作品多次被译介并入选《中国散文诗十年》等多部选本,获第八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诗潮》现代诗奖等多种奖项。著有散文诗集《荆棘鸟》,现居绥棱。  人类犹如骆驼一般跪下,让自己满满地承载。  我与你一起,粉碎了我心灵一向敬重的东西,真的,我一度跨越了每一种罪恶。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
期刊
青蓝格格,本名王晓艳,内蒙古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理事。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等多种报刊及年度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七届青春诗会,人民文学第五届新浪潮诗会。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著有诗集《如果是琥珀》《石头里的教堂》《预审笔记》等。  一  沉睡,或死亡。我们在学习万物如何新生,或进入永恒。  尔后知耻,知戒,知道自己一个人,
期刊
杨运菊,陕西安康人,作品散见《星星·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延河》 《浙江诗人》等刊,入选多种选本。《实力诗人》《校园诗歌年选》微刊总编。出版诗集《迷迭香》,散文诗集《芒刺》。倒 叙  残存的骨头,风化的毛发卷起雪堆一样的坟冢。安睡于泥泞之毯下,呼吸纤维半截露出土地的皮肤。  生命行将从一处黑暗抵达另一处黑暗。  夕阳引人注目。名字,美丽得像个魔咒。在月光下越擦越懂得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期刊
敬笃,本名李安伟,诗人,兼事批评。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等刊物,现专注于诗、散文诗与哲学的研究。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语言与玫瑰  在白桦树上,空虚的风,穿越伫立的枝条,幻化成列兵,守着西北高原。  我是一个贩卖时间的商人,跟着冬天,凝固在雪花光顾的角落。  中心广场的湖,安静地睡着了,它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不规则的天空装进眼眶。  我辨识着刻在冰上的象形文字,来自符号学的认知,
期刊
上等的磨刀石  ——黄姚古镇石板街记  石头被磨掉的部分。  路薄了,岁月却变得厚重。  左脚磨过,右脚磨。  男人磨过,女人接着磨。  幸福在阳光下磨,悲伤蘸着雨水磨。石板街的路是怎样的磨刀石?什么人在钝下去,什么人又开始锋利?  今天在石板上磨的是我。  磨去迟滞后我就会变得迅疾,磨去圆滑后,我会再次露出锋芒。  磨去躲躲闪闪,磨出快意人生。  磨去生命里的锈,人性中糙粝的抵触磨成玉的润。  
期刊
马文秀,回族,1993年出生于青海,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青联委员。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作家》《民族文学》《星星》《上海文学》《诗潮》等国内外报刊。有作品入选多种合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俄、日、韩、阿拉伯等国文字推介到国外。著有诗集《雪域回声》,长篇小说《情书在风中消隐》。长诗《老街口》入选中国作协2019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项目。1  走近古村落,远比走进内心难,越具体的
期刊
雨巷访古  隐秘的断层似有历史的回响,于飞鸟看不见的近处谛听人的声音。  清晨,做一名涉水者,与烟雨结伴访古。幽深的小巷,黝黑发亮的青石板路,老街镶嵌的“仙人古井”,仿佛这小小的弄堂在抗拒千年的风调雨顺。  记忆隐约有伤痕履职的真相。  被加持的“司马第”以阶梯式阐述明朝通判的显要位置, “守望楼”亦在瞭望戍守时被重新命名,在这陌生的古镇他们被沧桑,被热爱,并寻找曾被放逐过的自己。  苍翠葱茏“龙
期刊
1  遇见黄姚,就像遇见你。  到黄姚,似乎就离你不远了。  当地人说,就是一夜水路,到你说过的西江。  西江月。忽然想起这个著名的词牌,是你门前的西江吗?  你笑着摇了摇头,你说你的家乡广西也有许多榕树。2  黄昏后走进古镇,故事从明朝的戏台说起。  男女主人公乱世逃难,雨中相遇,同伞前行,投宿客栈。  一夜风雨,二人相互试探,真心与谎言,能否经得起考验?  戏剧大多有圆满的结局。如果开门见山,
期刊
黄姚之晨  向一滴雨索要黎明的人,开始成为巨树——  虬曲的往事留下各类打结的绿影。而风,正在成为另外的往事。我不能比一棵树的长势更慢。树,忽略过多少苦乐?  如果风再大些,黑鸟的啼鸣,将分担一部分年轮。  树根里藏起过无数扁圆形星空。你,还能忆起,谁扔弃的星光?  我在最陌生的雨意中找到了——  自己的根子,很久以前,我是某种萌芽的慰藉。而此刻,我是晨光的第一次疼痛,是树印在疼痛中的所有枝叶: 
期刊
想象:这些榕树的根须  这些榕树的巨大而遒劲的根须,  从高处伸下来,眼看就要扎进水里,化为游龙逐浪而去。  河中清水,眼看就要变换颜色,升腾、鼓荡、汹涌,  要迎接主人,移驾于水底宫殿。  而后,它们像我们这样:  集聚在大厅里,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案旁,品茶,聊天,说起文学和理想。  我们的头上,也长着艺术的龙角,  我们的心里,是一条名叫散文诗的汪洋,它也在远处升腾、鼓荡,又汹涌。在一弯石拱桥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