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的市场行情及伪辨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渡海三家,人们或许对黄君璧的名字较为陌生。与张大千、溥心畬两家相比,尽管黄君璧与他们的年龄相仿、成名亦同样较早,然而在社会上的名气却略逊他们二人。因此,黄君璧不少作品的市场行情尚难与他们比肩。这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多年来其作品在书画市场上还没有形成规模,人们对他认识十分有限,学术研究也不太深入,导致了其市场价值还未完全被挖掘。
  不过,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黄君璧绘画艺术了解的不断深入,其作品的市场行情开始发力,价值也正被重新“发现”,出现了强烈的补涨势头。如今年四月份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的黄君璧《江南春暮》,估价仅为40—60万港元,最后以238.8万港元成交。因此,目前藏家正面临着好的收藏机遇。
  民国时期已深受市场青睐
  众所周知,1949年,黄君璧迁居台湾后任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多次在台北、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南韩举办个人画展。1968年获纽约圣若望大学金质奖章,他的画作更是受到海内外一致热捧。
  然大多数人却不知道,早在民国时期,黄君璧的名字就已很响亮,并开始卖画,润例的价格也很高,作品颇受市场的追捧。他在广州期间,经常托人捎一些卷册由“三多轩笺扇庄”店铺代卖,皆很快销售一空,当地有名的收藏鉴赏家争相购买。26岁那年,同李瑶屏等一起在广州组织以发扬中国画传统为宗旨的癸亥合作社(两年后扩组为国画研究会)。这是一个兼具图书编纂与出版、展览、图书馆、雅集及画店等各种性质的公共机构。它不仅是一个联合传统画家的社会群体,更是一个书画交易的场所。黄君璧有时在此刚完成画作就被买家拿走。
  借助画社,黄氏将其作品更进一步推向市场。其画作成为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畅销品。而画社也是通过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帮助社员们进入到书画市场中去。最主要形式是展览会。包括黄氏在内的社员经常会举办各类书画展览会,这也是画会必不可少的艺术活动。在展览作品中,既有会员们的创作,也有画会内外同仁的收藏品,在展览同时亦可买卖书画作品。此外,在“人月堂”还有一些长期的展览,就是将会员作品一小帧镶嵌于斗方镜框中陈列,凡来求画者,如看中即可定购取走。目前拍卖市场上一些黄君璧早年的斗方小作品,很多就是这时期流入市场中去的。
  这种展览兼具展示与销售之意,第一回展览作品几乎悉数售卖一空,购画者有当时名流如胡毅生、林直勉、赵公璧等。之后画社在1923年和1924年假借广州惠爱路的禺山中学又举办过两次展览会,社会反响强烈,每次展览还特别赠送一份社刊。
  黄君璧可谓国画研究会成员中的集大成者,当然是展览会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为了能购到其画,当时甚至认购者一律按编号抽签取画。这种操作方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使作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也日益扩大影响,不少知名画家要求加入其组织,如黄宾虹也是其成员之一。
  除了以展览方式交易书画增加收入外,他们还举办各类的雅集。国画研究会的一个例行活动,就是每逢星期日会员在人月堂雅集,随意挥毫作画,延续了癸亥合作画社的传统。即席挥毫中,也有一些为合作绘画。他们雅集之作品,多为扇面,一般每张定价两元,很多购画者利其现成而又不乏雅趣,因此专门在星期天来订购画。每次所作画,大多被订购一空。据说画会中有个叫温其球的人,画扇面最为神捷,一天能写四十余张,为同仁所折服。
  另外,国画研究会下设之营业部,就是所谓的画店。专门负责书画的经纪、买卖及相关商业操作。并专门刊有营业部的小广告:本部为联络艺术界消息起见特设介绍书画部,凡北平、上海、广州各大家皆能代达征求,诸君欲得真作品请到本部洽接也。在《画风》创刊号所刊书画家润例广告中,黄君璧、李凤公、黄金海、关寸草等人的收件处也均为国画研究会营业部。
  除了卖画以外,黄君璧还广泛交友,之间互赠画作。1926年,黄氏游上海,得识黄宾虹、郑午昌等海上传统派名家。1927年在广州与徐悲鸿订交,即成莫逆。抗战军兴,他与徐悲鸿一起在迁往大后方的中央大学任教,接触更加频繁,他们一起策划办全国美术展,还相互以画作相赠送,以示交情。徐悲鸿还为黄氏画过像,并题诗:“天下何人不识君,黄君到处留清名……”之后亦聘请其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29年,他与张大千订交,也出于对传统绘画的共同兴趣。其间,他还结识了著名收藏家何荔甫、何冠五、黄慕韩等,不仅得以观赏临摹历代名作,他们也成为了其书画作品的固定购买群体。
  黄君璧与这些艺术鉴藏家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对其艺术眼光还是技能,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其在画坛的知名度,实现从地方名家走向全国性的书画大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使其绘画作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1947年(50岁),他将抗战时期的作品展出于上海,销售所得一部分捐献以支持抗战,表现出一个画家应有的责任。
  当今的市场表现
  在当今火热的艺术市场上,民国时期一些不知名的画家都纷纷被发现上拍,更别提当时的大家了。而同样作为渡海三家的张大千和溥儒的作品价格已经屡屡创出天价,现在也该排到黄君璧作品涨价了。
  要论艺术价值的话,黄君璧也并不在他们两家之下。黄是一位全能型画家,山水、人物和花鸟样样精通。但他最善画山水,传统功底深厚,他画的山水,笔墨氤氲、气势雄壮;工笔仕女花鸟则清新秀逸,深受市场青睐。其实,黄君璧所表现的瀑布题材早已深入人心,正如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等题材一样,只是业界并未将这一“专利”准确定位在黄君璧身上。传统山水画对水的描绘,多停留在对深山溪谷或是碧波万顷的江河湖海形态描绘上,真正完整、壮阔地去表现瀑布场面的,黄君璧应该算是近代第一人。因此其艺术价值之高自是不言而喻,所以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随着国际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黄氏作品在海外华人影响圈内逐渐获得了一定的认同感。作为长期执鞭的美术教育家,其学生弟子较多,其中还包括宋美龄女士。艺术影响力较大,因此他的作品更是在宝岛受到青睐与追崇。   而在大陆地区,黄君璧的画也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且有较高的市场价格。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两岸关系发展紧密,艺术品市场行情也不断走高,黄氏画作逐渐进入各大拍卖行,交易行情亦呈增长走势,期间每件作品交易价大约在几千至数万元不等,偶有突破十万元大关的,根据作品的尺幅大小和精湛程度而定。
  进入本世纪后,黄君璧画作的市场流动量逐步增加,价格之间相差较大。换言之,精品可以突破上百万元,而一般的画作在几万至数十万元不等。如黄氏的《松泉小隐》和《湖山秋泛图》在2002年的北京华辰拍卖会上,分别以4.95万元和47.3万元成交。但精品巨作价格惊人。在2004年12月上海朵云轩秋季拍卖会上,《罗浮山色》估价为80—100万元,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夺,最终以550万元成交,一度开创了个人画作交易新高。
  而大多数普通作品在几万至几十万元之间。如在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远山行帆》以39.9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另一幅黄君璧作于1974年的《白云幽涧图》以63.6万元的价格成交。2007年,其《水村图》在佳士得拍出了60.75万元。这些作品在当年也算是比较高的价位了。
  之后,随着艺术市场整体的火爆,黄氏作品也猛涨。突破百万元大关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于2008年黄君璧1960年作的《锦绣山川》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估价仅为20—25万元,最后成交价竟达160.8万元;另外在2010年12月北京匡时拍卖会上,其大尺幅作品《万壑松风》更是拍出了795.2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此作在2003年的朵云轩拍卖会上仅以93.5万元成交,七年竟翻了八倍之多,涨幅之快让人大跌眼镜。同时作品市场价格开始在此时进一步上扬,其《春山白云图》在中国嘉德也以207.2万元成交。
  这一系列的高价成交记录,顿时引发了黄君璧市场的收藏热潮。作品在拍卖市场可谓高价迭起。仅一年后的2011年,黄君璧《携琴觅友》在上海天衡也以408.2万元落槌。同年6月的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其一幅质量上乘的《雄狮》以701.5万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个人花鸟走兽画的最高纪录。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此幅作品早在2004年12月的朵云轩就已上拍,而当年显示的成交价也只是74.8万元,虽说在当时并不算低,但也才过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涨了差不多十倍,这些足以说明只要是精品,市场潜力巨大。
  而在广州地区黄君璧加倍受到礼遇。同年广州艺拍的夏季大拍,就专门推出了一个广东国画研究会专场,60多幅作品100%成交,其中黄君璧的晚年巨制《松壑观云图》,拍前估价才50万—70万元,当时现场的大多数人估计最多也就拍个一百多万元,但没想到最后拍出了322万元高价。另外他的《满载而归》在北京匡时也以379.5万元成功易手。
  2011年算是艺术市场黄君璧最火热的一年,黄氏作品在市场上的成交前50名,当中就有26个记录发生在今年,而且多是在北京、香港、上海的拍场上成交的。可以说黄君璧作品的价格全面暴涨,已经迅速完成了从岭南名家到全国名家的过渡。
  对于黄君璧山水画而言,仿古山水类型整体价格比较高。如黄氏《仿石涛长松老树》在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以213.8万元落槌;无独有偶,其《仿石溪笔意图》在2012年的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483万元高价成交。
  但以装裱形式和题材的不同,市场价格也有差别,尤其是对于册页和屏条类型的,都较受到藏家的追捧,其价格相对也要高很多。如黄氏1936年作《山水册页》(八开)在2011华艺国际以92万元成交;其《山水人物册页》(共十二开)在2015年的北京翰海获价82.8万元。而屏条更贵,早在2004朵云轩拍卖会上,黄君璧《山光峦影》(四幅)镜心的成交价为72.6万元。2014年,其《山水四屏》在佳士得更是拍出了168万元。可见也是一路上涨。
  此外,扇面的价格的确不高,特别值得藏家入手。他的《山水扇面》在2004年中国嘉德只以3300元成交;至2011的北京保利拍卖会上,黄氏《山水松下高士》扇面,也就拍出7.47万元。
  人物画则更珍贵稀少,但相比所擅长的山水画,价格并不高,如黄君璧《慈母》在2005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99万元落槌。但这类题型当前价格还处于低位,笔者认为投资潜力相对较大。
  然对于花鸟画而言,市场上较少,价格的升值余地较大。除了以上提到的《雄狮图》以外,另外一些花鸟画作行情也表现不错。如2006年佳士得拍卖会上,黄君璧《狐狸狗》拍出了37.44万元。还有《玉兰双鸟》在2011年的北京保利,以460万元的高价成交;其《红叶双喜》在2012年的北京保利的成交价为115万元;黄氏的《松奇石怪》在2014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163.7万元。
  根据雅昌网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显示,截至2015年,黄君璧画作市场成交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就已逾70件(次)。不过市场上仍有一些署名“黄君璧”的画作,其中有的真假难辨,人们对此应有足够的清醒认识。成交价却在几百至数万元人民币不等,甚至出现“流标”现象。黄氏的作品市场价位现在基本维持在5—7万元每平尺左右,未来上升的空间极大。
  如今各大拍卖会上都曾经出现过黄君璧的作品,成交的价格可以说是让人感觉到非常可观的。价格比起本世纪初,增值了将近三四倍左右。据雅昌艺术网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03年之间,溥心畬作品拍卖成交价超过20万元的仅20余件;2004年行情突然有所拔高,上拍作品大幅度增加,平均单幅作品价格达到2万元;自2008年开始呈直线上涨趋势,每平方尺已达4万元;至2011年春拍达到最高峰,均价16万元人民币每平方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收藏黄君璧的作品时应该注意系列性,这样收藏意义及作品的增值空间会更大。
  赝品伪作也需提防
  由以上可以看出,黄君璧的书画在艺术市场上如此之火,因此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伪造其作品,因此他的赝品伪作近年来可谓层出不穷,难辨真假,让人眼花瞭乱,难免会上当受骗。所以如何辨别其真伪,是收藏投资者们进入市场前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需要对鉴定知识以及黄君璧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才不致于让资金打水漂,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黄君璧作品的辨伪,笔者以为主要还是要从每件作品的笔法、构图、设色、款印等进行综合研究判断,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黄君璧的山水画构图也与传统的山水画不同,他比较强调讲气势、讲连贯、讲虚实、讲动静结合,故他的山水画多正面主峰,变幻莫测,整体的美感强烈。但是要说明的是构图和墨色鉴定书画必须与笔法一起考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构图和墨色容易摹仿。那么黄君璧的笔法特点又是如何的呢?
  总体而言,其山水画作品,即使描绘壮丽的云海飞瀑,也是大气淋漓、平淡自然的笔墨风格,但整个画面却透着一种平和宁静之意,显示出其始终保持着情寄林泉的淡泊心境。这种笔法和意境是作伪者难以摹仿的。因为一位书画家,在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会形成一套执笔、运笔的方法,如执笔的高低,正侧,腕背的虚实,下笔时轻重缓急,行笔时正侧方圆等,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中形成的笔法特点和习惯,作伪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即使摹得很像的作品,也只有表面的形似。而作品内在的气韵、内含则难以追摹。故伪品总有貌似神离之,当有破绽可寻。
  况且黄氏个性刚且豪,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他的笔法真情直泻,势不可当。他时而采用披麻,渴而毛涩,意多苍郁,时而采用斧劈,湿而劲利,意多刚健。多数情况下是两种画法交互使用,但有时也把两者融会为一。也有兼工带写和粗笔大写之作,拙朴凝重。这就形成了其作品画面的一些特殊迹象:无所顾忌、突破常规的胆量所造成的非安排的随意性,以及情绪化的笔触,即兴获得的意外妙处,雄奇豪肆、一气呵成的气象等等,这些都是作伪者无法感受的。
  特别是他在微醒状态作画,胆子是超乎一般人的,下笔有三分不受控制。虽然他的画中有三分不受约束,有不在规矩中间的东西,然后他又把它收拾得十分妥帖。他提出“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假画中,大胆落笔者有,但都收拾不了,收拾不起来。而黄君璧就收拾得非常好,尤其表现在淡处和细微处,那是非常见功夫的。他收拾的淡处,有时候在画没裱的时候是看不见的,一裱出来恰到好处,淡到接近于无。在色彩上他比传统画家的设色丰富,既不执著于矿物质不透明颜料的强势,也不停留在纯植物色的淡雅,而以间色、浊色创造丰富厚实的效果。然许多伪作着色质量不高而手法又低,技法上笔墨线条浮软无力,或板如木刻,设色多平涂。
  所以说,黄君璧的画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比较自然,很少有做作气。他画再简单的东西都有他的笔趣,有他的趣味。造假的人最大的问题是,模仿一个样子能仿得出来,但趣味和情趣不够。用笔也不到位,似是而非,笔笔都好像草草,好像率意,但实际上要么就是画得很僵,要么就是很轻飘。
  此外,“观气”也很重要。所谓观气就是从整体上研究,第一眼的感觉。凡是大家的作品,如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他们的作品都有一股大气,也就是顾恺之所说的“气韵”溢于画面,黄氏当然也不例外。而伪作不仅运笔呆板与粗俗,而且有一股“匠气”流露于作品中,但若是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破绽。其鉴别之法是除画的风格不符外,后添的款、印大都浮于纸、绢上,火爆气十足,与旧画不协调,凭此二者,就可作出判断。同时也要了解他的早、中、晚期作品的风格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作出判断。
  另外也要牢记黄君璧的各类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辅助手段。书画中作者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印章,也是书画鉴定的重要辅证,可以作为定真伪、断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印章鉴定真伪的最好办法是结比,即把伪印与真印对比,真印大都自然流畅、印色鲜明,而伪印呆板刻露、印色污浊等,不难看出其中的异同。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纸张。黄氏中晚岁还喜欢以皮纸画泼墨云山,浑拙空累,大有元气淋淳之妙。因此,对其不同时期所用的纸张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作伪者还是防不胜防,他们会利用物理、化学的研究成果,对纸、绢进行做旧处理,如把烟草、稻草泡成水,然后染纸、染绢以做旧,从而骗收藏家。破解之法是,自然的纸绢成“小米样”的黄色,古色古香,自然妍美,做旧的纸、绢污浊刺眼。如用化学品染旧,有的会留下痕迹和气味,有眼力之人,不难看出破绽。
  为了更为准确地鉴定黄氏书画,多看多记其画册的作品也是重要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市面上各类其画册都很齐全,可以利用出版的高清画册,或去各大博物馆藏,把黄氏早中晚作品都认真细致地看过,并铭记在你的脑海中,你的眼力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书画鉴定是比起瓷器、玉器、青铜器等都要难得多的学问,鉴定者除要掌握上述原则外,还要多看实物,脑子中要有真迹的“样板”,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真伪作品堆中去伪存真,以弄清庐山真面目。
其他文献
徐伯璞(1902—2003),又名徐宝琦、徐立椿,号二东庐主人,山东肥城人,他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弱冠入山东齐鲁大学,1927年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归国后从事教育,曾任济南市正谊中学校长、山东省督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沦陷,为坚持抗战,徐伯璞和王献唐一起,率领山东文教界部分人士,辗转千里,来到大后方重庆,供职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历任国民教育科科长、社会教育司代理司务
期刊
本刊讯 在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中,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成交价突破亿元,这件拍品是通过网络竞拍成交的。北京保利秋拍推出的艺典“同步拍”成为此次秋拍最大亮点。  不仅是在北京,上海的网络艺术品交易市场也是风生水起。近日,“万一文化”打造的全新交易平台“艺成交”上线发布。得益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思维,“艺成交”手机app平台及其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推出将为广大参与者提供自由、平等、高
期刊
唐代饮茶之风炽盛,对茶具需求很大,追求时尚、极富市场观念的长沙窑跟风而上,凡能用陶瓷材质制造的茶事器具,他们都有生产,而且规格品种多样,也十分讲究造型装饰,对后世陶瓷茶具的影响很大。据笔者粗略统计,长沙窑制造的茶事器具大约有12种17式(其式可能更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青釉茶模  唐时流行茶饼,唐人在加工茶饼时,将蒸捣过的茶末置入茶模中,打压拍平,茶末在茶模中便成饼状。茶模在《茶经》中称之为
期刊
如今,随着经济和艺术的高度发达,评价一个城市的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复杂:历史声望、流行程度、市场化程度等不同指标日益繁杂。美国Quartz财经网站近日根据Planet Art网站统计的网络点击量、城市所含博物馆、画廊、艺术展会的数量等指标,评选出了2015年全球最具艺术影响力的15个城市。香港与北京均上榜,分列第9和第13位。纽约、伦敦、迈阿密、威尼斯、巴黎分列前5名。 (据国际在线)
期刊
本刊讯 2015“一带一路”中国艺术品自由贸易高端对话论坛2015年12月20日在沪举行,业内专家在会上呼吁,中国应尽快调整政策促进海外文物回流。  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就有关于小范围放开文物拍卖、促进海外文物回流的呼声。但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文物商店或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受制于此,小范围放开文物拍卖一事一直未有实质进展。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
期刊
竹简中出现《论语》,墓主身份初步明确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2015年12月23日,西汉大墓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国内数十位秦汉考古权威专家对西汉大墓的发掘给予高度评价。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如果墓主最终确定为刘贺,我认为他最起码是崇尚圣贤的,为什么主椁室里会放置一扇绘有圣贤像和孔子生平的屏风?像座右铭一样摆放在寝室旁边,还有此前出土的两方砚台,再加上如此多的竹简,都说明刘
期刊
气势恢弘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厚重典雅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风格超前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活泼生动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的172家博物馆各具特色。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近日在北京博物馆学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北京已成为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英国伦敦。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期刊
当代中国杰出画家李可染,其笔下山水在中国画坛影响巨大。他的山水画作清新、生动、真实感强,具有笔墨苍健、雄浑秀逸、博大深邃、意境清新的艺术特点,以及“黑、满、重、亮”的独特风格。他13岁拜师学画,从艺70载。不仅为深入生活而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融会贯通了大自然的造化规律与艺术创造规律,而且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艺术精神,从而让古老的中国山水画重新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使得“李家山水”风光无限,成
期刊
古董鉴定专家布伦丹·赖安近日在贝多芬位于康乃狄克州的家中找到一份其珍贵手稿作品,经鉴定属于贝多芬《King Stephan》序曲中的片段,该手稿已于上月被一位德国的手稿交易商买走,价格高达12万美元。赖安说,由于贝多芬的个人笔迹非常独特,所以其手稿作品的辨识度很高。 (据新浪娱乐)
期刊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就使得人们非常重视时节,这样就促使了天文历法的逐步兴起和发展。目前我国仍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观测天象的天文建筑之一——观星台(图1)。观星台位于河南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告成村,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它和其旁的周公测景台以及照壁、大门、戟门、周公祠、帝尧殿等明清建筑等组成了一座完整的院落(图2、3)。南北长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