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型教学策略可以使书本知识更加具体,促进学生的直觉,产生强烈的地理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地理现象的热情。教师通过生动的理论与实践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巧妙地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視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符合质量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缓慢传播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巧用图像化语言,化解教学难点
  地理知识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周边世界。课堂场景的创造可以很好地将生活中的现象集中到场景中,并通过课堂来观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还要从生活中选择有效的新事物,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学习更高水平新知识的平台。为了激发学生对探究的热情,创造面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学习的是实施面向生活的地理教学模式,教师让学生不断体验、联想、活动、探索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实现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针
  现在教学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方法。在素质教育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初中地理老师真正应该教学生的是学习地理学的方法,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改编成一种流畅的形式,不仅容易记住和接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学生将对背诵更感兴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地图,并让学生自己画地图。例如,当学习七大洲的边界和位置时,文本会变得无力。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习地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产生图片,记忆效果更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处理地理知识系统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融入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是利用学科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学习概念。例如,地理写作小作文、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的有效发展,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丰富地理知识,表现出过去不同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最好参与其中,或裁判或团队成员加入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能缩小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感情的升华,而且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初中地理的生活教学。
  四、进入生活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地理现象
  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继续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学习地理知识是地理生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无尽神秘,这对许多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老师谈到中国经济发展这一章时,可以把全班分成小组,通过书本、咨询长辈等准备相关资料。这个准备过程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理位置的理解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全面融入生活教学,有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生活实践,引领生活应用
  生活无处地理,学习地理的目的是发展和改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该扩大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从生活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然后弥补生活实践中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在学习地图的三个要素时,绘制校园规划的教学链接旨在引导学生的生活。借助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可以在绘画实践中实现地图的三个要素,并通过个人构建的过程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中。例如:利用假期,安排学生的生活实践任务,在假期外出旅行时收集照片或景点的计划,在课堂上分享,指导学生如何看地图以及如何选择交通工具,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和生活有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地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地理媒介,学习利用,努力提高学习能力。生活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侯肖男.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5):76.
  [2]林海芬.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路径初探[J].学苑教育,2016,(06):9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分层次的角度考虑对教学模式的改造与创新,有益于充分满足学生对于数学的知识需求,也有益于落实新课标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分层对教学点进行渗透,加深对于教育模式的升级改造,使得教育在原有基础上与高效教学法进行结合,促进课堂高效运作,将更加有益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推进数学课堂的高效课堂的创建,所以,本篇文章将重点放在数学的
期刊
摘 要:文学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借助文学艺术作品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形成一定印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本文结合历史课堂实践对如何将文学艺术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学艺术作品;历史教学;诗词;小说;歌曲  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一直以课本为主体展开,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的历史知识数量庞大且较为分散,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千篇一律。在这样的教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科学科学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每名科学教师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在以往的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并不重视该学科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学生的一门副课进行教学,且仅仅是基于学生的课本内容进行,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阻碍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因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只有四册课本需要学习,从要学的内容上看并不多,但是这其中要理解和识记的重点知识要学习和掌握好,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有点压力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时间把知识掌握好,而不至于占用学生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因为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有其特点,理解性的内容更多,与日常生活结合也可以很密切,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入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
期刊
摘 要: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形成需要接受后天的培养。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还处于相关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活中一些美的现象还处于发掘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美术教学,且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审美能力的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美的发现以及认同感。但是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且对一系列新事物也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力。但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尤其是班主任管理,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科学、及时的教育和指导,大多数初中班主任应进一步优化自身管理,运用更为恰当的管理模式,对于特定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的管理方式,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艺术;班级  作为学校教育
期刊
摘 要:历史研学旅行是具备实践和理论学习意义,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历史学习新形式,它能够将独具特色的历史景点、展馆等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简单案例阐述了历史研学旅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教学;教学目标;结合实践  历史研学旅行是指由学校或教师组织,选择课程相关的历史文化展馆、景点或者基地进行旅行实践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音乐知识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实际知识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的音乐知识理解更为深刻,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围绕学生们的学习实际,创编更多知识性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学生所学的高中音乐教材知识为基础,使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期刊
摘 要:盲校音乐课程标准以视力残疾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开发潜能,补偿其视觉缺陷;陶冶情操,促进审美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两年多的新课标教学实践,盲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盲校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  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的质量发展和水平提升进入一个新阶段[1],旨在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实际教育教学的质量。  盲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需品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落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对高中信息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