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从小做起,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界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审美意识和能力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新课改不断发展与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最新形势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也为教学的与时俱进提供莫大的活力。关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一、静心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一轮的春天,拓宽了教学的视野和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將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情保持着时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恰好借用这一性格特征以及最新的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以及动态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在使得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比如在教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一年四季”之时,教师就可以将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图片、声音等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绘画的更高境界,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其次,艺术欣赏只有在师生对绘画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前提下,才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发掘其中更美的内涵。因此,教师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使得所选取的教学素材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要求,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强化,也利于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更加轻松与和谐。
  二、发挥生活化教学的魅力
  众所周知,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运用到生活的感悟中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借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视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极强的催化剂的成效的。具体来说,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关注的眼球,并且逐步地培养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比如在教小学生画小鱼儿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将课前准备好的容纳几条漂亮小雨的小型鱼缸搬进教室。在学生争先恐后的赏鱼过程中,教师可以借机提问“鱼儿有哪几种形状呢?”、“鱼儿身上的花纹像什么”之类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得出诸多可贵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美好的眼光和能力,为课堂教学成效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领悟能力等因人而异,在实行生活化教学的进程中,教师要善于仔细认真地去发现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不同的天赋,给他们布置的学习任务要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成长特征,而且教师要善于融入到学生的世界中去,陪伴他们在课堂中、课外游戏等过程中去探索美术的踪影,感悟美的存在。从而为学生潜能的挖掘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也使得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能够登上更高的层次。
  三、以情促教,美化心灵
  美育即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小学生的思想简单,心灵单纯,在这一阶段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净化是最佳时期,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以情感带动教学的进展,将会获得不可比拟的教学成效。古语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要以和善的笑容、亲切的言语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引导他们逐渐明白每个人的价值与存在意义,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努力。还有,教师可以借助“我爱爸爸妈妈”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回忆生活点滴中的体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平时生活中爸妈关心自己的细节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配上温情的文字,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一一展示。教师要随时给予学生一些言语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明白亲情的重要、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让学生的美的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不自觉中审美能力自然得到了更加强化的锻炼。以情促教还要求教师要善于跟学生家长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逐步地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得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地体现出了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四、结束语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探索更多地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新颖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发挥出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实验组
PH是微生物代谢的综合反映,影响微生物代谢的进行,是发酵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参数.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菌体的生长及产物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
目的:探讨在开展外周介入术治疗过程中,分析DSA路径图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90例外周介入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天才的条件之一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兴趣影响着他们的理想和成才,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遇事爱想、多想、会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步骤,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心理学告诉我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能最佳的接受教学信息,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自觉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能在繁重的刻
目的 探讨膀胱穿刺置管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膀胱穿刺置管术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
目的: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病例7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以发病年龄中年为主,男女均可见,报道7例病因
目的: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呢?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列举如下,与广大同仁商榷。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