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以写景为主,有四个主谓短语组成的长句。教学时,教师以长句的教学为重点,展开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内容选择得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展示句子的构成,加强语用训练,并将语言的学习与情感的体悟融为一体 ,使学生感悟、理解、运用句子,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句子教学 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12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田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文章第二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是由四个结构相同的主谓短语组成的长句。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挂”“露”“翻”“举”四个动词描绘出秋天的勃勃生机。这个长句子是引导学生学习句子,了解句子的构成,感受如何将句子写生动的典型语例。
  二、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揭题
  1.字谜,学习“图”。出示谜面:
  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
  请一个学生读谜面,指名说谜底。 (“图”字)说说是你怎么猜出来的?
  认读“图”,出示词卡“图画”,指名读。一起读。
  2.揭题。
  今天这节课,咱们要一起来学习新课文。课文的题目是《秋天的图画》,跟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略)
  (三)学习重点句,读懂句子结构,感受秋天景色之美
  过渡: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她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美景呢?
  1﹒请你自己读读第二句话。拿出笔,把这些写景物的词语圈出来。
  2﹒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句子主语标出)你们圈对了吗?
  3.老师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板贴: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咱们一起跟它们打打招呼吧!
  梨树、苹果、高粱咱们都认识,稻海是什么呀?(出示图片:稻海)瞧,秋天,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很多很多的稻子在一起,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这就是——稻海。
  那么,很多很多花就叫——学生答:花海。
  很多很多人,叫——人海。
  很多很多树,叫——学生答:树海!
  教师纠正:不对,我们一般叫——林海!(学生齐读:林海)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这些景物,让我们边读边把这些景物的名称记在心里。
  4.作者还用了一些短语,把这些景物写得很美,老师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出示短语,感受色彩之美。
  出示卡片“金黄的灯笼”。指名读,点评引导:谁来把灯笼的颜色读得更美?一起读读。
  还有两个短语也有很美的颜色。出示卡片“红红的脸颊”。指名读短语。小朋友们,你们的脸颊在哪儿呢?你们的脸颊红红的,可爱极了。指名读,一起读。
  出示卡片“金色的波浪”。指名读,齐读。
  出示卡片“燃烧的火把”。“燃烧的火把”是什么颜色?(出示图片:火把)指名读,一起读。
  (2)短语和景物搭配,感受比喻的效果。
  谁和谁放在一块儿最合适呢?(请学生上台移动词卡,将主语和修饰词一一对应,并说说搭配理由)
  生1:因为苹果和小朋友红红的脸颊很像,所以把“苹果”和“红红的脸颊”放在一起。
  生2:成熟的稻子是金黄色的,连成一片就像大海;风吹来,就像金色的波浪,所以把“稻海”和“金色的波浪”放在一起。
  ……
  师:它们之间样子像,颜色也像。那我们就用 “像”把它们连起来读。“梨树上的梨子就像——”
  生:“金黄的灯笼。”
  师:“苹果——”
  生:“就像红红的脸颊。”
  ……
  5.感受动词运用的效果,了解句子的构成。
  (1)课文里没有用“像”,而是用了是一组有趣的动作,再读读第二句,找出来读读。
  边做动作边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师在句尾加上句号,使短句完整: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
  小结:一个个词语宝宝组成了完整的句子。选最喜欢的一句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2)把短句改成长句子。
  师:这四句都是在写什么?
  生:都在写秋天美丽的景色。
  师:四句话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怪不得课文把这四句小句子变成了一个长长的大句子(出示):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读给同桌听、指名读、齐读。
  (四)拼句练习,巩固句子概念
  秋天的美景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藏在信封里。拿出信封,把里面的词语宝宝请出来,拼成两个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同桌合作将信封里的词语拼成两个句子。
  词语:柿子 银杏树 摇起 挂起 红红的灯笼 金黄的扇子
  (反馈交流)
  生1:柿子挂起红红的灯笼。
  生2:银杏树摇起金黄的扇子。
  师:这两句话都在写什么?
  生:都在写秋天丰收的美景。
  师: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合成一个长句子。   (指名读,齐读)
  柿子挂起红红的灯笼;银杏树摇起金黄的扇子。
  (五)创设情境,引读第一句
  秋姑娘带来了秋天的图画,你最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有愿意把这个消息告诉我?
  生: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谁来把这个消息悄悄地告诉地上的小蚂蚁?小蚂蚁小小的,请你把声音放得柔一些,轻一些!一起试试!
  师:(引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蓝天上的白云吧!
  (引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六)生字书写指导
  1.认读“波浪”。
  2.引导发现字形结构上的异同,写好三点水。
  板书设计
  三、点评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色彩的搭配,寥寥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本文具体写景的句子,是由四个主谓短语组成的并列长句。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学习句子的关键时期。这种典型的句子值得作为语例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句子概念,感受句子写得生动,以此帮助学生积累,为表达奠定基础。因此,周老师以主谓句的教学为重点,展开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说,教学的内容选择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展示句子的构成,加强语用训练,并将语言的学习与情感的体悟融为一体,并展现了充分的学习过程。
  第一步:读懂句子写了什么。
  教学之初,教师请学生读句子,圈画出写了什么景物。实际上,这是训练学生读懂句子的第一步,知道句子“写了什么”,巧妙地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体:主语。
  第二步:体会句子表达的生动性。
  偏正短语是帮助句子写生动形象的重要因素。周老师先让学生读读这些短语,感受景物的色彩之美;然后将景物与短语搭配,了解景物与比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使学生既感受到景物的美,又渗透了比喻句的特点与作用。而这一个环节,其实也是渗透了句子的又一个重要成分:宾语。
  第三步:感受动词的妙用。
  教师先让学生用上“像”来连接本体和喻体读句子,然后找出“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动词,让学生边读文中原句边做动作,感受作者用动词的准确和巧妙的同时,揭示句子的又一重要成分:谓语。
  以上过程,教师分解动作,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了句子的构成。
  第四步:合并短句为一个长句。
  当学生明确四个句子都在表达秋天的景色之后,教师最后将四个短句改为一个并列句群。这种并列句群不是低年级学习的内容,教师这样做,一是尊重文本,二是体现表达严密的逻辑性。
  本课教学值得借鉴的是关于句子的结构与表达的技巧,教师并没有进行理性地讲解,而是通过低年级儿童易于接受的学习方法,读、找、演、拼等,渗透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句子的学习要求仅达到“意会”,重在积累运用。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读出发现”是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指向独立思考和富有主见的阅读。这是一种阅读能力。“读出发现”不仅尊重儿童的天性,而且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遣词造句、编者意图等不同视角,运用比较、逆向思考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出发现”的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策略;读出发现;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绘本是儿童非常喜欢的读物。它不仅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而且能拓宽儿童的视野、敏锐儿童观察、丰富儿童的想象,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好文字故事、 揣摩图画故事、创生画外故事,使他们学会解读绘本故事,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故事;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
[摘 要]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强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关注。《少年王冕》一文的最大价值并不在文本故事內容、人物形象等内容维度上,而在文本的语言运用和写作方法上。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内在需要,删繁就简,让学生体悟人物、品析语言、练笔实践,收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言意兼得;体悟人物;品析语言;练笔实践;小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重点词语作为教学设计出发点,给学生规划清晰思维启动路线,并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心理参与热情,这当然是比较科学的教学发动。学生学习思维频度决定语文课堂教学效度。教师在《小露珠》教学中的定向式引导,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学生学习思维始终处于“阳光”下,说明教师教学引导是非常成功的。  [关键词]小露珠;阳光思维;个性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教师深入解读图画书,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传入学生的耳中和心中,用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美妙体验。在与学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读法,读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读图,读出绘画语言;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隐阅读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师生共读;读法;读图;细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教师事先已经预设了整个教学流程,也无法保障课堂教学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下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实现获得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随机应变 自我价值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语文的本质是发展语言能力,最终实现内化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心灵感悟力。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心灵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那么何谓心灵感受力?说简单点,就是对事物的高度敏感,能够深入文本,产生情感体验,而后产生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丰富的言语资源,面对情意兼备的文字,学生却漠然视之,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心灵感受力呢?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教学建议:引导学生钻研文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以写人和记事为主,而想象类习作是记事习作的引申形式。这对于已有记事习作基础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难度的但也是可挑战的新鲜习作。与记事习作稍有不同的是,想象习作更加突出一个“趣”字,把握人物形象塑造出有趣的故事,习作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在哪儿?万变不离其宗,想象习作同样需要夯实细节描写,巴尔扎克曾说:“唯有细节才能组成作品的价值。”所以想象习作需要情节的“有趣”和细节的“具
[摘 要]“磨”者,“砺”也。课经过磨砺,磨掉的是粗糙,炼出的是精华;教者一磨课,磨掉的是倦怠,炼出的是深思。磨课,“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师生合作交流的默契。通过磨课,我也在磨砺中成长,砺炼中成熟。  [关键词]磨课;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要]小学生写作时存在着难以找到写作思路,搜寻不到合适的素材,对于写作技巧也是一知半解等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和小学生低段时期的写话训练有着很大关系 小學生写话能力是否扎实,影响着今后的写作训练和语文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应不断实践与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将绘本引入写话教学中,以画促写,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  [关键词]绘本;写话;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