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之手机依赖现状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由手机依赖问题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很可能会逐渐变成心理危机事件。本文通过量表对南京工程学院770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大学生目前手机依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成瘾的对策,期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机依赖;大学生;干预对策
  随着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如同大学生一个附属器官一样,无时无刻的出现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一份。但是,在手机给大学生带来方便、轻松的同时,不加控制的使用手机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没有网络信号,手机无法使用时,常会伴随着一些烦躁不安、无所适从、心情低落等不良情绪。也有些大学生在不适当的场合频繁、过度使用手机,以致严重影响到学习与生活,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有文献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的总比例为76.5%[1]。数字证明,目前大学生中有较高的手机依赖率。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对其身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更会对其心理方面、社会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家长,高校需要及时有效的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群体进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南京工程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82份(97.75%),有效问卷770份,有效率为98.46%。其中男生522人(67.79%),女生178人(23.11%)。
  (二)研究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手机使用目的、手机使用时间长短、使用频率、使用时间段、涉及内容等[2]。
  (三)统计处理。所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统计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所有的大学生都至少拥有一台手机,手机持有率为100%,其中30.8%的大学生拥有不止一部手机。在手机使用上,大学生运用手机的主要目的依次为:娱乐消遣91.6%、人际交往86.8%,(通话、即时聊天APP如微信qq等、)查询资料66.8%。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36.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2个小时以内,28.8%的大学生在2-4个小时之间,22.5%的大学生的时间在4-6个小时之间,12.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在什么时候会手机使用手机的问题方面,94.1%的学生认为在睡觉前后和空暇时间会使用手机,66.7%的学生会在上课、开会感觉无聊时使用手机,16.4%认为是在上自习时。调查发现,大学生几乎在任何时间都会习惯性的拿着手机,在任何时间段都会使用手机。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基本情况。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17.9%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状的表现。其中男生手机依赖率是20.1%,女生手机依赖率17.6%,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三)手机功能、每天使用时间与手机依赖关系。据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的症状已在大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程度严重的对于学生的人格、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预防、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每个高校核高校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三、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现实情感萎缩,思维狭隘化、被动化。手机的便捷性,隐秘性,让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中更容易获得情感的认同,而在现实生活,由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手机依赖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冷漠和厌倦,如果大学生长期的保持这种不良的社会交往模式,那么热情与冷漠双重人格的问题将会越发严重。
  快捷的手机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都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帮助,但是如果大学生缺少自身的思考而过多的以来网络来寻找答案,那么他们的思维将会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僵化,逐渐散失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沟通能力退化。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他们由强烈的社会交往欲望,现在特别多的大学生迷恋于虚拟的网络社交。在网络上,大学生通过文字,符号,图片,网络用语等一些简单缩略的方式沟通,缺少表情,姿势,情感的交流,这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大学生的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法纪观念淡化。网络虚拟性,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隐藏自己,这种隐蔽性,使大学生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言论,发布不良信息,甚至是一些色情,暴力,违法的信息,淡化了法纪观念,催生出一些大学生的“互联网”不法事件。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些“网络情结”的隐患并非凭空出现,它的存在是有深刻的社会和个体的原因的,其中包括网络的诱惑力、网上“垃圾”难以完全清除、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等。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影响下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他们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的技术,但是人格的不完全成熟却让他们逐渐丧失在手机依赖的世界当中。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缓解手机依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最重要的场所,充分利用寝室舍友之间的影响力,建立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据观察发现,如果寝室里有一位同学学习热情比较高,那么该寝室的学习热情一般远远的高与其它寝室。大学生相互影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大学生对某门学科比较感兴趣,如果让这些大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提供场地让他们相互讨论学习,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学习氛围。其次需要逐渐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使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化,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在课堂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避免大学生在上课时频繁接触手机[3]。
  同时充分利用课堂外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类文化活动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兴趣所在,提高大学生活动的参与率,让大学生消除孤独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二)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做好大学生人生规划。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需要有自己管理的意识。在高中,父母,老师管理较为严格,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到大学,一旦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管理,就会肆无忌惮的使用手机。这种现象,大一新生特别容易出现。如果家长,班主任能够在刚开学阶段能够适当的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人生目标,是能够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的。
  (三)加强职业规划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削弱其对手机的依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未来缺乏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从而为了排遣孤单,无聊甚至寻找安慰寄托从来沉溺于手机网络当中。所以,从大一开始,就要逐渐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建立适合符合实际情况的大学生活目标和职业规划,并将目标细化以便逐一实现,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此外高校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学会采用合理的情绪疏导方式来处理自己不良的情绪,学会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而不是通过依赖手机来逃避问题。
  总而言之,手机依赖是目前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要多方共同努力,从实践中总结方法使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宫佳奇,任玮.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J].新闻世界,2009(10):141-142.
  [2]张晓波.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J].现代营销,011(7):208-208.
  [3]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0):34-38.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
其他文献
学生社团作为学校中常见的一种组织,是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展示个人技能和沟通的重要平台,是中学生在课堂外与人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它的设计矩阵呈病态时的充要条件。
据悉,贵州省锦屏县将投资建设清水江(锦屏一白市)高等级航道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61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0万元,其它投资10243万元,将新建四级航道49.81公里。航道的项目建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患者动态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羊水栓塞患者31例,检测栓塞前、栓塞后1 h及2 h凝血功能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清分泌型
自噬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之一,受多种信号通路调控,参与细胞生长和增殖等多种生物过程。不同情况下,自噬既可以促进细胞生长也可以诱导细胞死亡。因此,明确自噬对肿瘤细胞
现将我院2002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分析如下:
拟研究有压承插口管道工程的拆除技术克服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该技术采取被拆除管道无损伤的柔性拆除方法。首先对已运行的管道进行停运及排水,将拆除管道周围土质清除,使管
山西省召开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工作推进会,决定从11月1日开始,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等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通过山西省药械集
江苏省财政厅近期下发通知,要求2015年政府购买服务的重点项目应在2014年基础上实现范围明显拓展,项目明显增加,金额明显增长。原则上项目增长幅度应不低于1/3,金额增长幅度不低于
摘 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健康发展,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加强高校舆情管理和引导提出有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民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