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开生面——仫佬剧的当代发展评述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仫佬剧以1986年的《潘曼小传》为创始,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出现一批优秀剧目。从刘冠英、刘冠蓝和杨衍瑶到当前仫佬剧作家的优秀代表任君,仫佬剧完成了从风情小戏到历史题材大戏的转化。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其在文化多元和艺术多样性冲击下所面临的危机:特色的弱化、生命力的流失、剧目的缺乏以及认知度的限制。
  [关键词]仫佬剧 民族剧 种发展危机
  [中图分类号] J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56-02
  我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民歌民谣、故事传说等文學,但只有满、藏、维吾尔、蒙古等18个少数民族拥有属于本民族的特有剧种,其中就包含有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仅有3万人的仫佬族。在以常剑钧等为代表的仫佬族作家在彩调、话剧及壮剧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仫佬族当前的戏剧文学创作中最有特色的民族戏剧——仫佬剧也已经以“依饭节”歌舞表演和仫佬族民歌为土壤,形成了固定的声腔、罡步和表演程式,在20多年间多有成就,这其中赖锐民、任君贡献尤大。新兴的仫佬剧成为广西戏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仫佬族文学中思想史与艺术成就较高的板块,值得研究、重视。
  一、萌芽及初创
  1986年,赖锐民将为罗城县成立庆典所编写的《潘曼》成功改编为仫佬剧《潘曼小传》,并在1987年第二届广西剧展中获得多个奖项,在1989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评奖中获得银奖——一个成型的、有特色的民族剧种就此诞生。
  仫佬剧来源于依饭节舞蹈和仫佬族民歌。仫佬乡民在有几百年历史的依饭节傩戏上与神调侃、嘲弄神,已处在由娱神的叙述体到娱人的代言体过渡的“仪式剧”阶段。仫佬剧的唱腔、伴奏、手诀和罡步,正是从依饭节歌舞和广泛流传的民歌中汲取了营养。所以说,“古老的仫佬族依饭法事,乃傩戏之初级阶段,哺育仫佬剧的诞生”。[1]
  民间戏剧家吴吉扬在1958年就编写了仫佬山歌剧《仫佬人民大炼钢》,但没有超过彩调表演的程式。1964年,赖锐民和赖最时创作的剧本《战龙潭》实质是杂糅彩调及话剧表演程式的、有仫佬特色的民间歌舞剧,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仫佬剧。不过,这些探索也为仫佬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首先,它利用了仫佬族丰富的生活素材,比如射狮舞、驯牛舞、穿灯舞、谷穗舞等民间歌舞,显现出仫佬剧平民性的文化取向;其次,采用了彩调亦歌亦舞的表现形式,情节设计以适应民众的轻松、诙谐、幽默为主;再次,早期仫佬剧同时用两种语言演出。在仫佬族聚居的地方用仫佬语,在汉族聚居地采用汉语,形式比较灵活,也便于群众接受。
  二、题材的开拓与创新
  从前期仫佬剧题材选择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往往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神仙故事;第二,剧中主要人物为长工、猎手等底层劳动人民,反面人物往往是“冬头”(仫佬族头人)、知县,除了歌颂坚贞的爱情,就是表现当权者的贪婪霸道和底层人民的智慧;第三,往往以歌开场,加以旁唱、对唱等多种山歌形式,在歌唱中穿插许多民族风情元素,增强剧目的生动性与民族性。第四,仫佬剧演出剧团基本都是非专业的业余演出团体,因此为方便排演,设计的剧目多为时间短、情节简单而有剧情转折的风情小戏。
  随着仫佬剧的逐渐成熟,创作和改编范围也逐步扩大。从民间传说改编扩展到直接创作,从古代题材扩展到现代题材,从独立创作到他剧移植,范围愈来愈宽广。刘冠英、刘冠蓝合作的仫佬剧《鸡生鸭熟》就是以现代仫佬山乡农家大院为背景,叙写村长家最后一只鸡是招待来村安排山葡萄收购的新任乡党委书记还是留给未来儿媳妇,争执之后发现二者是同一人。杨衍瑶的《红背带》描述一个单身母亲寻子八年终于找到,并与代养八年的仫佬青年结良缘的故事。此外,获自治区第四届剧展演出一等奖的仫佬剧《打工仔》,获八桂群星演出银质奖的仫佬剧《自食其果》,也都表现着创作主题从传说到现代故事的演变。虽然剧目篇幅仍然较短,但毕竟在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以外,还被赋予了反映当代仫佬族生活现状、体现仫佬当代民族精神的时代功能。
  三、深化:从赖锐民到任君
  赖锐民是前期仫佬剧创作的代表人物,开创了仫佬剧的时代,刘冠英等一批仫佬剧创作、演出人员都受到了赖锐民的启发或影响。在赖锐民之后,对仫佬剧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另一位作家是任君。1983年,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接受了现代戏剧理论的正规教育,对于戏剧的创新有着深入的思考。在《新时期观众旋裂层构与戏剧嬗变》中,他提出:“戏剧作为群体艺术,应尊重时代观众的欣赏习惯”,“戏剧之未来在突破,应尊重和容纳超常的探索”。[1]他认为,当前的百越小戏(即西南少数民族戏剧)面临着三个冲突,即发达的科学技术与小戏自身发展的冲突,商品化规律与戏剧艺术规律的冲突,戏剧艺术的全球化趋势与小戏传统唯我意识的冲突。[1]他强调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跟着变,戏剧的创作也必须在继承中有所更新。
  任君对仫佬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他把表现民俗风情的仫佬剧小戏,变成了场面阔大的大型戏剧。2013年,任君创作的、描写清初廉吏于成龙初仕的大型仫佬剧《玉笛情缘》获得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金奖。该剧以“高山”、“流水”两支玉笛与于成龙为官清廉的密切联系为主线,讲述了于成龙特殊的人生经历。全剧共分八场,无论是规模、人物形象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了大幅提高。它将作为小戏、仅包含简单情节的仫佬剧,拓展出人情网络、宦海风波、民族矛盾等多重意义。任君用《粤西初仕》的眼光和创作数十部戏剧的经验、技巧,使仫佬剧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二,《玉笛情缘》也意味着仫佬剧的主题从平民日常生活之悲喜剧深化到历史题材的正剧。历史题材与完全虚构的古代传说题材不同,历史题材意味着对当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再现,需要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学养基础。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的戏剧创作,更考验作者的艺术功力。可以看出,仫佬剧的内涵和外延都因任君的创作而被大大地打开。   四、仫佬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特色的弱化
  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在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持。否则,民族文化传统可能会在艺术多样性的口号下被消解、淡化。对少数民族来说,少数民族戏剧从来就是“弱势戏剧”。如果不能加强、稳定剧种特色,恐怕会和原本的目标观众——本民族人民互相疏离,从而失去生存的最后土壤。当前的仫佬剧是否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点,是否展现出独有的表演程式,是否会失去个性而被彩调等强势剧种所同化,是一个非常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学者指出,云南花灯滇剧化,而滇剧正在京剧化——小戏向大戏靠拢,大戏向主流靠拢,那么,小戏、地方戏存在的价值应如何体现?
  (二)生命力的流失
  尽管仫佬剧仍有新剧目出世,在广西各次剧展中总能登上舞台,但仫佬剧还远远谈不上“生命力旺盛”。在廖明君所作的《廣西民族民间戏剧调查研究》中提到,苗戏、侗戏等大量广西民族剧种的演出急剧减少,民间剧团也大大萎缩,有些剧种甚至濒临消亡。而仫佬剧状况如何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仫佬剧没有职业演出团体,“几乎是名存实亡了”[4]——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危机四伏。就当前的仫佬剧创作来看,展演剧、献礼剧的意味非常浓厚。比如《打工仔》是为了参加广西第四届剧展,《玉笛情缘》是罗城县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文化精品剧目和县庆30周年重点项目。而政策推动的民族剧种发展能否长期、良性地发展下去,需要待时间考验。
  (三)剧目的缺乏
  当前,仫佬剧的剧目不算多,长期上演的有影响力的剧目更少。通常说,“一出戏承认了一个剧种”,《潘曼小传》确实做到了,但是一出戏只可能抢救或承认剧种,却不可能发展起一个剧种。剧种本身是抽象的概念,它假剧目而存在,没有优秀的剧目,剧种也就不存在了。剧目的创作力下降其实是整个戏剧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过伟曾说:“新兴剧种需要更多优秀剧目支持,尤需要适合仫佬山乡农村业余剧团演出的、为仫佬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小型优秀剧目支持。”[1]
  (四)认知度限制
  仫佬剧是仅仅作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县属文化,还是作为仫佬族民族文化或广西需要保护、支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定位上厘清。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但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当“朝外走”,将仫佬剧“推出去”。仫佬剧体现着古老民族的文化传承,应当重视其文化上的意义,用多种渠道宣传、展示;应当让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更多的人认识仫佬剧,理解仫佬剧,喜爱仫佬剧。仫佬剧植根的土壤在仫佬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中,但是发展的土壤却不一定要困于罗城。当然,这需要多方考量和长久的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岳云,过伟主编.仫佬族20世纪文学作品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2] 任君.新时期观众旋裂层构与戏剧嬗变[J].南方文坛,1988(3):27-31.
  [3] 任君.百越小戏的整合递嬗与地理环境浅论[J].民族艺术,1993(4):42-50.
  [4] 廖明君,韩德明.广西民族民间戏剧调查研究[J].歌海,2009(3):4-8.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说明了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应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并提出,应用举例贴近生活,公式推导由浅入深,问题讨论活泼互动,课
[摘 要]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研讨、实践的活动。知识产权法作为重要的无形财产权制度规则是高校相关专业核心课和理工科通识课。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对促进知识产权实践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课外学术竞赛 知识产权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
文章介绍了核结构数据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在核结构数据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行为中的问题进行抽象,提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云计算解决思路和实现方法,即利用基于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集群设计、大量并发用户同时访问服务器、
多家数据的样条拟合,已有不少工作,但都没考虑相关误差。文章处理了相关数据,推导公式并编写程序,研究了相关性对拟合值的影响,对PPP问题也作了讨论。
根据近十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T51-200/ZK型金属离子注入机弗里曼离子源失效机理,着重讨论了以MoCl5为工作物质时的灯丝中毒现象。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减少灯丝中毒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正】 胡适有一回说:“读书做到‘心到’的条件之一,‘字典,辞典,参考书’等等要完备。这几样工具虽不能办到,也当到图书馆去看。我个人的意见是奉劝大家,当衣服,卖田地,至
【正】 笔者留寓巴黎,住在第六区,距法国词典大师利特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只有数十步之遥,而徒步到以利特雷命名的街道也不过几分钟。工作之余,我常常喜欢到这一带漫步,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中“90后”学生成了主体。 “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主要有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热衷潮流;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善沟通;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敢于承担责任,认为诚信重要,但律己不严;有一定团队意识,但功利心重。以“90后”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完善沟通平台,塑造优良人格;以主题班会和主题团课为平台,培养良好习惯,实现自我成长;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提高责任意识,增强自律能力;加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