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霞:我的工作就是玩泥巴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城市雕塑艺术家程俊华、张文霞夫妇的会面约在他们的工作室。工作室以两人的名字命名,张文霞在电话中细致地为记者描述周围的地标建筑,却说不出具体所在的道路名称和门牌号。
  见面后,记者才知晓,原来她自己也不清楚工作室的详细地址,工作室外墙上比普通门牌号放大了数十倍字号的“福飞路1001号”,是夫妻俩为方便来访者随性书写的。
  “上次陈景润的外甥过来,找了好几次才找到。”张文霞说。
  “非典型”理科生
  2011年末的一天,程俊华、张文霞二人的工作室大门被敲开,一名陌生男子走进来,开始不停地向张文霞阐述他的家族历史。“他告诉我,他全家笃信基督教,外公是个邮差,母亲是个仁慈的医生。母亲从小照顾她年幼体弱的弟弟,既当姐姐又当妈妈。可是现在他们都离世了,家里只剩下一条极有灵性的狗,以及外公留下的民国时期的邮筒纪念品。”
  “你外公很有名吗?”张文霞不明所以,问那名男子。
  “没有。”
  “你妈妈很有名吗?”
  “没有。”
  “你们家的狗很有名吗?”
  “没有。”
  “那……”张文霞疑惑不解。
  “我舅舅是陈景润。”
  张文霞豁然开朗,来人正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外甥宋成。当时宋成急欲为舅舅陈景润塑像,但他对于选择雕塑者有着严苛的标准,要求是一位上世纪60年代出生、有理工科背景、读过《哥德巴赫猜想》的女雕塑家。张文霞顺理成章成为不二人选。
  张文霞是个“非典型”理科生,尽管现在还能快速回忆起一些理科公式与定律,但在过去近30年间,她所从事的雕塑工作基本与理科不相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高考制度恢复不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文霞面临选文还是选理的抉择。
  张文霞的父亲是国画大师张祖九,母亲是中文系才女,她从小受家学熏陶,擅长美术,文史基础厚实,走文史类路线对她而言会比较轻松惬意。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父亲遭批斗被打成特务,为安全考虑,父亲希望她能研学理工科,远离文艺。在家族期冀以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号震天响的背景下,张文霞决意投身理科。1981年她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于工程专业。
  “其实她当时一直都想学美术,经常跑到我们这边来做雕塑。”同为城市雕塑艺术家的程俊华为妻子张文霞补充道。程俊华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1980级学生。为提供雕塑所需的创作空间,学校专门为雕塑系学生开设了实践工厂。程俊华回忆,在那个工厂里,他总能看见张文霞活跃的身影。“他的毕业设计我也帮过忙。”张文霞指了指一旁的程俊华说。
  张文霞不久就成为工厂的“熟客”。工厂一位老师傅每次看见她来,通常头也不抬,一边自顾自地忙活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却心领神会地问道:“几只盘子?”张文霞默契地答:“五只。”
  张文霞所学的工程专业课业繁重,“你都难以想象,一个定理写了几页纸还没写完。”理工科的艰涩让很多同学在应付本专业时就已力不从心,而张文霞却自得其乐地游走在工程系和雕塑系之间,这在同学看来有些超乎寻常。“他们可能觉得我很奇怪吧。”张文霞说。
  其实初人大学时,张文霞本有机会转往雕塑系。“老师拿来一张表格,说只要我愿意就能让我转过去。”张文霞画功不凡,当时在学校已小有名气,学校各年级的教学挂图都由张文霞负责绘制。一番摇摆,张文霞还是遵照了父亲的意思,坚持在工程系学习,只利用业余时间前往雕塑系制作雕塑。
  “那个时候如果有双学位的话,我要拿个双学位也是很简单的事。”张文霞说。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毕业后张文霞来到福州,进入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工作。当时福州的经济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很多人不知道福州,只知道厦门。”程俊华说。
  当比张文霞早一届离校的程俊华成为福建省艺术馆名下一员时,即将毕业的张文霞也收到了多条橄榄枝。校方希望她留校从事矿物研究;而毕业答辩时的一位主考老师则期盼她能在理工与美术融合的研究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这个老师当时是《中国陶瓷杂志》的主编,他送了我很多杂志,还写了一封信鼓励我在这个方向上发展。”
  面对纷至沓来的邀请,张文霞思忖良久,最终选择了追随程俊华的脚步,到福州从事与陶瓷研究相关的工作。“因为我爱人在福州,那我肯定也要过来。”张文霞说。
  张文霞毕业于1985年,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就业去向安排由上级划定指标计划分配。最初张文霞并没有收到准许前往福建的指令,原本“上面安排我回四川”,张文霞说。牵肠挂肚的程俊华于是来到福建省人事局找到相关领导进行沟通,福建省人事局领导求贤若渴,特意为张文霞申请了进榕指标,张文霞得以被顺利改派到福建。
  到福建省人事局报到的第一天,张文霞才走进办公室就受到了热情的礼待。“我一进门,办公室里的人就齐刷刷地起身鼓掌欢迎,嘴里说着‘欢迎外省大学生支援福建’。‘支援’是他们当时的原话,这什么感觉啊,我当时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而已。”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张文霞至今仍激动不已。
  安顿下来的程俊华和张文霞从此专心投入到雕塑作品的创作研究中。然而开局的艰难再次让两人一筹莫展。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尽管大体上同艺术和雕塑相关,但两人的单位都无法提供具体的雕塑创作平台。“研究院里没有做雕塑这个工种。”程俊华说。
  创作的热情并没有被现实的困顿磨灭。“做雕塑需要空间,而且雕塑所用的材料,比如泥巴,也都是大块大块的,我们单位在五楼,搬上去不方便,做的时候又很脏,对同事影响也不好。”万般无奈下,程俊华将单位楼下自行车棚里“连自行车都不愿意放的角落”收拾干净,搭盖起一个简单的雕塑制作屋棚。屋棚高2米,面积只有6平方米,除雕塑作品和程俊华、张文霞两人外,再容不下其他人。“夏天40多度的高温,他(程俊华)打着赤膊在里面做雕塑,汗不断地往外冒。”张文霞用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描述着当时创作的辛劳。   “那个时候真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像现在,当时能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很少,我经常觉得到处都是墙。”环境的阻碍让张文霞有点看不到出路。
  除主创设计人员外,一件大型雕塑作品的完成往往还需要众人的协助。但当时招工也成为困扰程俊华、张文霞的一大难题。“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民工潮,完全找不到工人。”为招募人手,张文霞四处奔走,守在工厂外,等工厂一下工就冲上去与工人攀谈:“晚上能不能到我这来帮忙?”她甚至跑到当时正在建设中的西禅寺,向住持借用庙中的建筑师傅,最后得到了住持同意。
  1986年,程俊华雕塑的以5个战士编排成一座钢铁长城的作品《铸》,获得福建省群众文化系统美术干部作品一等奖,夫妻两人在城市雕塑界初露头角。后来的几年,程俊华和张文霞又创作出包括福州市市标“三山一水”在内的诸多城市雕塑作品。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程俊华、张文霞共同创作的《快乐运动》从全世界20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永久陈列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室外大型雕塑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件人围作品。作品以一位憨态可掬的胖小子奋力拉臂力环的可爱形象示人,张文霞希望借此寓意运动能够更加平民化。
  在往事回顾中,程俊华和张文霞不胜感慨的同时也不忘感恩,“这一路上其实也有很多人在帮助我们”。张文霞相信,任何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很多东西在推动”。
  “做艺术就得下苦功夫”
  朋友经常指摘张文霞太不注重生活品质,整天像个工作狂。“他们经常对我说,‘生活不是你这样子的’,说“性感要有吧,装扮要有吧……”,张文霞听后欣然接受,可一转身她又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雕塑的世界,丝毫顾不上女儿家的装扮。
  “我经常浑身都是脏兮兮的”,在做雕塑同泥巴打交道的过程中,泥污满身已经成为张文霞生活中不足为怪的出场方式。在出席某个雕塑作品探讨活动时,进入会场的张文霞坐下后才发现身上沾满了风干了的泥印子。“使劲在那里抠,抠都抠不下来。”张文霞忍不住笑了起来。
  谈兴大起的她又提起了一件趣事。有一天,程俊华和她约好同去拜见一位艺术大师,从各自工作地点赶来的两人在街头刚一碰面,就异口同声地喊道:“唉呀,你身上怎么这么脏啊!”于是两人一起打道回府,各自换了套干净衣服才又出发。
  对张文霞而言,生活中类似状况数不胜数。“你说有些人每天插插花、喝喝茶、美美容、穿穿时装、逛逛街,日子也就那么稳稳当当地过了,好像也挺好。”在同周边女性朋友对比后,张文霞也有点向往闲适安逸的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她却始终有种追赶时代的紧迫感。“我总觉得什么都得会点,要不断地去学习。在微博上我都很少发言的,主要是看别人在说什么,怎么说,有时候看到这些人说的话那么厉害,我都会自惭形秽,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这种如饥似渴的忘我态度,在张文霞的雕塑创作上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为霞浦县制作大型浮雕《福宁赋》时,张文霞因长期劳累病倒住进医院,但作为该雕塑的总设计师,汇报当天她必须亲自出场陈述雕塑创作的主旨和思路。
  路上长途颠簸怎么撑得住?身体和工作两相权衡,究竟该怎么办?最后,张文霞让程俊华用绷带将她的颈椎和胸腔部位固定住,一路绑在车后座上赶往霞浦,当天的工作持续了一天才结束。
  因为注重作品的细节刻画,张文霞经常要伏靠在石碑上创作,有时候“一个动作能保持一整天不动”。日积月累,张文霞的脊椎发生变形,“刚开始有点痛,我还以为是到了一定年纪都会痛,后来才发现原来别人都不痛,就我会痛”。
  直到《福宁赋》完成后,张文霞发现右手5个手指都已无法动弹。她尝试用左手手指雕刻,发现完全行不通,这才察觉情况不妙。“这是完全靠手指活动的工作啊,”张文霞张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惶急,“到医院后,医生给我拍片说是脊椎变形,手指神经受到压迫。”不得已张文霞只好住院修养。
  在医院的时候她疼得厉害,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后,她对着天花板大喊:“太痛了!太痛了!”一名恰巧经过的医生慌忙跑进来问:“你怎么了?”张文霞在尴尬中略带歉意地说:“你怎么出现的,我是看见没人才喊的,实在太痛了。”
  “超越”是张文霞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个作品的基本要求:“我希望每个作品都能出彩。”在每一次对自我超越的追求中,张文霞经常处于紧绷的状态,这导致她长期失眠。
  “她睡觉经常睡不好,特别是晚上不能构思,一构思就没办法入睡了。”程俊华说。
  “思路成熟后我会急于看到结果,但在没有完全想好前,我希望能停一停,尽量让创作效果达到最好。”在反复的斟酌中,张文霞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最长的一次纪录是几天几夜没有合眼。
  现在她会注意休息,因为“上了年纪”,朋友也经常劝诫。但多数时候,张文霞的日常生活还是难以与雕塑艺术“划清界线”。在陪父亲游浙江时,张文霞看见当地人用一种特殊手法制作橡胶模具。
  “他们一次可以做出好几个模具,我们石制的一次就只能做一个。”张文霞念头一转,希望能将这门手艺学成,以简化雕塑制作的工序。她同父亲商议要前往当地工厂学艺,让父亲等她两天。两天后,她学成归来,“不过后来恶心了我大半年”,原来工厂旁边是个巨型化粪池,不仅恶臭熏天,水的颜色也不堪入目。
  经常有后辈新生前往程俊华和张文霞的工作室拜师学艺。对于学生,张文霞总是谆谆教导:“要静得下心,做艺术就得下苦功夫。”带我们参观工作室陈设的雕塑作品时,张文霞指着一件作品向我们介绍:“这是程老师一位学生做的,但这个学生不够勤奋。我们要他多下工夫,他每次都说‘好好好’,但行动就是跟不上,这也没办法。”张文霞不无惋惜地说,“艺术不钻研怎么行!”似是自言自语,语气却又不容置疑。
其他文献
陈忠和不会再出山了。“当我失利,别把我贬得一无是处;当我成功,别把我褒得十全十美。”30年的排球生涯,陈忠和尝尽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的新生活温馨而惬意。  2014年4月12日晚,载着中国女排一行20人的巴士缓缓驶入漳州女排训练基地,在这里,女排姑娘们将要进行为期40天的封闭式训练。陈忠和清楚地记得,这已经是中国女排第42次来到漳州进行集训。尽管陈忠和离开国家队
期刊
旭从福安某酒店的床上醒来,窗外下着小雨,时间才6点多。  他平常是个早起的人。昨夜刚从福州赶回来,睡得晚,今天下午两点半,约了当地围棋协会的人谈事,精神很重要,他决定再补一会儿觉。  王旭今年48岁,头发渐白,却红光满面。他有几个身份:侨胞、新西兰福建商会副会长、开便利店和加油站的商人、奥克兰一所大学的大股东。  再过几个月,他移民新西兰就满15年了。  交游广阔、事业稳健、爱人贤惠、两个女儿乃同
期刊
2014年1月,眼看春节即将来临,小迪的心里有些发毛。每年春节的家庭聚会,是他最不喜欢的一件事,原因很简单——他无法完全融入大家的谈话。往年除夕夜,小迪一家都会与亲友在酒店聚餐,大家吃得其乐融融,相谈甚欢,只有他一个人几乎不发一语,一直埋头苦吃。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不会说家乡话,更确切点是只能听懂,但却说不出来。  当外婆在餐桌上用方言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时,小迪只好红着脸,尴尬地用标准的普通话回
期刊
“我一直想低调,可你们就是不让我低调。”坐在福建省体育局办公室的沙发上,陈忠和笑着说道。  陈忠和口中的“你们”指媒体,如他所言,传媒对他的聚焦从来没有式微过。在中国排球界他始终是个热议人物,任总教练期间,他率领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摘金夺银,凭借丰富的执教经验和世界级大型赛事的辉煌战绩,获得了对中国女排的绝对话语权。纵使从帅位退下多年,人们还是喜欢追在他身后,想了解他对女排的看法,大到这支女子军团的未
期刊
上官文宾,毕业于国内一知名大学。与很多同学一样,经历了一个纠结的毕业季之后,他选择了就业,如今在福州某网络公司就职,成为众多IT“码农”中的一员。  上官文宾,毕业于国内一知名大学。与很多同学一样,经历了一个纠结的毕业季之后,他选择了就业,如今在福州某网络公司就职,成为众多IT“码农”中的一员。  早上8点,前一天熬夜了的上官文宾迟迟不肯起床,闹钟被按掉了一次又一次。  半个小时后,他骑着电动车驶
期刊
为官心存君国  林瀚于成化丙戌(1466年)科二甲第3名进士。他一生担任诸多官职,历任瀚林院庶吉士、编修、修撰、谕德,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南京吏、兵二部尚书,并参赞机务。  在林瀚故居,曾挂着他自撰的一副对联:“为官心存君国,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是林瀚一生的信念。他仕两京,历三朝,40多年的为官生涯,都在践行这句话的精神。  在祭酒和吏部侍郎任上时,林瀚任人唯贤,不计
期刊
在大多数莆田人的思想观念中,男孩是传宗接代的“实在人”,家里有了男孩才能撑家过日子,不受外人欺负;而女孩若是嫁到别人家成为外人,就像一盆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因此,很多生了女孩的家庭就将女儿留在家中,招上门女婿,延续香火。  妈妈经常在女儿小邓面前唠叨:“一定把书念好了,将来考一个北方的大学,在那边找一个身高比自己高的男朋友做老公。”  小邓是家里的小女儿,正在读高二,身高1米74。在莆田本地,
期刊
刘以通的作息方式很特别,他每天凌晨两点多起床作画,一直画到天亮。白天如果困了,他就坐在椅子上稍微眯上几分钟。“我知道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会命短,但是已经养成习惯,改不掉了。”  对于刘以通来说,作画似乎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从小喜欢画画到现在,已经画了几十年,不画画的时候就像掉了魂一样,不是这边酸,就是那边痛。”刘以通说,“画画不只是我的爱好,已经是我后半生的生命了。”梦幻戛纳  刘以通从来没有想过
期刊
高家有女爱剪纸  高少苹自幼酷爱美术和剪纸,上小学时绘画就特别有灵气,学习剪纸又得到老一辈剪纸艺术家黄素等人的指点,深得其神韵。  父亲高钱厚从事美术工作,对绘画和剪纸很有研究,高少苹从小就对父亲追求艺术的韧劲特别钦佩。每年暑假,高钱厚都要办一些国画、剪纸、书法、素描培训班,她耳濡目染,奠定了比较好的美术基础。“父亲办培训班的时候,把全县几十名老艺术家召集在一起剪纸,在他们身上学到的是在继承传统风
期刊
河豚俗称气泡鱼,也叫吹肚鱼,古名肺鱼。因为在它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数倍,身上的刺也会跟着竖起,宛如一个带着刺的气球。  在民间,关于河豚的美谈从来不绝于耳,如“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但是,河豚虽是极品美食,却有剧毒。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其毒力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