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探究实验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探究系列实验中“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构建”。探究实验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和新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景引入,是在探究活动的初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引入手段,其最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产生好奇心,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驱动力,这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的观点的撞击和争辩。好的情景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浮力》的活动情景引入
  在《浮力》一节的引入中,教师手举两块一模一样的“糖”,提出问题:
  师:如果我把这两块一模一样的“糖”同时放入水槽中,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都漂在水面。
  都沉入水底。
  ……
  学生激烈争执,此时,教师松手,把“糖”放入水中,结果一个漂在水面,一个沉入水底。学生迷惑。
  生:为什么两块一模一样的“糖”,放入水中,现象不一样呢?
  这时,教师揭开谜底,把糖纸剥开。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两块糖”,一块是铁块,一块是木头块(强调对任何事物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要究其本质)。
  教师继续提问:
  师:为什么木块漂在水面
  生:木块漂在水面可能是因为受浮力,
  师:那么沉入水底的铁块受浮力吗?浮力是什么?浮力有大小吗?怎么测量浮力?……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
  二、根据学生实际,以有效提问作为引领,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问问题,诱导学生问问题,而且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探究,从而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案例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在《电动机》一节书中,教师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演示实验的处理如下:教师在演示下图实验后得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的其他特点,
  师:“要使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可以通过什么来实现?”(上台的第一位学生操作是把导线与电源的正负极互换)。
  师:“你是根据什么,想到改变电源正负极与导线连接的呢?”
  生:“在奥斯特实验证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我就想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是否会与电流方向也有关?”
  教师再次提问“还有什么其他操作也能够改变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第二位学生把磁铁的南北极上下倒置)。
  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教师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而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探究,从而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教师必须对课堂中提出的有效问题加以研究。
  三、适度开放,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基于上述目标,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的成长历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不能由老师全盘决定,也不能完全放任自由,而应该在适度开放中由学生自主实验。
  案例三:《光的传播》教学
  在《光的传播》教学中,开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屏幕展示多姿多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光把世界装扮得如此美丽,那么,美丽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入光源。
  师:光源发出的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呢?
  学生猜想:直线,曲线,折线。
  师:那么,谁的猜想正确呢?需要实验去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桌面上的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开始实验,有的小组用烧杯、檀香、激光笔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有的小组用激光笔、淀粉水探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路线;有的小组用激光笔、玻璃砖探究光在固体中的传播路线……
  学生实验方案各不相同,选不同小组代表展现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学生的结论可能不完整,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补充规范结论。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初中学生物理探究性实验体现了实验的开放性,探究的自主性在限定范围内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自由选探究方向,自定实验方案,老师不作干预,不同能力的小组获得的结论因能力而异,教师只是在最后的评估与交流中引领,综合学生意见得出系统结论。在开放、自主的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开放实验室,延伸课外探究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问题、也有很多新想法。老师课堂上无法一一解决;由于课时限制、课程标准或教学设备限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超出初中课标要求的知识(有的甚至到高中才会涉及到)我们老师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部分学生对物理现象、规律有着很大的兴趣,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一一满足。因此,实行实验室开放日,在开放日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疑问、想法,设计实验方案,根据需要自己到实验室选择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实验解决迷惑,这样就把探究性实验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将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开拓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践技能。
其他文献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连续收治的中国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排除标准,筛选出1 604例2型糖尿病和7 983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载脂蛋白(Apo)B/A-1比值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可能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ApoB/A-1比值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呈正偏态分布,并且女性ApoB/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营造和督促学校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 环境 情境  英语教学是我校的一
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我们如果能将这些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实践,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生机勃勃。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倡课内外一体,文本非文本结合,单项与综合多管齐下,倡导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新学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它给教学带来的活力与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  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机械性创伤(MT)造成大鼠继发性心肌细胞及心脏功能损伤的保护效果,同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将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
【摘 要】 正弦、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那又怎样才能做到运用“正弦、余弦定理”灵活解题呢?  【关键词】高中数学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解题  正弦、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另一方面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察可以归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2(IL-12)在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1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并对其随访至12月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利用ELIS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IL-6和IL-12的水平。结果91例婴儿中,
肚子饿了,谁也不想去做饭,也不想出门上餐馆。怎么办?现在我们通常会弄些方便食品来吃。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能会去商店购买一台3D食物打印机放在家里,想吃什么饭菜时,打印机可
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境界。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呢?现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及论述也很多。但有一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更高效呢?根据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看影响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高效课堂的绊脚石。我认为不外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危重症之一,临床救治困难,已成为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免疫学、细胞代谢等角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