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多媒体,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强调实验能力,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确实先进,但也非万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好多媒体,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好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
  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则,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媒体的应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制定教学策略,优化组合多媒体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的程序与方法、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等。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学策略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策略的制定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定教学策略与选择多媒体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设计来说,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是指:对多媒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点的确定,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机的确定。例如,教师在设计《绪论》一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如果打算选择传统教学手段,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一般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如果打算适当选用多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对原来的讲授法及教学程序就要作相应的改变,运用网络环境,使用超级链接,通过网线将教学资料库中的资料传输过来,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在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尽管媒体的形式特点不同,传播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如果教师的演示千篇一律,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1.新授课。在生物教学中,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恰当选用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媒体(标本、模型和挂图等)是上好此类课必不可少的。CAI软件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形态部分的“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这部分内容,因细胞器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配以模型,以CAI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形成深刻的印象。
  2.实验课。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系统自已“动手”剖析,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对比、抽象、归纳、系统化和全面化,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方法。如:虚拟家兔解剖,学生可以用鼠标代替解剖刀对家兔进行解剖,还可以调整角度进行观察。通过计算机可以反复进行实验,打破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想象和思考,激发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复习课。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身心疲倦;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视力下降。因而,多媒体在生物课堂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完善,加上高中生物的部分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接触较早,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麻烦。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通过多媒体模拟蛋白质的各种空间结构和其合成过程,学生可相对轻松地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多肽、肽键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多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既实现了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又能超越时空界限,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微观世界模拟的试验环境,以及美好的大自然之中。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在观察和思考中,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坚持,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和翻转课堂,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产物,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色,深受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以微课和翻转课堂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阐述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刻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独立学院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较单一。独立学院外语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
图像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点: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展示物理情景,清晰地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  物理图像中的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点等都是描述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若巧妙运用,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的独特效果。  一、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我校化学教研组结合本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一个教研重点。全组教师积极发挥才智,对在教学中培养环境意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