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实用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前景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葛根,是葛的块根。葛始载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有野葛和粉葛。其既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也是药食两用中药材。世界粮农组织预测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我国葛资源相当丰富,除西藏、青海和新疆以外,野葛资源遍布于其他地区,是世界上储量最高、使用较广的品种。经调查,葛属在中国有近10多种,但多属野生,人工驯培育时间不长。因此,根据葛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对葛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葛根;开发利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4
  粉葛为豆科葛属植物,块根肥厚,产量高,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另外,粉葛的淀粉含量较高,在20%以上,可以用来制作凉粉、糕点、粉丝等淀粉食品。
  由葛根制作的葛粉质地洁白细腻,除富含淀粉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葛粉也可制作饮料、浆糊及用于酿酒。葛根的根茎可入药,是常用的中药材,可用于治疗外感、头痛、麻疹不透、热痢、泄泻和颈项疼痛等症。葛根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它不仅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新原料,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人们广泛地栽培与利用。
  1 概述
  1.1 生长习性
  葛根的生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其适应能力较强,易于繁殖,病虫害发生较少,适宜温暖、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用根头繁殖需1~2 a,其他方法繁殖需3~4 a,每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以上。葛根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植株只有在土层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良好生长。在土层瘦薄或过黏、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长状况较差。
  1.2 粉葛的形态特征
  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 cm。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 cm,宽1~1.2 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1.3 葛根的化学成分
  葛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葛根黄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金雀异黄索甙、金雀异黄素甙、拟雌内酯、异甘草素、葛根黄素木糖甙和葛根素-7-木糖甙等。葛根甙类他合物,其中有葛根甙A、葛根甙B、葛根甙C。葛根三萜皂甙,如大豆皂醇B、大豆甙醇A、大豆甙醇B和大豆甙醇C等。上述化学成分中,有许多具有药效活性,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脑血管血流量增加,明显缓解心绞痛,抗心律失常,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血糖等作用。目前,我国已经生产出多种以总黄酮为主要成分的药剂,主要制剂有葛根片、葛根素注射液、葛根黄豆甙元片等。
  葛根中含有大量的葛根淀粉,葛根干物质中的淀粉含量为35%~40%,新鲜葛根的淀粉含量在20%左右,家种粉葛的淀粉含量可达30%左右。
  此外,葛根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铁、锌、钙、磷和钾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纤维素等。
  在葛根中,粉葛的淀粉含量大于野葛,野葛的黄酮类化仓物含量大于粉葛。
  1.4 葛根的利用历史
  我国中医将葛根入药治病,历史久远。根据历代考证表明,药用葛最早出现是在汉唐时期,当时所用的是豆科食用葛的根,宋代时医药发展兴盛,开始将多种淀粉含量高的葛根作为药用。明、清时期则沿用了宋代的品种。近现代所用的葛根大都为野葛和粉葛。
  一直以来,豆科食用葛藤、甘葛藤等含淀粉量高的葛根被视为传统应用葛根,质量较好,故冠以粉葛根、甘葛根的美名;而豆科野葛的根纤维性极强,故药材称之为柴葛根。二者的药用特性有着明显不同。
  粉葛根、柴葛根均具有清热、解肌、生津止渴的作用,但粉葛根更偏重于醒脾、解酒、解毒等,这可能与其所含大量淀粉及多种葡萄糖甙、木糖甙种类以及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柴葛根则更偏重于透疹、升阳、止泻,这可能与其所含有的葛根素及多种异黄酮化合物有关。
  我国历代关于葛根利用的丰富记载,说明了葛根利用年代久远,地理范围广泛,方式方法多样,功能效果优良。
  1.5 葛根开发与利用前景
  我国对葛根的利用,历史悠久,成绩显著。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葛根作为中药材,实现其药用价值;二是将葛根作为保健食品和菜肴佐料,实现其食用价值;三是从葛根中提取出淀粉,实现其工业价值;四是从干葛根中提取异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药品制剂,实现其科研价值
  在国外,部分国家也存在有对葛的开发和利用的历史。美国、日本等国家,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将葛引入城市,将其作为攀墙的绿化植物,比爬山虎更具花彩叶色,遮阴蔽阳、美化环境的优越性。尤其在日本,葛根较早的用于医药研究,并且成功地从葛根中提取出葛根素、葛根黄甙等类黄酮物质,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病症。另外,可以含有类黄酮物质的葛粉为原料,加工出一系列饮料和保健食品,上市后便备受日本老年人和产妇等人群的青睐,非常畅销。近年来,日本每年从中国和韩国等地大量进口粗葛粉,加工成葛冻或者加入牛奶等制成流质食品等特种食品,销往欧洲和拉丁美洲,换取大量外汇,由此可见,葛的开发利用前景极其广阔。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葛具有多种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加之人们对葛根的认识不断加深,葛的栽培和葛根的加工利用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2 栽培
  2.1 栽培基地的选择
  2.1.1 自然环境   葛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100~2 000 m,喜生长于森林边缘或河溪边的灌木丛中,是阳生植物,常成片生长于向阳坡面上。
  (1)大气条件。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9137-1988),即大气质量指数Ⅱ为0.6~1.0。
  (2)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5-2000二级标准,成土母质主要为黄色石灰岩、页岩、紫色沙岩发育而成的黄壤或紫色土。土壤pH值5.5~7.5,耕作层30 cm以上,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的地块栽培。荒山坡地,开垦后也可栽种葛。冲积而成的河滩沙洲地,不受洪涝危害,只要沙土掺半,位置向阳,也是良好的选择地。完全沙石的河滩,不宜种植葛。葛种植地的土壤厚度要在80 cm以上。栽种地的整理,要适当提早进行,并且要保证一定的深度。荒地开垦,可在10-11月进行,熟地复垦可稍晚进行。开垦时,要清除灌木和杂草,挖出树根。
  (3)地形地貌。基地应选择地势平缓,海拔300~1 000 m为宜。
  (4)水质条件。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B3838-1988。
  (5)其他条件。在基地周围l km以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离主公路500 m以上,但要有乡、村级公路。
  2.1.2 整地起垄
  整地可在12月和1月进行,如果有未腐熟或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可适当提前,整地前每667 m2可施农家肥1 500~3 000 kg,施肥方法是将农家肥施入垄中,上面起垄,使其充分腐熟。起垄按0.8~1.1 m行距,垄宽60~70 cm,沟深40 cm,垄长以操作方便为宜。
  2.2 选择良种
  葛的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块根构产量和品质,一般以定型高产葛根为主,本地民间栽培种为辅,绝对不能为了省事,种野葛及粗纤维含量高的地方品种。各地栽培葛地方品名较多,总之,在选择葛种苗时,应选择粉性足,子根横断面整齐,种苗完整,无病虫害的葛苗做种苗。
  目前,合川区推广的主要是食用葛(粉葛),其主要品种为合川大粉葛、合川苕葛、地金一号和地金二号。合川大粉葛,按规范化栽培管理,年均667 m2产量在1 200~1 500 kg,淀粉含量20%以上。合川苕葛,按规范化栽培管理,年均667 m2产量1 200~1 500 kg,淀粉含量20%以上。地金一号,按规范化栽培管理,年均667 m2产量1 500 kg左右,淀粉含量20%~23%。地金二号,按规范化栽培管理.年均667 m2产量1 200~1 500 kg,淀粉含量20%以上。
  2.3 种苗制备方法
  常规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扦插育苗法,二是带“须根”留苗法,三是带“子根”留苗法。
  2.3.1 扦插地膜育苗
  (1)营养苗床的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无畜禽危害的山地或园地的沙质士壤作苗床。黏重土壤容易积水,可掺一些沙以改良土壤。苗床地整成垄高15~l0 cm,垄宽60~80 cm。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1.5~2.5 kg/m2。深翻耙平,苗床中间稍凸起,两侧沟宽20~30 cm。
  (2)排种栽培。首先,排种前将苗床充分湿润。其次,将选择好的品种,以一个枝芽为一颗种,将芽节剪成长6~l0 cm的小段,散排在整好的苗床上,避免重叠,上面覆盖2~3 mm厚细土,原则上达到若隐若现,然后撤施一些腐熟厩肥,再盖一层稻草。最后,用2 m左右的竹片或小竹条,在菌床上插成拱形,每隔35 cm插1根。盖好农膜,将苗床全面覆盖成拱形,四周用土彻底压实。
  (3)苗床管理。水分:由于育苗期气温较低,种条水分消耗量不大,10 d左右若垄面干燥可浇1次水;当根枝萌发以后,水分需要适当增加,每3 d浇水1次,以保持苗床充分湿润。温度:苗床温度在20 ℃左右。如果温度达到30 ℃以上时,应揭膜通风或喷水调节。遮阴:应在种穗萌枝时,将覆盖的农膜揭开,避免阳光直射,晴天中午适当遮阴,以防灼伤。起苗:种穗生出嫩枝,展叶3片,藤茎长5 cm时便可带土起苗,起苗动作要轻,以免损伤葛苗。
  2.3.1 带“须根”留苗法
  从土中取出后,保留10~20 cm长的葛藤,“须根”部分尽可能完全保留,然后及时植入新的床土中,形成单株。一根数米长的葛藤,可以截取若干根这种带“须根”的葛苗,藤茎利用率高。但要注意,应随取随定植,切勿放置时间过久,致使茎根干枯而失去生活力。另外,在床地上已被霜冻损害干枯的带“须根”葛藤,活力差,难以成活,一般不能留作葛苗。因此,作为培植葛扦插苗的葛藤,一定要设法保护越冬,以防冻伤、冻死。最简单的办法是在葛藤上铺放一些杂草或秸秆,以起保护作用。
  2.3.2 带“子根”留苗法或压藤育苗
  压藤育苗:在葛良种育苗地,利用葛根在5-8月易从藤节生长小葛根的特性进行压藤育苗。其方法是:先将葛藤向四周摆布均匀,选择健壮葛藤,每隔1~2个藤节压一个藤节,所压藤节用湿润泥土压紧,露出叶片。按此压藤方法,在5-8月里逐步向葛藤尖部扩张压藤,每根主藤压藤3~5个,当年可长成带小葛根的葛苗。当年12月-次年2月底均可挖出栽植。
  带“子根”留苗法:葛的地上块茎,有人叫“子根”,也有人叫“葛蔸”或“葛仔”。实际上是葛的枝条在地面生长过程中,叶腋触地而萌发出的较小块根。由于采收加工价值不高,一般留作种苗。为了培植这类种苗,可以让葛的枝藤尽可能触地生长,这样能产生较多的“子根”葛苗。但这样做会使地下主要块根的产量受到影响。因为叶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营养不能集中到主兜根上,而是分散分布于“子根”中,以提高产苗率。移栽前,需将“子根”完整地从床土中小心挖出,切勿碰伤外皮,茎节(俗称根头)保留完整,并预留5~15 cm长的茎条,以便移栽后萌发新枝叶。如果叶腋间同时有数个“子根”,可以选取壮实的“子根”作为种苗,而将其他弱小者剪去,或不修剪。一并入土移栽也可。此种带“根”葛苗,定植后成活率可达100%。   此外,还可以用种子繁殖葛苗。不过种子来源数量有限,生长周期长,不是葛苗培植的主要途径。葛苗分极指标见表1。
  2.4 适时定植
  重庆市葛根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底-3月中旬,栽植时应选择阴天或雨后初晴天栽植,应尽量做到葛苗起苗后立即栽植。不能即时栽植的葛苗,应在河沙和土壤中假植。先将种植窝用湿润泥土盖土2~3 cm,再将葛苗成45°角斜放在种植窝上,理顺小葛和须根,然后用湿润泥土将葛的小葛根和须根盖住,用手压紧,露出葛苗头,最后浇定根水一次。
  2.4.1 带“子根”葛苗的栽法
  在整理好的畦面上,按0.6~1.0 m的株距,顺畦挖穴,将葛苗的“子根”分开一定间距,斜栽于穴中,以30~40°角为宜,栽后用手把土压实并将发芽节基部上面用土覆盖5~7 cm。如果葛苗只带一个“子根”即可直接按上述角度栽于穴中,茎节基部覆土即成。
  2.4.2 带“须根”葛苗的栽法
  由于葛苗的“须根”比“子根”纤细,除在葛苗制备、起苗等环节中需要保护“须根”不受旱灾和折损外,移栽定植时也切勿重压。这种苗一般只有一个发芽节,在栽种时,应按照芽点向上、斜栽于床土穴内中间,深度为5~7 cm。株距仍按0.6~1.0 m挖穴。
  2.4.3 扦插苗和枝条苗的栽法:
  由于扦插苗已在苗圃培植发根长芽,起苗后,移栽定植方法可以参照“带须根葛苗栽法”进行。不过其根系可能更细嫩,定植时更应小心栽培。
  以上3种葛苗定植后,都应及时浇定根水1次,以利于成活。如果气候干旱无雨,还要再浇第2次或第3次水。具体时间的安排,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定植后雨水过多,则要及时排淤防涝,以防烂根,影响定植苗的成活率。葛根种苗定植后,由于环境、种苗种类和质量不同,出苗、栽种的时间的不同,发芽的早晚存在差异。影响发芽早晚的因素,还与气温高低和光照强弱有关。一般情况下,发芽都在4月中下旬。暂时没有发芽的苗,只要枝条还有生活力,就能出芽。经过一段时间如果种苗无发芽能力,则要及时补栽,以免影响产量。
  2.5 合理密植
  适当密植是葛根高产的关键,栽植密度可根据土壤、人力,种植主要用途、资金等具体情况确定。移苗前要浇透水以便带土起苗,每667 m2栽植500~1 300株,株距50~l00 cm,行距l00~l30 cm。
  行种植:按1.2~1.3 m开厢起垅,起垄后成高小型厢面。开窝的株行距1 m×1.2 m或0.8 m×1.3 m,每667 m2可种550~660株。
  双行种植:按2.6 m开厢起垄,开厢起垄后形成两边低中间高的大拱型厢面。在2.2 m的厢画上各留20 cm,按行距l m×1.8 m开窝种植。
  搭架种植:按1.2~1.3 m单行开厢起垄,种植行距1.2~1.3 m,窝距可适当密植,1 a采收葛根的窝距50~60 cm,2 a采收的葛根窝距应在80 cm以上。
  3 田间管理
  3.1 定植后田间管理
  在葛苗定植后,要及时浇1~2次定根保苗水(最好是人畜粪水)。同时,注意检查,发现死苗要及时补栽。
  3.2 生长前期的田间管理
  4-5月为葛的生长前期,主要是促苗、修枝和打顶。当移栽苗回青进入正常生长初期,每株只留1~2个枝条生长,多的要剪掉,侧枝长到20cm时就可剪枝。枝条修剪时,可结合除草松土和施肥进行,前期施人畜粪水和667m2掺7~l0 kg尿素。当苗长到30cm高时应插架。插架材料用2m左右的竹条或树枝条都行。斜插交叉成排,连成一片,在竹条交叉处用绳子加固以防止风及人畜破坏。
  3.3 生长中期的田间管理
  6-8月是生长中期。主要以疏留根为主,结合培土追肥。当葛苗的叶片颜色由淡绿色转为深绿色,块根开始膨大至拇指大小时,块根的淀粉开始积累,应进行理根留苗管理工作,其时间是6月下旬-7月中上旬。具体做法是:挖开根部土壤,选留2~3条粗壮的根,将其余的剪除,然后覆土。疏根结合除草、培土和追肥,追肥以人畜粪尿、土杂肥或者复合肥为宜,用量视苗情而定,一般每667m2有机肥可施l 000~2500kg,复合肥每667m2可施30~50kg。
  3.4 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
  9-12月是生长后期。主要以保叶、防渍为主。最后一次施肥应在9月进行,追肥以人畜粪尿、土杂肥或复合肥,或作根外追肥,化学肥料以磷钾肥为主,不宜施氮肥。10月进行l~2次中耕除草松土,但不宜灌水、施肥。如雨水过多,要挖好或修通排水沟,以免烂根烂苗。
  根外施肥或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根茎施肥的一种补充施肥方法,葛根栽培中,一般作为8-10月的后期补充施肥。主要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0.2%的尿素混合液作为叶面肥。通过叶面吸收,及时补充葛根所需的氮、磷、钾肥。
  3.5 合理施肥
  葛的植株比较耐贫瘠,在一般自然条件下就能生存,但是人工栽培的葛根要达到高品质和高产量,就必须合理施肥。
  葛根施肥原则应掌握尽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施用前必须腐熟。这是因为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土温升高,会灼伤葛苗根系,影响植株成活和生长,而且未腐熟的有机肥有病菌和虫卵,容易引起病虫害,造成肥力损失,不利于植株吸收和生长。有机肥的肥分完全、肥效持久,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这对葛根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为补充有机肥的不足,可适当施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可作为葛根生长期的追肥施用,第1次在葛根出苗后30 d后,每667 m2施有机肥1 000~1 500 kg掺尿素10~15 kg,第2次在六七月份,每667m2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 kg,第3次在9月,施含磷钾复合肥30~400 kg/667 m2。葛根生长期一般为2 a,在栽种后的第2年仍可按上述标准施肥,或略少。   3.6 理藤整枝和中耕除草
  葛藤长到1.5 m时,必须进行修剪。每株留1~2根粗壮的藤条作为主藤,其他的全部剪去,在主藤离根部l~1.5 m范围内侧芽藤也应剪去,不让藤蔓再长嫩枝。主藤长到3 m时,剪去顶端,保证养分促进块根膨大。
  杂草在土壤中与葛根争夺养分,严重影响葛根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在葛根的生长前期。因此,中耕除草宜早期进行。中耕要求浅耕,只将土壤表面整松即可。在生长后期,由于葛株生长旺盛,葛叶已覆盖地表,杂草生存条件受到限制,因而不必除草。
  3.7 病虫害防治
  葛根抗逆性强,一般没有病虫害危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和中药材原料。其主要病虫害是霜霉病、锈病和螨类,危害不大,在6-8月块茎生长的关键季节易发生。霜霉病和锈病可分别用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租粉锈灵进行防治;螨类可用对人畜低毒的农药进行叶面喷施,如马拉松50%(乳油)、杀螟松50%(乳油)或三氯杀螨醇20%(乳油)的1 000~2 000倍液喷施即可。
  4 精细收获
  葛根可当年采挖,也可第2年采挖,一般在11-12月采挖淀粉含量最高。葛根采收期长,从每年冬季至第2年的春初萌动前均可采收。采挖时,首先把地上藤茎割掉,然后把植株周围的土挖开,不要紧靠根部直挖下去,以免挖断根的分枝而采收不到完整的根。此外,采挖时应保留小根,以利来年繁殖。
  采挖时一般选在天气晴朗、晨露已干的上午进行,以便采后处理。采收时,应尽量不损伤块根表皮,以保证根茎质量。为减少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相互摩擦、碰撞、挤压等造成的损伤,可采用竹筐、麻袋、草袋等装运。同时,在运输中要注意水气蒸发和病害造成霉烂。新鲜葛根应尽快进行深加工,或者将葛根切成薄片,加以晒干或烘干。在加工之前,所有鲜葛都不得用水洗涤,否则,会缩短葛根的保存期,不利于加工进行。
  采收葛根时,必须将葛根的大小块根(包括须根和藤蔓)彻底采收干净,勿留后患。由于葛根生命力强,一旦遗留的葛根在来年萌芽生长,就会与其他作物争夺养分,必须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5 葛根市场动态
  目前,葛粉市场价约为2万元/t,出口外销价约为3万元/t,葛根优良品种人工栽培667 m2产淀粉1 500 kg,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创客人才培养,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创客平台APP的设计,介绍了电商创客平台APP的需求分析和部分重要功能的详细设计。本平台APP包括了创客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形势下推进现代粮食生产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2014年忠县水稻规模种植大户的培育情况和种植效益分析,探索谁来种田、种田有钱赚、财政扶持环
SSI淡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其有着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以及多态性高等特点,SSR标记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简要概述SSR标记技术及其特点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农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生产科学化和自动化发展的实现。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业的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意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与对策展开分
由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高动态性,使得它的拓扑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如果不考虑链路稳定性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可行路径上链路的经常破裂,使得两节点需要不断的重构路由。提出了基
司法担负着定纷止争的重要任务,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纠纷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司法活动也因此体现了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司法的有效性
摘 要 首先,在对地产园林技术交底及其主要目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产园林景观的具体施工实际情况,探讨地产园林景观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其次,以此为基础,根据地产园林景观施工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方法。最后,结合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需要,探讨施工技术交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园林景观;地产园林;技术交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
针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经过科研攻关、工艺优选,研制出高效、环保的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该技术的核心设备"三相分离器"分离含油污泥各种杂质,再进行综合利用。结
试验旨在根据旱直播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协调各种措施,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案,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达到省工、省力、节药和节本
观赏果树不仅要结出供人食用的果子,还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观赏果树的根部发生病害也是常有的事情,要想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就需要先找准其病害发生的特点。本文就针对观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