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棉花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其他文献
检测了油菜籽成熟过程的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23个基因在各器官及果荚各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蛋白在开花后25天(25DAF)后大量累积,而油脂则在25DAF后增速
纤维素酶产生菌Rhizopus sp.TC1经过N^+离子注入、紫外线、5-氟尿嘧啶(5-Fu)等诱变剂诱变,选育得到突变株Rhizopus sp.TC1653,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
在纳米量级上探测药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抑制作用对于揭示药物的功效及肿瘤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通过高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高乌甲素培养的HUVEC的
用低能氮离子注入决明子种胚,种子浸泡液电导率显著增加,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幼苗主根长度减少,平均鲜重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直接接受离子注入的种胚,其SOD酶活性随注入剂
在纳米量级上探测红细胞生理病理特性对于揭示疾病的起源、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疾病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扰乱红细胞的形貌和功能。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的形貌
利用60Co-γ射线对崮体透明质酸进行辐射,探讨60Co-γ射线对固体透明质酸分子量和黏度特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和黏度特性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羟
建立了生物组织的球状分形结构模型,对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相函数进行了数值计算,提出了利用散射系数和各项异性因子的双等高线反演分形维数和相对折射率的
目的:探讨ALA—PDT抑制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的可行性和最佳效果。方法:新鲜包皮组织经两次酶消化法进行KC分离与培养,分设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照光组及0.1mmol/L、0.6mmol/L、1.2m
通过叶龄移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稻在3~8叶之间移栽,以4叶处理产量最高,达10374kg/hm2,比8叶期移栽增产11.0%,方差分析结果,3~6叶之间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8叶期移栽显著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马铃薯套作玉米产量为目标,以套作的玉米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套作玉米产量与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