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读”占鳌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課改的春风下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提升。
  关键词:朗读;感知;领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121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笔者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笔者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笔者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笔者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很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 32220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导水率和扩散度),并用一维数值模拟验证了参数的可靠性。建立CN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
  历史上紫蓬山地区设有多处采石场,对生态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与此同时采矿揭露出来的地层剖面等是优质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地学科研科普价值。随着紫蓬山地质公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重要的药用微生物资源,老簕革是一种药用红树林植物,在民间一直以来作为传统药用植物使用。从广东深圳、湛江,海南东寨港、清澜港、广西北海五个地点采集了老鼠
  芜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料磨房南东侧的山体由于道路建设产生切坡.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发生3次滑坡.项目区地形较复杂,地质构造复杂,下伏基岩为碎屑状灰岩,基岩面上部发育
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多股淹没冲击射流作用下的平衡冲坑二维流场进行了研究.计算中采用贴体正交变换将不规则的冲坑物理域变换成简单的矩形计算域,以克服传统的差分算法对
天津是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河干流在天津市中心城区蜿蜒而过,是兼顾行洪、排涝、蓄水、景观、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河道,同时也是引黄入津的备用水源地
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9005)资助项目.该文针对岩石、混凝土材料的破坏特点,利用二维格构模型,研究了岩石和混凝土类脆性非均质材料中裂纹的扩展机理,重点考察材料的破
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仿真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非线性温变效应的问题,对原有的程序进行了优化和重新设计,扩展了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利用土地逐渐减少,土地的价值越发攀升,因此人们开始对下部为采空区的土地进行勘查治理后进行利用。本文以拟建20层住宅楼为例,对安徽省铜陵市某地段内
  通过对矿区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矿区物探剖面特征等方面的已有成果研究,试图对该地区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