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趣推动整本书阅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14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强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性,并将整本书阅读置于必修与选修系列课程的首要位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模式,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个人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此,我以高一年级阅读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为例,谈一谈我的粗浅的做法。
  从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开始,《三国演义》就成为高考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但是,从古典名著中取材,就意味着“带着镣铐跳舞”:既不能严重违背原著基本内容,犯常识性的错误;又不能脱离话题范围,离题万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只有深入地推进《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但是,《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形式,又使高一学生望而却步。如何让学生由怕读变成乐读呢?方法的引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任务驱动引领法
  任务驱动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地应用,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方法去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在读《三国演义》之初,把“选取你喜欢的一个‘三国’人物进行演讲”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实践体验。最后,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阅读整本书的效果,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的学习体系。“三国”人物演讲比赛对学生组织语言、把握人物、布局谋篇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原著语言赏析法
  《三国演义》是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称赞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这种雅俗共赏、“人人得而知之”的语言特点又可以帮助高一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改变高一学生“怕”的心理。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的推动下,语言艺术的学习尤为重要。原著的语言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场面宏大;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多姿多彩。从《关羽温酒斩华雄》中赏析出在前文介绍华雄高超的本领之后,以杯酒尚温说明关羽斩华雄之快的侧面描写的方法;从《三英战吕布》中观察出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品评到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从《隆中对》中感受到语言描写体现人物智慧的方法……
  学习了这些方法之后,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如同找到了金钥匙,打开了赏析人物语言宝库的大门。
  三、视频剪辑引趣法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描写了很多精彩的场面、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以播放视频剪辑的方法,在视觉冲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赵子龙单骑救主》中,学生认识了一位勇猛无比、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五虎上将形象;从《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学生见识了时而娓娓而谈,时而慷慨陈词,嬉笑怒骂都运用自如的智士诸葛亮形象;从《曹操败走华容道》中,欣赏到曹操的“三笑一求”,作者从多角度活画出一位乐观、狂妄、刚愎自用、自命不凡又能委曲求全的“乱世之奸雄”形象。
  百家讲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视频形式。播放《易中天品三国》中的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体味到一位文学大家在古典文化熏陶下产生的非凡的知识魅力,进一步在大家那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语言的感染之余,如饥似渴地去书中寻找故事的来龙去脉、探索人物的发展历程。
  四、高考佳作激励法
  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是南京第十三中学理科生蒋昕捷,他介绍写作成功的秘诀是:广泛阅读使自己下笔如有神助。蒋昕捷告诉记者,高考作文被评为满分,要归功于平时的阅读,尤其是《三国演义》,读了十几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了。因此培养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和很强的文字感悟力,为成功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优秀的高考佳作的展示,使学生在羡慕感叹之余,产生阅读、写作的冲动。
  例如:2011高考全国卷(二)《诚信》节选:“吕布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为人谋而不忠。先认丁原为义父,后因贪图钱财杀了丁原;又认董卓为义父,后因美色而杀了董卓;在下邳被捉后,白门楼之上又想认曹操为义父,然其结局如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因其杀主、易主,不忠,不信,不诚。因其乏诚信,故无人敢收也,只有死路一条。”
  还有2005年全国卷(三)《米盧与孔明》节选、2003年全国卷《既生“亮”,何生“关张”?》节选和2004年全国卷《坚定的心,灵空的耳》节选。展示了这些优秀片段之后,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阅读《三国演义》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有“三国”人物的身影出现。通过学习,学生们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写作内容。
  五、舞台角色展示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本剧的排练和演出能贯彻这一理念。在阅读文本和观看视频之后,学生自编自演了《青梅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群英会蒋干中计》等内容,形象地展示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演出,名著中的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为“我”所用。小说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产生强烈的舞台实践情绪体验,名著中人物的智慧和英雄气概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课本剧能起到以演促学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么多方法开阔着学生的视野,提高着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又有谁能不迫不及待地去读、跃跃欲试地去创作呢?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第六十七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探索"慕课"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为深化中医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后习题都在《温病学》"慕课"课程中设为任务点,让学生
新闻舆论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我党历届领导人都对新闻舆论工作发表过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之上,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体现出了高度思想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进而产生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以党性原则为主线,其理论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如何认识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
知识转型时期的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导致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进行抵制和反
蒙古语苏尼特土语的演变与社会文化要素的变化之间存在互动共变关系。如,随着游牧生活的远去,有关畜牧业词汇淡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礼仪习俗和审美的蜕变等。在民族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通过对迪庆州水稻生产现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稻田养鱼技术,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歌剧《屈原》是作曲家施光南根据郭沫若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大型历史歌剧。在剧中,作曲家赋予了婵娟仅次于主人公屈原的地位,并为她谱写了深情、细腻的唱段。笔者根据剧情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本解读能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关于文本解读,目前大致有三类理论: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能让读者读出自己,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调又往往会曲解文本的要义。为了更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的价值,更宜采取以“文本中心论”为主抓手,兼顾“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基于这样的理解,文本解读可以视作是用心体会文本灵动之美,是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积极建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