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幽默与刻薄

来源 :名人传记(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等。他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他谈吐风趣,语锋甚健,令人莞尔,有时也会让人难堪。 Lin Yutang was born in 1895 in Fujian, a Christian family. Formerly known as and music, after the reform Yutang, but also the language hall; pen name donkey, slaughter and so on. He studied abroad early in his career.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he taught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other universities. In 1966, he settled in Taiwan and wrote many literary works in his life. Lin Yutang was the first Chinese writer to well-known in English and a famous scholar in linguistics, philosopher and writer. He talked funny, language front very healthy, it is smiling, and sometimes embarrassing.
其他文献
在符号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仿真时代,包括社会关系和人本身在内的一切都处在符号的界定和命名之下,符号成为了仿真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上帝”.仿真是仿象社会三个类型中的一个,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阐述了我国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20多年时间内在中西思想会冲碰撞的变革时期,现代美学的发生原因与动力机制及其重要成果表现.指明在梁启超、蔡元培、王国
会议
对马克思学说重要概念的认识,既要厘清概念在成熟期的理论建构,又要确定其在历史生成中的具体位置。马克思不是简单地从虚假和欺骗意义上来理解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二重性一
当下,随着文化全球化和消费文化、图像文化的风靡,消解经典、非经典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应该如何看待经典在这种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中的命运便成为本文探讨的焦点所在.文章共分为
本文主要以20世纪60年代初周扬关于《文学概论》的五次讲话为中心,对比其直接领导下的以群本《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本《文学概论》及其后的文学理论教材,探讨周扬对1960年
时尚北京: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是否与设计有关?  陈幼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小学的时候想做老师,中学的时候想做歌手、设计师等,其实什么都想过。但是,我从7,8岁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当时没有这类课程,中学时常常在家里画画,还做学校里圣诞节课堂里的布景,后来开始学设计,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完全没有计划性地就做了这件事。  时尚北京:从理工科到做设计,您认为理科思维对艺术的表达起到哪些作用?  陈幼
在实践美学的自我超越中,以张玉能为主要代表的新实践美学提出了“实践—创造的自由论”,对实践美学作了切实的开拓与完善.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概念新论、实践功能新论和
会议
“唯漂亮主义”一词原本是基于对电影美学趣味界定的新“语词”,用以区分和“唯美主义”的不同.这个语词究竟是一种文字的游戏,还是概括了传统审美在消费社会下新的变形?视觉
目的:系统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收集2000年以来,Cochrane数据库、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
本文对干扰的来源、干扰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结合对吉林省某地市移动现网状况的分析,提出了频率规划和降干扰功能应用的建议。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of interf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