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师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新课标实施以后,原有体育课程框架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行为已与新的课程不相适应,而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转变观念,找好体育教师的重新定位,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关键词 体育课程 高师 体育教师 角色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已经由原来的身体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而教育。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一、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传统教学观念把指导强身健体作为学校体育的唯一目标,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整体功能。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阶段,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从而对体育课程提出了的新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作为目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要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体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在体育课上投入进去,去学、去练,在课外更不会去练。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他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始终将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应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都要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技师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也不应受到歧视。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技术、技能、健身方法和健康保健意识,关注每个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位学生,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又都不是全才的观念。
  二、新课标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达到要求,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而高师又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要在新课标实施下找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定位,从而使培养的每一位体育教师在面临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学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很好应对角色的转变。
  (一)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只能不过是将体育大纲中规定的运动技术传授给学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师角色职能远不能局限于此,也就是说,不能再把教师视为定型了的传声筒,既定思想与既定材料的供应者,照章行事而毫无创见的盲从者,而是把教师视为先知、导师、课程创造者、学科设计者和文化诠释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批次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是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够完成的。体育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锻炼目标和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自我体育意识的形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并能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由传统的教学管理者、支配者、控制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更多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即尽可能的启发、驱动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多动脑、勤练习。因此体育教师更要积极地去组织引导,确保教学工作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高效运行。新课标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到内容的选编都有很大变化,体育教师可在深刻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些都要求体育教师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领导者、操控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心心相印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样,教师的作用表现在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参加者,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从事一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与学生相互影响、讨论、激励、鼓舞,并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教师即促进者,是教师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作为促进者,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教师从过去作为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
  (三)由体育课程的被动的传递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了这样一种对研究的理解: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体育教师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去被动地接收和实施。体育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机会和主观意识偏弱,即使有机会参与,也是辅助地位,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体育教育者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亦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要成为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随着教育课程的发展,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想正逐步得以实现,课程与教师的关系日益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要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都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新课标的实施是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育者都要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及能力,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
  三、结语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师在培养体育教师上,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尽快的找到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角色定位,尽快适应新课标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只有这样,在定位上准确,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
  基金项目:2005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050302)。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體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钟启泉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3).
  [4]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的肿瘤化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化疗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确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
通过调查中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中学教师的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
化学物品的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内,都可引眼化学性烧伤.其中最多见的为酸性和碱性烧伤.损伤的轻重程度和后果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以及与眼接触时间的长短密切相
目的 探讨PBL 在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我院2010 级和2011级规范化培训学员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LBL 教学法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成绩
经历了2003至2012的十年黄金增长期之后,广播经营也步入了新常态阶段:国家广告新法实施、新媒体、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广播经营增长放缓。在新环境下,广播广告经营不再像以
在这个中国家电业的灰暗时期,“8.15电商大战”像是预埋好的炸药桶,崩出了电商们的形形色色。一时间,消费者谩骂、供货商侧目、渠道商艳羡,而似乎还意犹未尽的电商们却潇洒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研究型教学理论,结合排球技术课教学特点,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教学中进行研究型教学实验,通过对研究型排球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表明:研究型教学应用于排球技术课教学是可行的,研究型教学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顺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揭示出影响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在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应积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热爱体育
本试验通过田间微区~(15)N 示踪试验研究了北京春稻的氮素效应,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追氮时期和追氮量对水稻植株氮素营养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In this experiment, we s
中图分类號: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每次课的教学质量,从动作的规范性、音乐的灵魂作用、形体训练的重要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整理与放松的必要性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 探讨  一、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