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割裂的广东,如何才能“共同富裕”?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奥运冠军全红婵,才发现还有“另一个广东”。
  这位14岁的跳水天才,出身低保户家庭,父母只能靠种蔬菜、甘蔗、橘子所获的微薄收入养活5个孩子,以至于教练是以免学杂费为由才说服她妈妈送女儿去学跳水的。虽然哪里都难免有贫困家庭,但问题是全红婵一家所在的湛江市本身就不富裕,去年全市人均GDP还不到全国平均值的62%,和广西或黑龙江差不多,而这两个省区在全国可都是倒数第二三的水平。
  正是这种反差让许多人为之震惊:“湛江为什么一点也不广东?”抑或是“怎么还有这样一个广东?”

广东的内部差异


  当我们说到“广东”时,其实通常指的是“珠三角”;但在这仅占全省不到1/3面积的狭小区域之外,还有另一个广东:非珠三角的粤西(湛江就是)、粤北和粤东,很多地方仍然相当贫穷。贫穷的原因并非当地人不努力,而是他们无法应对一系列结构性的市场条件。
  我大学同窗就是粤西茂名人,当时让我吃惊的是,他小时候竟然连鞋子都穿不起。当地像他家这样的,还为数不少,似乎都没沾上什么本省经济繁荣的光。他有句话让我印象颇深:“其实除了有个广东户口、会说粤语,我们和那些珠三角的外地打工者的处境没什么两样——在本地没盼头,要想改变命运,都得背井离乡,去广州、去深圳。”


因《隐秘的角落》而火起来的广东湛江赤坎老城





  长期以来,广东顶着“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帽子,被公认为国内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以至于省内各地巨大的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可能让很多人吃惊的一个事实是:广东21个地市中,只有广佛深珠等寥寥几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值,最高的深圳和最低的梅州竟可以相差5倍之巨!
  如果对比一下浙江,就能看出广东这种地区发展失衡有多严重了。2020年,浙江和广东双双首次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其中浙江省人均GDP折合约1.46万美元,广东省则是1.28万美元,都高于世界银行2019年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7万美元)。乍看起来,两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但浙江的内部差异要小得多:最高的杭州(1.96万美元)仅是最低的丽水(0.89万美元)的2.1倍。
  近20年来,长三角的大趋势是强化跨区域合作,以上海为龙头带动周边发展,缩小各地差距,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人均GDP的相对值上:2000年,浙江仅相当于上海的45%,到去年增至64%;江苏的进步更大,从40%到78%,几乎翻了一倍。而在同一时期,珠三角九市在广东的经济地位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2000~2020年间,珠三角9市占广东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从76%升至81%;去年非珠三角各地虽然人口占全省38%,但GDP却仅占19%。
珠三角的发展,其实本身就有赖于广东乃至全国各地人才的推动,问题并不是非珠三角地区缺人才,而是缺乏一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的平台。

  这个问题其实比一般人设想的更为严重。内部的经济失衡,不仅涉及社会公平性,最终也影响广东整体经济潜力的充分发挥。经济利益的分配难免影响社会消费。广东号称富裕,但人均社会消费额2019年就被内陆省份湖北超越了,按现在的趋势,今年人均GDP都可能低于湖北。考虑到湖北人口严重老龄化、年轻人外流多达400万人,这表明广东内部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阻碍其经济优势得到发挥。由于上百万名外籍人士并没有被包含在常住人口中,而他們很多都是创造了大量经济产值的高级别人才(例如世界500强的海外员工),这意味着广东经济的真实人均水平比一般设想的还低。
  为什么非珠三角地区难以发展起来?这并不是因为当地缺政策:粤东的汕头曾是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如今比起深圳、珠海、厦门却早已瞠乎其后;而粤西的湛江也曾是1984年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与广州、上海、宁波同列,但如今也明显掉队了。
  这不是说这些地方的经济没有潜力:粤东梅州、潮汕都是著名侨乡,民间蕴藏着深厚的经济活力,据说深圳一半以上的民企老板都来自潮汕,往往一个老板就带出来几十数百人,珠三角大的民营建筑企业也大多来自茂名电白。换句话说,珠三角的发展,其实本身就有赖于广东乃至全国各地人才的推动,问题并不是非珠三角地区缺人才,而是缺乏一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的平台。

两个广东的“大分流”


  为什么两个广东的发展反差如此之大?很多人都会从这些年各地的发展方向、招商引资,甚至地方文化中寻找原因,而在我看来,这背后的根源其实更为深远,必须追溯到几百年来两个广东的“大分流”。
  社会经济史学家刘志伟曾在《试论清代广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广东的经济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在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上,16世纪之后的珠三角是国内唯一可与全国经济中心的江南地区相匹敌的地区,但这种商品化的内在动力却与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都不一样。
  自古以来,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明清时代闭关锁国后,更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早期的外贸大多是单纯性的过境贸易,输入供上层享用的异国珍品,与本地社会生产很少发生直接联系,因而“本地产品的交换市场同外贸市场基本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流通领域”,但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沟通了国内市场与进出口贸易的联系,广东本地的产品逐渐被拖入全新的外贸格局之中。   这样,珠三角一带的商品生产逐渐被带动起来,原本仅仅是地方性自给自足的传统墟市,也被拖入更高层次的市场网络之中,长距离的外贸生意以高额的利润和强大的市场力量,驱使它们逐渐转变为专业化的基层商品集散地。在几百年里,这些初级市场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在长期的相互协作中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的有机关系,能极好地适应内外部市场的需要,因而近40年来珠三角经济的腾飞绝非偶然。
  顺着他的这一分析路径,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了:珠三角虽然完成了这样的市场化转型,但由于地理交通条件、各地文化等种种因素,非珠三角地区却迟迟没能被卷入进来,两者之间差距可能在1978年之前还不明显,但此后珠三角的起飞反倒更凸显了这一“大分流”的结构性差异。
  换句话说,“两个广东”之间的真正差距,其实是自然经济的解体程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条件所依赖的市场结构和性质。这并不是GDP多少这种“量”的差异,而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发展阶段。这样,即便同样给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这样的政策,但粤东、粤西因为原本就缺乏长期市场化带来的先决条件,也就难以抓住放在眼前的机会。


湛江赤坎老城建筑



  那么,为什么珠三角这些年来无法带动各地同步发展?这又牵涉到它这一特殊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特质:珠三角的市场经济发展,是由外貿驱动的。所谓“两头在外”(原材料、市场都在外),在这种情况下,像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发展,其实都并不依赖本地的原材料和市场,也就没有动力去推动非珠三角地区,相反,从国外输入原材料,加工后直接出口,这要简单得多了。
  相比起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明显是更加外向型的:早在2001年,深圳外贸出口(375亿美元)就遥遥领先于上海(276亿美元),东莞(190亿美元)也超过苏州(123亿美元),但在国内贸易上,同年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9.26亿元)仅为上海(1 861.3亿元)的三分之一。基于此,珠三角其实真正依靠的是国外市场,对近在咫尺的非珠三角地区,它既对其原材料不感兴趣,当地市场和国外贸易伙伴也不好比,这些地方对它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年轻劳动力。

集聚还是平衡?


  清楚了问题所在,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局面?
  一种是运用政治力量来推动区域经济重新布局。这在国内各地是常见现象,争取到的政策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等,均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弯道超车”的重要筹码,但正如许多经济学家一再指出的,这些做法最终在经济上往往是低效的。


湛江赤坎老城街景





  更可取的方式,是充分认识本地的相对优势,发展出不同的道路。这方面,湛江借助自身优越的区位和港口条件争取到的重工业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个案:近年来湛江的东海岛已成为宝钢外迁的重要基地,一流的大钢铁厂已投产,外加中科炼化等三大炼油厂,总投资1300亿元,可望有力地拉动当地经济。宝钢起初也是这样依托进口原料(澳大利亚铁矿石),在港口附近发展起来的,湛江由于距离原材料地点更近,对宝钢而言是极佳的选址。
  但这些做法或许只能带动一部分产业和就业人口,要弥合社会发展整体上的差距,仍然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另寻出路。这里的棘手之处在于,如果完全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资源,那当然在深圳投资产生的单位效益更高。珠三角有着强大的集聚效应,但辐射带动周边则有所不足,因而相比起均衡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市场化程度更高,活力更强,却更加失衡:2000年长三角16市的GDP总量是珠三角九市的3.08倍,但到2018年已降至1.84倍,显见珠三角增速更快。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去强行打破、阻断这样的集聚效应,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东莞前些年的“腾笼换鸟”就是如此,产业倒是外迁了,但非珠三角地区未见得带动起来,东莞经济却遭受了不小的冲击。最好的办法,一如经济学家陆铭在《大国大城》中指出的,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既尊重经济要素集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需要破除那些阻碍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在人口进城的同时,让各地重新定位,挖掘相对优势来吸引投资。
  这方面,长三角的协作机制已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但珠三角由于长久以来“两头在外”的格局,转变起来会困难很多。不过,形势比人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的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双循环经济”等提法也意味着内需将起到比以往更为突出的作用。只有当非珠三角城市真正变成珠三角这一经济中心的腹地和内需市场,真正融入以之为龙头的经济体系中去,两者之间的差距才会真正逐渐弥合。
其他文献
速度与激情下的隐忧  受益于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借助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和互联网红利,中国许多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路高歌猛进、战果累累。  美团成立于2010年,如今员工人数超10万名,市值达1.7万亿港元;字节跳动创立于2012年,如今员工10万人,估值4 000亿美元;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如今市值高达1 600亿美元……它们的扩张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不光是成长为独角兽公司的速度越
期刊
在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里,对民企是这样描述的:“当市场的大闸被小心翼翼地打开,自由的水流开始渗透进来,一切都变得无法逆转,那些自由的水流是那么的弱小,却又是那么的肆意。”  这几年,大家普遍感叹,民企的迅猛发展如同水流一般势不可挡。  相较于国企、外企,民企天生灵活、嗅觉灵敏、反应敏捷,同时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韧性,往往能够快速地捕获和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建立优势。另一方面,外企船大
期刊
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有望出现根本性变革。近期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打破二元制其实就意味对背后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而户籍制度变革的难点在于附着于户口之上的公共资源如养老、医疗、教育等如何进行公平配置。此外,农村户口不复存在后,农民是否还能拥有土地承包权?城市居民是否可以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
期刊
Barely two decades ago China was known as the“Kingdom of Bicycles” and cars were a rare sight on the streets. Now there is hardly any room to park. The likes of Shanghai and Guangzhou have morphed int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已正式进入风险社会——这一点或许早已人所共知,但即便身在其中,却很少人能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冲击、要求组织做出什么样的变革与回应才能活下来。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教培产业的风暴并不只是一千万教培人的事,它可以说是“矿井里的金丝雀”,当井下的空气出现变化时,这些脆弱的个体可能最先感受到。正如摩根士丹利日前所分析的,从一系列事件来
期刊
几个月前,日本北九州大学商学院的王效平教授和我联络,问能否共同组织一次中日企业家的线上交流会,日方的企业家是北九大商学院的校友和同学,中方企业家是伟事达的私董会学员。  日本的商业虽然很发达,但商学院(MBA教育)的发展却比中国滞后,据王教授介绍,日本的MBA教育从2004年才正式起步,他任教的北九大商学院创立于2007年,是日本第19家商学院,而截至目前,日本的商学院一共只有33家,数量大概是中
期刊
“大家都忙,我没空听你抱怨老板智障,以后这类事别来找我。”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杨小钟毫不留情地挂断了电话。  或许有人会以为,电话另一头是位平凡社畜,因为苦水倒得太多,终于引起了杨小钟的不耐烦,但实际上,电话那头挨骂的人身居高位,是一名光鲜亮丽、有头有脸的前外企高管。在被高薪挖到了民企后,这位高管倍感不适,在周末的夜晚像个普通打工人一样,选择打电话诉苦。  在杨小钟看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诉苦太长,而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分析了认知偏差对管理行为的影响,诸如过度自信、傲慢和乐观主义等等。这些研究背后的一个共同点是认为,认知偏差会影响管理者的风险评估,并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因为管理者并不总是理性的,有时会被自身的各种偏见所影响。  心理学文献显示,很多管理者相信运气。他们认为,运气是一种确定性现象,所谓“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从理性的角度看,运气仅仅只是随机的和不可预测事
期刊
近日美团王兴表示:“美团这个名字有两个字,‘美’意味着‘好’,‘团’意味着‘一起’‘共同’,所以‘美’和‘团’合起来就是‘一起更好’,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于美团的基因之中。”  能让王兴如此发言的原因,是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
期刊
“根据一项调研,几乎90%的外企高管跳槽到民企都失败了,十个里面九个都死掉了。”前GE人力资源高管Lucy在谈及那些选择从外企跳到民企的高管表示,很多人都遭遇了“一年魔咒”。  “一年魔咒”在前大亚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杨勇眼中,又可以拆解为四个阶段:刚开始的三个月是蜜月期,接下来三个月互相看看能不能做点事情,再过三个月开始出现裂痕,最后三个月外企高管开始找新的工作。  之所以出现“水土不服”“一年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