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比较受欢迎的绘画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民俗上的需求,在中国民间广受追捧。本文主要以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对象,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和内容三个角度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并通过分析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作品,结合目前对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对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年画起源于民众对宗教的信仰,祭祀活动自殷商起一直传延至周代,到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与其他画像丰富多样,这为木版年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直至唐、宋时期,为了便于佛经经书的传播,雕版印刷术开始盛行,同时这也促进了木版年画的兴盛,但是在当时张贴年画的文化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年画最早出现在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张贴年画的习俗到康乾年间完全成熟。
  木版年画从构图的角度来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画面内容丰富、饱满。画面中的人物精神抖擞、面含微笑,这与当时 “禁哭”习俗的要求有关。画面中的孩童形象都丰腴、健硕,呈现的事物也都是美好的,象征美满、幸福的生活。艺术家将大量吉祥图案用装饰的手法融为一体,创作出极具表现力的年画,象征欢乐、吉祥、充实和繁荣。
  从图片颜色的角度看,年画大多是套印,最多套印的有六种颜色,色彩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木版年画是为了满足人们新一年的心理祈求,追求热烈的色彩,在各种色彩中,以火红为主,因为红色是年文化的主要色彩。在色彩关系方面,使用对比色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使画面具有生动性。年画的色彩大多直接用植物和矿物原料制成,很少用调和色。为了使这些简单的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家采用了交错的色彩方式,使整幅画面色彩丰富、简洁明朗、冲击力强。这是木刻年画独特的色彩语言。
  从画面内容上看,年画这种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智慧,最典型的表现方式是谐音形象。在农业时代,大多数农民识字能力有限,他们巧妙地运用同音字的形象表现出优美的词句。谐音图象有两种:一种是一种物质的形象与其中一两个字的谐音,如鸡的意象和“吉”字、蝙蝠的意象和“福”字。另一种是多个物体的字组合成一个成语等的谐音,如马、蜂、猴的组合和“立马封侯”的谐音、喜鹊和梅树的组合和成语“喜上眉梢”的谐音。这些谐音词和成语都是人们为了表达美好的祝福。通过组织这些谐音的形象,使年画具有趣味性,人们可以猜测年画的含意,享受猜测年画的乐趣。
  木刻年画中的吉祥意象,除了谐音外,还有另一种不谐音的。不谐音的吉祥意象大多来自历史典故,具有象征性和隐寓性。例如,梅花象征坚韧不屈,松竹梅象征情意绵长,鲤鱼跃龙门象征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等。在年画中,这些谐音或不谐音的多种图像相配合,形成了浓烈、丰富、绚丽的画面。这种独特的绘画氛围和象征意义只有在年画中才能看到。
  《忠义堂》(见图1)是典型的桃花坞木刻版画,出于清末王荣兴的年画铺。其故事取材于《水浒传》,为《水浒传》故事插图。画中人物形象都做了脸谱化处理,服饰场景均为戏剧造型,构图十分饱满,下半部的人物布局属于静态,画面的上半部分则是梁上飞悬的人物造型,动作各异,这样动静结合的构图以及图文互配的方式十分新颖,在当时广受欢迎。另外图中人物的胡子,其刻工一气呵成,刀法流利、线条流畅。这幅作品设色丰富多彩,以象征吉祥的的红色为主,是观赏的一大亮点。
  木版年画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如今人们很难再看到保存完整的木版年画作品,他们的发展现状也令人堪忧。首先是人的传承。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当今的年轻人在浮躁的大背景下,很难沉下心来面对祖先流传下来的的传统,这些传统很可能后继无人。再加上老传承人的断代问题,使传统技艺无法完整的传承给下一代,甚至一些宝贵的资料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使得无资料可查,传统的文化瑰宝很难在当代恢复辉煌。其次是材料资源的供给。木版年画所用的材料均为天然原料做底料,一旦原材料的供给出现问题,产生断裂,那么无疑会严重阻礙木版年画的制作,天然材料的供给是木版年画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是社会需求的问题。木版年画属于历史的产物,是特定时期为了满足人们需求以及审美而产生发展的,然而在当今时代,木版年画的创作形式、艺术语言,需要重新调整满足新一代人的需求,木版年画面临着新的挑战。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展示了当时百姓的心灵向往,表现了历史上社会生活的景象。作为当代青年,需负重前行,承担重任,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将木版年画与当今时代文化相融合,使之重新焕发光彩。
  (西安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大学的伦理治理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英语课程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的伦理治理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本文结合当下大学英语伦理治理中出现的各种困境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究如何突破这些困境,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伦理治理的发展。  一、伦理治理纳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英语课程对大学的伦理治理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而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群体的大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规范、文化素养等伦理
期刊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开始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以郓城县农村为例,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更多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农村人为了家庭的生计选择到远方的发达城市去务工挣钱,其子女留在
期刊
在诸多的教学任务中,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最为基本的任务之一,特别是知识相当丰富、网络四通八达的当下,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从中挑选有益的知识,如何把握有价值的知识,以此来帮助自身提高综合能力,这是现实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对此加以思考审视,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自学能力进行阐述。  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
期刊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大势所趋,深入探讨当前师范生微课技能培养对策已经迫在眉睫。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育学生微课制作的技术,提高其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把学科教学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让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要提升师范生运用微课的能力,就必须研究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育策略。早在2010年,我国就编制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指出要加速完成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期刊
近来,我总是喜欢漫步于初秋的山林。每每嗅着秋的气息,总能让我回想起春的温暖与希冀。漫步于山林中,我总是欣喜与惆怅交织,甚至有些许悲凉之感。  当漫步在春天的大自然中,你会依恋那柔软的春光。你漫步于哪里,都能引发内心的温柔与遐想,暖融融的,都觉得外衣穿得厚啦!其实大自然是公平的,不管在哪个季节,感受都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无论喜与悲。  我曾经看过一个卡通片,虽然忘记了片名,但内容还依稀记得:一个初春的
期刊
春天的号角  谁的纤手  一夜间 织出大片的绿  让 张望的眼  被这突然莅临的欢乐  弄得措手不及  飘舞的彩绸  借谁的铜号  吹出 响亮的音符  就连那棵风中的老树  也禁不住感慨  春天啊  是你 牵动我  绿叶对根的思念  茶恋  持一壶 西湖龙井  游走在 青山绿水间  想象你从冰岛归来  身着大红袍  你的睫毛 像黃山毛尖  更像 武夷山的金骏眉  我从普洱来  虽说怀揣滇红  却缺
期刊
秋中听雨  夏痕依旧在,楚楚雨师怜。  珠溅更呼啸,梦惊将断涎。  滂沱穷恨意,乌气欲遮天。  落尽寒秋意,身僵已忘眠。  行路子  山穷复几山,路尽又一关。  仙雾丝帘卷,苦行莫等闲。  菩提子  拂袖醍醐千百态,拈花笑尽苦修禅。  因缘未束凡胎性,浪迹红尘不归仙。  舞道  朝起抱阴阳,吞清浊出亢。  慢拳当快意,真气鼎炉藏。  咏金庸  一身行侠客,一生侠客行。  林中悉悉著,仗笔江湖倾。 
期刊
革命老区伊川县白沙镇高岭村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战立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是革命“五老”人员。他1972年任教,2013年退休,退休后受聘担任村关工委执行主任。从教期间,他坚守山区小学教育阵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矢志不移。41年的教书生涯使他和青少年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退休后仍坚定人生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余热,发挥所长,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热心帮助处于困境的儿童走出低谷,指引其走上正确
期刊
我是一艘小船  正需要浪潮的拍打  如此  才能调校方向 冲向母港  我是一棵小树  正需要风雨的洗礼  如此   才能矫健成长 直冲天上  我是一个螺钉  正需要校准位置  如此  才能校正水准 砌筑成房  我是我 但我又不是我  我虽是我 但我又何止是我  我是沧海的一粟  我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我是风中的蓬蒿轻扬  我是美好生活里的一缕阳光  我需要融入海洋 成为巨鲲  逍遥于天池溟海之上
期刊
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但此名并不是同笔、墨、纸、砚的出现而并行的。文房四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物质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本文意在探讨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的渊源和美学意蕴,探究其背后的匠心之美,并结合当代生活的现状,探索两者交融的现实意义。笔者旨在从美学美育的角度出发,浅析文房四宝融入当代生活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意蕴。  一、“文房四宝”名称渊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