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房四宝融合当代生活的美育意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但此名并不是同笔、墨、纸、砚的出现而并行的。文房四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物质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本文意在探讨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的渊源和美学意蕴,探究其背后的匠心之美,并结合当代生活的现状,探索两者交融的现实意义。笔者旨在从美学美育的角度出发,浅析文房四宝融入当代生活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意蕴。
  一、“文房四宝”名称渊源及美学意蕴
  从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笔、墨、纸、砚的制作愈来愈成熟,因其实用性和精神美而被文人合称“笔墨纸砚”;到宋代,“文房四宝”之名成为了笔墨纸砚的专指;元代以后,“文房四宝”则特指为“湖笔、徽墨、宣纸、端砚”;随着时代的推进,明清时期“文房四宝”之名盛行。
  当代,“文房四宝”有时为泛指,包括了笔架、水滴等文房用具。笔、墨、纸、砚的制作除技术工序外,还囊括了书画、雕刻等各种艺术手段,其自身便是艺术品。从精神方面看,其内含文人气节,工艺匠人的匠心也为之赋予了另一种精神美。从侧重文房四宝的实用性到因与文人密切关联而被赋予的精神性、艺术性,文房四宝诠释了其丰富的美学价值,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美。
  二、“文房四宝”与当代传承创新
  笔墨纸砚留下了灿烂的遗产,直到今日也令人赞叹不已。一直以来,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声音从未平息。笔者认为,笔、墨、纸、砚中透出的人文与美学精神对当代生活有着非凡的意义,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
  唐代女诗人薛涛曾设计诗笺,相传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诗人李商隐曾吟:“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信纸的“红”到了现在成为春联的“红”,贴红联也成为春节代表喜庆的习俗,红色象征着中国式传统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当下,科技急速发展,传统工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如墨水的制作逐渐标准化,现代墨块比起传统的固体墨和墨汁更容易携带和使用。同时,人造毛的出现降低了制笔的成本,也刺激了行业的发展,使大批高性价比的毛笔得以进入寻常人家。不仅如此,传统工艺也在当代被激活和赋能,如毛笔的制作原理应用于现代化妆刷的制作,乐活了市场。笔、墨、纸、砚在形态上的变迁,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另一番情趣。
  三、“文房四宝”在当代生活的精神启迪
  笔者曾参观徽墨之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发现仅在刻砚这一道工序上,也有很大的学问。工人们讲究手腕间的力度、眼和手的配合度、心脑拿捏的细腻度。小小几寸的刻砚也需耗上一周以上时间,可谓“一刀一刻皆匠心”。还有安徽泾县崇星宣纸厂制作的手捞宣纸——由四十四名工人合力制作的三丈三“超级宣纸”,一次次对发号、力度、角度的磨合,造就了世界纪录,显示了坚毅独特的匠心。纸帘的编织,也需心、手、眼的有效合一。在快节奏的当代,这些手工艺为时代真诚地保留了几分细腻和平静。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曾解说席勒游戏说的内涵:“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审美对于人的人性的完满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认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以成就人的全面发展。而文房四宝的匠心不仅体现在制作的匠人身上,还展现在使用它们的文人墨客身上。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早已不知所踪,其书法意蕴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临摹下展示出不同的風采,笔、墨、纸、砚随着时代的演变,在文人的手中,不断传承、改进,为我们展开一番独特的美的意象世界。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活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文房四宝投射出的光辉符合了美学观,其高价值的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当代人的审美能力,其蕴含的匠心精神也正契合了美育的核心。文房四宝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对当代人们的的审美心胸、审美趣味的培养具有不容小觑的能量。
  四、结语
  文房四宝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代生活美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参与者。人的一生,从胎儿一直到老年都应伴随着美育。文房四宝融入当代生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更是追求人性完满、人生境界的美育核心。从传统精神的角度来看,文房四宝自身所带来的艺术价值承载着智慧,其上铭文刻画更具美学意味,贴合美的意象;从融合当代生活的角度来看,传统美学意象使得当代教育受益,培育人们的审美心胸和审美趣味。
  试想,如若人们没有被赋予文人气息的“文房四宝”,人们或许仍将拥有笔、墨、纸、砚,却会少了笔之心、墨之魂、纸之气、砚之节。在浮躁的当代,这等传统气节时刻提醒人们:人的一生不仅只有物质的追求,还有健全人格、完满人性的追求。“文房四宝”并不仅仅代表“笔、墨、纸、砚”,更是代表了文人气节、传统精神,应将之结合现代生活,以美育人,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陈洪(1997-),女,浙江温州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其他文献
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整体良好,但不少文化基础课教师因为对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发展信心不足,进而降低了文化基础课的要求,同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感到迷茫,导致专业能力发展停滞不前。  文化基础知识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如果学生仅掌握技术操作技能,而综合素质难以提高,未来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与学习中缺乏竞争力。在我国,职业学校基础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学术界有所讨论,但对基础文化课教
期刊
大学的伦理治理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英语课程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的伦理治理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本文结合当下大学英语伦理治理中出现的各种困境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究如何突破这些困境,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伦理治理的发展。  一、伦理治理纳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英语课程对大学的伦理治理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而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群体的大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规范、文化素养等伦理
期刊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开始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以郓城县农村为例,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更多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农村人为了家庭的生计选择到远方的发达城市去务工挣钱,其子女留在
期刊
在诸多的教学任务中,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最为基本的任务之一,特别是知识相当丰富、网络四通八达的当下,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从中挑选有益的知识,如何把握有价值的知识,以此来帮助自身提高综合能力,这是现实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对此加以思考审视,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自学能力进行阐述。  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
期刊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大势所趋,深入探讨当前师范生微课技能培养对策已经迫在眉睫。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育学生微课制作的技术,提高其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把学科教学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让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要提升师范生运用微课的能力,就必须研究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育策略。早在2010年,我国就编制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指出要加速完成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期刊
近来,我总是喜欢漫步于初秋的山林。每每嗅着秋的气息,总能让我回想起春的温暖与希冀。漫步于山林中,我总是欣喜与惆怅交织,甚至有些许悲凉之感。  当漫步在春天的大自然中,你会依恋那柔软的春光。你漫步于哪里,都能引发内心的温柔与遐想,暖融融的,都觉得外衣穿得厚啦!其实大自然是公平的,不管在哪个季节,感受都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无论喜与悲。  我曾经看过一个卡通片,虽然忘记了片名,但内容还依稀记得:一个初春的
期刊
春天的号角  谁的纤手  一夜间 织出大片的绿  让 张望的眼  被这突然莅临的欢乐  弄得措手不及  飘舞的彩绸  借谁的铜号  吹出 响亮的音符  就连那棵风中的老树  也禁不住感慨  春天啊  是你 牵动我  绿叶对根的思念  茶恋  持一壶 西湖龙井  游走在 青山绿水间  想象你从冰岛归来  身着大红袍  你的睫毛 像黃山毛尖  更像 武夷山的金骏眉  我从普洱来  虽说怀揣滇红  却缺
期刊
秋中听雨  夏痕依旧在,楚楚雨师怜。  珠溅更呼啸,梦惊将断涎。  滂沱穷恨意,乌气欲遮天。  落尽寒秋意,身僵已忘眠。  行路子  山穷复几山,路尽又一关。  仙雾丝帘卷,苦行莫等闲。  菩提子  拂袖醍醐千百态,拈花笑尽苦修禅。  因缘未束凡胎性,浪迹红尘不归仙。  舞道  朝起抱阴阳,吞清浊出亢。  慢拳当快意,真气鼎炉藏。  咏金庸  一身行侠客,一生侠客行。  林中悉悉著,仗笔江湖倾。 
期刊
革命老区伊川县白沙镇高岭村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战立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是革命“五老”人员。他1972年任教,2013年退休,退休后受聘担任村关工委执行主任。从教期间,他坚守山区小学教育阵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矢志不移。41年的教书生涯使他和青少年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退休后仍坚定人生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余热,发挥所长,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热心帮助处于困境的儿童走出低谷,指引其走上正确
期刊
我是一艘小船  正需要浪潮的拍打  如此  才能调校方向 冲向母港  我是一棵小树  正需要风雨的洗礼  如此   才能矫健成长 直冲天上  我是一个螺钉  正需要校准位置  如此  才能校正水准 砌筑成房  我是我 但我又不是我  我虽是我 但我又何止是我  我是沧海的一粟  我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我是风中的蓬蒿轻扬  我是美好生活里的一缕阳光  我需要融入海洋 成为巨鲲  逍遥于天池溟海之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