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把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积极性,又能把课讲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自然流畅,又要生动活泼。各个学科都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教条呆板。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把德育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真正地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处,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仪表言行提高自身素质德育素材德育渗透的时机
  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把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积极性,又能把课讲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仪表、言行,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穿课堂始终的德育功能,是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无论教授什么课程,教师都有自己的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精神态度等,这些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无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曾这样形容我们的教师:老师是一面镜子,学生从中找到行为的准则;老师是一面旗帜,学生循旗找前进的方向;老师是一本教科书,学生从中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只要我们面对学生,我们便要承担“为人师表”这一历史责任,而这些是仅靠华丽的外表和时髦的言谈举止所不能装扮出来的,教师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要有较高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使命感去教育和感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意识。
  二、把握好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每门课德育渗透得好,既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积极性,又能把课讲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把握好以下环节:
  1.充分准备好德育素材
  德育素材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广泛收集,对收集到的素材还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分清哪些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哪些在课下使用。同时,对筛选出来的素材要进一步分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结合教学内容,阐述一下我国古老的科学文化,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用一些中外科学家的事例,可以激励学生们,锻炼他们顽强的意志和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向学生简单介绍课堂所讲内容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素材准备要充分、确切,教师备课时要自觉地、深入地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与教材有机地配合,使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的熏陶。
  2.把握好德育渗透的时机
  德育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德育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无论在课上或课下,有时短短的几分钟,有时甚至是简单的几句话。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应把握好这样两个关键:一是选材得当;二是时机准确。
  一般说来,课堂上应选择与当堂内容紧密相关的德育素材,在讲到该内容时自然地将素材引入。这时介绍要简短,不能因此长时间中断授课,影响课堂效果。如在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节课时,在谈到为当时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人物雷锋时,我抓住这个时机,向同学们介绍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同学们听后,被郭明义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在开班会时同学们还纷纷表示,一定要向郭明义那样,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好公民。
  在课下辅导时,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诱导。如有的学生抱怨历史事件的时间难记,内容容易混淆,对历史有逃避行为,毅力不足,我就向他们讲述无臂钢琴师刘伟的事迹,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自然流畅,又要生动活泼。各个学科都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教条呆板。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把德育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真正地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处,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人为本,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地理知识的广泛性使地理学科与其他众多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创新氛围  课堂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养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和谐的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
期刊
摘要:地理教学与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如何通过地理课程教学来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文章围绕着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目标和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内容和实践活动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 —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
目的:为探讨蒿甲醚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机理,观察一定剂量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不同浓度蒿甲醚对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表达凋亡相关蛋白Fas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45.00mJ/cm~2剂量的UVB及4.00J/cm~2剂量的UVA照射培养的永生化HaCaT角质形成细胞,以羟氯喹及不同浓度的中药蒿甲醚进行干预处理,应用MTT法,免疫组化法及其流式细胞仪检测紫外线辐照及羟氯喹
2011年初,胜三和精硕科技建立了数字媒体ROI分析和审计的深度合作关系,双方联合发起了一项针对2012年度广告主是否渴望在数字营销行业进行更多投放的调查研究,通过对150多家
目的:运用眼前节OCT观察两种手术切口术后早期切口形态的改变与差异。  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57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8例,30只眼),B组(29例,3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地理可以塑造学生的世界观,提高他们今后生活的品质。伴着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地理课程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何让课程更加有新意,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努力,更高效地学习掌握地理知识,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用最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给学生传输知识。  关键词: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主体地位  1、围绕学科自身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课程主要以人文地理知识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我国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同时,素质教育也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异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体育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被人为地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体育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整个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作为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 教学计划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一、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理应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