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机制,特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是传播知识的第一阵地,高校必须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主要应从几个层面下工夫: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党支部要构建学习机制、教育机制,要挖掘其所在高校的优势资源打造自身的特色,使党员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获取符合各自需求的知识。
  关键词: 高校学习型党支部 党员干部 学习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倡导终身学习,既是古代先哲们的向往和追求,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观念,又是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
  所谓学习型党支部,结合江泽民同志的观点,就是将党支部打造成一个能主动、积极学习基本政治理论、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等各类知识的先进组织[1]。创建学习型支部,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建学习型社会”目标的具体步骤。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不断增强党支部综合素质,提高支部工作效率,提升支部整体水平,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意,又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以创新和学习为主线去展开论述。
  一、以创新的思路和要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党员干部是社会事业的领路人,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迅猛趋势,仅仅满足过去取得的学习成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争做终身学习、勤奋学习的模范。一是要树立“责任创新”观念。通过强化学习的大局意识、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把支部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去支配、指导支部的学习。二是要树立“应用创新”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不唯本本、不唯教条,逐步把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转化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创新转化成实践创新。三是要树立“素质创新”观念。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只有不断地加强广大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党纪国法、作风纪律等教育,才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形势面前,把握时局,韬光养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经受住“四个考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今天,你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学习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你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怎么提高,怎么能防止发生错误和失误?……”[2]通过树立上述“三种创新”观念,形成“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永久学习、终身学习观念。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员的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发挥表率作用,使终身学习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生存观念”。
  二、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机制
  创建学习型支部,就是要不断强调党员带头学,带动大家学,使人人享受到“更聪明地工作”带来的乐趣。因此,建立一整套以考评和奖励制度为主的激励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对保障机制进行创新,即结合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测评标准体系,准确设计测评要素,科学制订学习计划,科学设定考试科目和内容,明确平时考核、阶段考验的学习内容和目的,确保学有明确内容,考有合理目标。其次,要对实效机制进行创新。把学习实效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项目攻关的成果等结合起来,实施“赛场相马”,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人人适得其所。以良好的机制运转,避免有的党员干部的学习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促使党员干部学习能长期、深入地进行。最后,要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法,广泛开展评比选树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深入报道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终身学习的舆论氛围。要着重抓好身边典型的培养,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全面打造各种典型,以正确的评优选优导向,形成勤学、善学、比学的良好风尚。
  三、以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为依托,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机制
  组织生活是学习理论、统一认识、交流思想、总结经验、统筹工作的阵地,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如何进行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形式到内容更新和充实组织生活成为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
  (一)将支部生活与教研室(系)的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党支部工作中心的确立、党政合一领导体制的落实,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开展党支部工作已成为必须,因此组织生活关心和讨论的内容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扩展到教研室(系)的改革发展方面、教学改革和科技开发、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创收问题、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问题。总之,拓宽组织生活关心的领域、丰富讨论内容、参与对单位重大问题的论证和决策,有助于改变以往那种只将组织生活与党内问题或政治学习挂钩的狭隘倾向,使党的工作面对中心工作、解决现实问题,找准党政工作的结合点,体现“必须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的精神,真正把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使全体党员不仅在政治思想方面率先垂范,而且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成为先锋模范。
  (二)更新组织生活方式。以往提到组织生活人们往往联想到“开会”,事实证明,单调的活动方式是组织生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校与社会生活隔阂而变成“象牙之塔”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囿于“围墙”之中,高校党员缺乏对生机勃勃的社会改革的感性认识,阻碍了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目前,不少高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为组织生活增添新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走出去”,就是党员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的基层实际,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广东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大批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先进党支部,他们以党支部的先锋作用促进经济改革,改革的成果(经济实力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则提高了党的威信,加强了党的建设。高校党员通过对改革开放成就的感性认识和优秀党建典型的采访调查,增强现实感、使命感,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借鉴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走出去”还可以是结合专业的系列活动,如走访相关的企业和社会机构,了解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本地产业发展相关的科研支持、软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运用等。“走出去”还可以是去兄弟院校的对口单位取经;可以是轻松的“郊游”、“烧烤”等。“走出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了解和友情,加强支部的凝聚力,一些“坐下来开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不到的情况,在“走出去”的轻松气氛中能找到答案。
  所谓“请进来”,是指请校外的学者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企业家等做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参加组织生活,听取他们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前者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深入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重点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难题;后者可以“兼听则明”,了解党外人士对党支部的期望和“旁观者清”的建议,扫除工作中的“盲点”,真正使工作面对群众、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关锦鹏导演“上海怀旧”题材相关作品的解读,论述关式上海所呈现的人物谱系和城市版图,并非还原,而是一种重构,以某种阶层的丰富性取代了城市生活本有的多样性,是一种建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层面上的幻象。  关键词: 香港文艺片 上海怀旧 关锦鹏    作为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的以城市命名的电影单元,毋庸置疑,香港电影更多植根于岭南文化区,然而香港在银幕上的它者形象,却屡屡被香港电影人构建为
【作者简介】刘亮亮,男,江西吉安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2014年5月16日上映的新片《归来》(COMING HOME)是导演张艺谋在文艺情怀上的“归来”之作,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质朴、洗尽铅华。  一、“和解”前的不顾一切:回到这头的家 在物理意义上,陆焉识想要回家,回到妻子冯婉瑜的身边,这是“归来”的第一层含义。  打成右派发配远方的陆焉识,作为丈夫、作为父亲,
摘 要: 王安忆在其小说《长恨歌》中,以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墨感性地描绘出一幅具有诗性美的日常生活风景图,通过对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寻找与发现,从中体味其审美特征。本文从时代因素、作家的创作理念和女性观出发,力图揭示她的这种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长恨歌》 审美风格 形成机制    王安忆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面,更牢固、更广泛地掌握知识。教师科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教学,能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提高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地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强化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比较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比较方法 运用    所谓比较法教学就是教师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
摘 要: 文学作品多是按照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理解描写女性,女性与男性常呈现“奴性”和“人性”的存在模式,关汉卿笔下的婢女燕燕毫不妥协于封建尊卑等级的社会次序,努力为自己的“人性”抗争终获成功,本文就此形象从“奴性”到“人性”的抗争,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关汉卿 《诈妮子》 燕燕 婢女形象 文化意蕴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其现存的十八种作品以女性为主角的就有十三种,
摘 要: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认为,需从以下三点着手:调整传统档案工作思维观念,适应学院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站和软件管理系统;发掘高职学院教育的信息资源,推进档案理念和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书档案工作 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档案管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院教学与管理等诸多部门
摘 要: 本文作者观摩《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公开课后,针对执教老师犯的两个错误,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辨析。  关键词: 大运河 开凿时间 流向    我近日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执教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都得到有效的落实,赢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培养了学
摘 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文言文在中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一、引言  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为了发掘我国古代文化宝藏,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纵观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历史,以上海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始终作为其核心要素。诚然,上海作为早期中国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中心,对于它的电影实践等研究必然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然而,历史并非以某个区域闭合地发展,它的流行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缝隙。因此,关于地方电影或区域电影的历史研究和撰写显得尤其必要,亦符合“重写电影史”的要求和逻辑。广西作为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毗邻广东、港澳,对其电影业发展的研
摘 要: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同时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伟大作品从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是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正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父权制价值体系对婚姻的影响力。  关键词: 《汤姆·琼斯》 《红楼梦》 父权制 爱情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