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治推进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国际一流标准保障北京食品安全,打造餐饮业首都标准、北京品牌,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中国烹饪协会配合北京市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建设,于2020年开展了“创建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村)”工作,通过开展培训、组织评审、系统宣传等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及重点区域的餐饮企业,现已全面完成2020年创建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村)工作任务。11月26日,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段志永,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贾飞跃、副会长贺保贵,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刚,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龙红艳,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炼立锋,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龚士刚,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薛辉,平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晓勇,延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怀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區商务金融局质量管理处处长王红军,第三方专业机构艺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泰华施、食安为先的食品安全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的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示范店、示范街(区)、示范村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对今年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作了全面总结。今年共计举办22场培训,为2503家企业进行了系统培训,65864人次参与培训。通过培训宣贯、自查自纠、专业评审、社会公示,2069家餐饮门店、18条街区、2个村分别荣获北京市“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阳光餐饮示范村”的殊荣,圆满完成“2020年创建品质餐饮示范单位”工作。
  自2018年以来,中国烹饪协会已连续三年接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邀请行业专家,践行“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北京市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随着品质提升工作的开展及应对突发新冠疫情的实际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指示,协会再次邀请专家完善现场评分表,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清洗消杀、进口海鲜管理、鼓励开展“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等方面内容及时加大了培训及审核力度。


  三年来,协会共计举办了100场培训,线上线下学习人数近8万人次。连续三年的创建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示范区工作,为将北京经验在全国餐饮业进行推广复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他与来宾分享了近年工作体会和初步经验。
  一、结合疫情防控新要求,不断完善品质餐饮标准
  作为“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北京餐饮业品质的重要举措,协会在2018年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餐饮业就餐区和后厨环境卫生规范》、《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北京市餐饮业文明服务导则》和《北京市餐饮业品质餐饮示范导则》。在此基础上,聘请专家制定了《北京市阳光餐饮提升工程(品质餐饮企业)评分表》、《北京市“阳光餐饮”示范街(区)评分表》、《北京市“阳光餐饮”示范村评分表》,对重点内容列出细化打分项目。
  二、开展线上线下授课,超6万人次接受培训
  今年,针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品质餐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前期,协会加强了线上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集中培训和自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形式多样,企业灵活把握学习的时间地点。部分餐饮企业以商圈、街道所为单位,组织小范围的群体学习,偏远地区的企业员工可利用经营淡季自行学习。
  三、助力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推进餐饮品质提升
  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协会牵头组织对全市16个区及重点区域的餐饮企业和街(区)、村(镇)开展宣贯、自查自纠、专业评审等工作。今年的审核工作以“一规范三导则”为标准,以“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评估细则”为依据,重点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餐饮企业的清洗消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口海鲜管理及餐厅后厨卫生状况;在引导文明消费、提示按需点餐、鼓励“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浪费”等方面加大了审核力度。
  四、严格要求,对“回头看”不合格单位摘牌
  今年,协会以“品质餐饮回头看”为抓手,对前几年已获得“北京市品质餐饮示范店”称号的餐饮单位,通过分层次、分步骤再检查、再指导,督促餐饮单位持续保持品质餐饮的优势,持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今年的“回头看”工作分四批实施,累计对423家“品质餐饮示范店”进行了摘牌。
  经过这几年工作实践,“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最突出的经验就是通过有序地开展规范培训,有组织地创建示范单位,有力地促进了餐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服务管理方式、创新质量安全保障手段。北京持续三年开展品质餐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打造了餐饮业的首都标准、北京品牌,推动了北京餐饮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公众对该项活动的认知度、参与度。同时,通过参与这项工作,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行业协会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监管部门的指导,与各地区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的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北京模式”在全国餐饮行业中起到了一定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使得北京餐饮业成为彰显首都文化魅力、良好生态环境、和谐文明社会、人民群众安定富裕生活的载体和重要窗口,成为体现首都城市内在品质的亮丽名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段志永在致辞中表示,“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连续三年被列入北京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今年被列为第28项重要民生实事工作。三年来,中国烹饪协会在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充分发挥了行业自律、行业引领的作用。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北京市餐饮业实际情况,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员能力;治理餐饮环境脏乱差问题;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关注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检测和执法办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继续推动“明厨亮灶”建设,加强社会共治;推进北京餐饮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北京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为持续保证“品质餐饮示范店”的品质,中国烹饪协会开展“品质餐饮回头看”工作。对前几年已获得“品质餐饮示范店”称号的餐饮门店,通过分层次、分步骤再检查、再指导,对已不符合品质餐饮店要求的给予摘牌,今年的“回头看”工作分四批实施,累计对423家“品质餐饮示范店”进行了摘牌。
  据报道,中国烹饪协会将联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打造北京品质餐饮标杆,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平台”的统筹规划与引导推动,共同推进“北京品质餐饮甄选馆”建设。接下来,将通过开展线上推广等活动为“品质餐饮示范店”推出优惠举措。
  在会上,还对本年度荣获北京市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和阳光餐饮示范村的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喜爱竹子,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诗画中的主角,更是人们口中的美味。  竹子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出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
期刊
《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将填补行业空白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导的《植物基肉制品》(T/ CIFST 001-2020)团体标准,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一致通过后发布。相关起草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利华、嘉吉、雀巢等相关企业。这是行业内第一个关于植物基肉制品的标准规范,填补了植物基肉制品标准规范的行
期刊
11月9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自2019年底安徽省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该省已普查建档食品小作坊8123家,其中取得登记证的有8121家,登记率达99.98%;立案查處无证食品小作坊111家,依法取缔72家;纳入监管的食品小作坊数量较2019年增长29%。  据介绍,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建立网格化普查责任制,对所有食品小作坊进行普查建档,针对食品小作坊生产特
期刊
由爱尔兰食品局举办的“厨星荟萃,千城百味”牛肉品鉴会分别于9月9日和10月28日在青岛怡堡酒店和广州跃-Yue现代粤菜料理餐厅举办。来自当地的数十位中餐大师和酒店经理齐聚一堂探讨爱尔兰牛肉与鲁菜、粤菜的灵感契合。来自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行政总厨、鲁菜大师龙宇航为嘉宾带来了三道以爱尔兰牛肉为中心食材创作的鲁菜菜品,享有“广东十大名厨”美誉的粤菜大师林汉华为嘉宾带来了三道以爱尔兰牛肉为中心食材创作的粤菜
期刊
据《中国咖啡消费蓝皮书》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注重咖啡拉花。如今消费者的口感在不断变化,为了抓住消费者需求,提升咖啡店面的经营效益,创新制作咖啡拉花很有必要。  一、消费者口感变化的促动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23元,同比增长9.0%,其中,年收入在12.5万元的群体成为咖啡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咖啡的口感
期刊
1月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多家媒体支持的“2020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学会连续第10年邀请权威专家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本次推出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从60多个热点中筛选而出,来自于十余家主流媒体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的提名、筛选及复议,基本上反映了2020年舆情的主要关注点。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国
期刊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和长久之策,2020年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首先请刘焕鑫副部长介绍一下产业扶贫进展成效的有关情况。  刘焕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
期刊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扬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第四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扬州因为美食而迎来令世界瞩目的“高光”时刻。  “我们始终致力于彰显美食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始终致力于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美食创意人才,始终致力于扩大美食创意国际合作……”彼时,时任市长的夏心旻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美”信函上的承诺掷地
期刊
意大利,歌剧和众多奢侈品牌诞生的圣域,更是顶级美酒美食的原乡。产自意大利西北地区的巴罗洛(Barolo)DOCG葡萄酒、巴巴列斯科(Barbaresco)DOCG葡萄酒、芳媞娜(Fontina)DOP干酪和Riso di Baraggia DOP大米,以其悠远的历史、绝美的滋味称颂于世,堪称美食美酒王国的“至味传说”。  早在今年二月,“Barolo&Barbaresco World Openin
期刊
2020-2021年为“中俄科技创新年”,农业和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俄科技创新年”的有关指示,在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于2020年11月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