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俄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合作 共同推动两国肉类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2021年为“中俄科技创新年”,农业和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俄科技创新年”的有关指示,在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于2020年11月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农业科学领域组织协调司司长Bagirov Vugar Aliyevich、副司长Treshkin Sergey Evgenievich,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孙传范、处长张辉、处长王静副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Cherkizovo Group、Tsaritsyno Group of Companies、Mikoyanovsk meat processing plant、KOMOS GROUP Agroholding、RUSAGRO Group of Companies、MIRATORG Holding等中俄两国的近百名肉类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会议。会议设有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肉类领域研究热点、前沿技术问题,肉类食品安全现状三个专题,中俄两国八位专家分享了学术报告。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燕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主任Kuznetsova Oksana分别担任中俄主持人。
  Kuznetsova Oksana主任首先致辞,向参会的专家及代表表示了感谢和欢迎。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如期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的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她希望这次研讨能够通过两国科学家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肉类行业技术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加快发展。
  Bagirov Vugar Aliyevich司长在致辞中提到,作为2020-2021年“中俄科技创新年”的一部分,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观点一致,这对两国具有战略意义。现如今,国际科学合作是发展“开放科学”的必要条件,“开放科学”使不同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共同面对现代全球性挑战和威胁。他相信,此次研讨会的参与者们未来会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为保持国家间的合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教授作简短致辞,他表示这次中俄联合举办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新的开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国肉类科技領域、产业界,以及饮食文化方面的交流,他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持续为两国业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做出贡献。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孙传范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中俄务实合作中最富前景的合作领域。俄罗斯在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突出,肉制品加工技术成熟、加工工艺与产品配方先进,特别是火腿、香肠加工领域和产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俄罗斯在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方面基础良好、互补性强,肉类也是两国传统贸易的重要支柱。作为中国农业和食品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服务的专业机构,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将按照科技部的有关安排部署,与俄方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中俄两国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中播撒合作的种子、收获发展的果实,开创中俄两国创新合作新局面。
  随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以“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就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开展长期合作,线上线下共同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标准制修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在专题报告阶段,王守伟教授和Kuznetsova Oksana主任分别报告了中国和俄罗斯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Semenova Anastasia教授针对俄罗斯肉类生产加工领域的主要科研方向做了详细讲解;东北农业大学孔保华教授针对低盐、低硝和低脂肉制品的最新研究开发进行报告;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孟少华副总裁以双汇为例,阐述了肉类加工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Yulia A. Kuzlyakina高级研究员和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李家鹏教授、李莹莹高级工程师分别就俄罗斯肉制品生产的国家及州际标准化趋势和中国肉类食品安全及标准现状,以及中国肉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报告。
  最后,中俄双方针对肉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儿童食品标准和产品要求、营养健康肉类产品需求、肉类食品掺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即将结束之际,俄罗斯科学院专程发来贺信祝贺会议成功举办,同时感谢所有参会者,并祝愿大家在科技工作中取得进一步创新,为世界和中俄两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双边关系最重要、最持久、最活跃的纽带之一。双方科技人员往来日臻密切,科研合作机制日益灵活,科技产业关联更加紧密,区域合作空前高涨。而“中俄科技创新年”的互办,则意味着科技创新正逐渐成为两国关系提质升级的新亮点,并将为深化中俄友谊与合作发挥强劲的助推作用。在此时召开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共同促进了中俄两国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了双方肉类领域科学家、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推动两国肉类产业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同期启动“中国校园健康行动——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活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相关协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单位及食品行业代表两百多人参会。  据介绍,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喜爱竹子,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诗画中的主角,更是人们口中的美味。  竹子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出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
期刊
《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将填补行业空白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导的《植物基肉制品》(T/ CIFST 001-2020)团体标准,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一致通过后发布。相关起草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利华、嘉吉、雀巢等相关企业。这是行业内第一个关于植物基肉制品的标准规范,填补了植物基肉制品标准规范的行
期刊
11月9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自2019年底安徽省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该省已普查建档食品小作坊8123家,其中取得登记证的有8121家,登记率达99.98%;立案查處无证食品小作坊111家,依法取缔72家;纳入监管的食品小作坊数量较2019年增长29%。  据介绍,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建立网格化普查责任制,对所有食品小作坊进行普查建档,针对食品小作坊生产特
期刊
由爱尔兰食品局举办的“厨星荟萃,千城百味”牛肉品鉴会分别于9月9日和10月28日在青岛怡堡酒店和广州跃-Yue现代粤菜料理餐厅举办。来自当地的数十位中餐大师和酒店经理齐聚一堂探讨爱尔兰牛肉与鲁菜、粤菜的灵感契合。来自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行政总厨、鲁菜大师龙宇航为嘉宾带来了三道以爱尔兰牛肉为中心食材创作的鲁菜菜品,享有“广东十大名厨”美誉的粤菜大师林汉华为嘉宾带来了三道以爱尔兰牛肉为中心食材创作的粤菜
期刊
据《中国咖啡消费蓝皮书》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注重咖啡拉花。如今消费者的口感在不断变化,为了抓住消费者需求,提升咖啡店面的经营效益,创新制作咖啡拉花很有必要。  一、消费者口感变化的促动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23元,同比增长9.0%,其中,年收入在12.5万元的群体成为咖啡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咖啡的口感
期刊
1月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多家媒体支持的“2020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学会连续第10年邀请权威专家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本次推出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从60多个热点中筛选而出,来自于十余家主流媒体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的提名、筛选及复议,基本上反映了2020年舆情的主要关注点。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国
期刊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和长久之策,2020年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首先请刘焕鑫副部长介绍一下产业扶贫进展成效的有关情况。  刘焕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
期刊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扬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第四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扬州因为美食而迎来令世界瞩目的“高光”时刻。  “我们始终致力于彰显美食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始终致力于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美食创意人才,始终致力于扩大美食创意国际合作……”彼时,时任市长的夏心旻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美”信函上的承诺掷地
期刊
意大利,歌剧和众多奢侈品牌诞生的圣域,更是顶级美酒美食的原乡。产自意大利西北地区的巴罗洛(Barolo)DOCG葡萄酒、巴巴列斯科(Barbaresco)DOCG葡萄酒、芳媞娜(Fontina)DOP干酪和Riso di Baraggia DOP大米,以其悠远的历史、绝美的滋味称颂于世,堪称美食美酒王国的“至味传说”。  早在今年二月,“Barolo&Barbaresco World Open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