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学校联盟,提高民办中小学的生存能力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学校目前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由于国家的财力增强,增加了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使公办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教师工资有很大提高,适龄儿童减少,生源随之减少;公办学校领办的假民办分校或曰“校中校”使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变小;加之国家对民办学校法人的财产权的内涵定义不甚明晰、扶持政策不力也使社会资本投向民办教育的积极性大受影响。民办学校在如此环境下如何才能降低生存风险发展壮大自己?根据多年在民办学校的经验,笔者认为,实施联盟战略不失为民办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良策。
  一、学校联盟的意义
  普通意义上的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共谋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一战略模式在各行各业都有成功范例,尤其在企业界获得巨大发展。通过联盟降低了各方的经营风险,各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而对外保持竞争优势,还可以创造规模经济而降低经营成本,对于中小学而言,联盟的经济动机不如其它组织那么强,但是在许多地方还是相似的。
  1.可以使得学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包括管理经验、优秀师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资金和生源。
  2.可以改造薄弱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强校和弱校形成实质性联盟,可以打破弱校内部比较稳定的利益结构和文化结构,重建新的利益结构和文化结构,借助强校的影响改变社会对弱校的消极印象,使教职工有新的愿景,社会对其有新的期望,在强校的支持和带动下走上发展的新里程。
  3.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联盟,可以利用社会组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利用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改变学校的外部环境,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可以以较低的代价获取新鲜资源,开发新的课程。
  4.打破教育体制界限的联盟可以增强生存的力量,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不同的体制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如公办学校的稳定性是其优势,而民办学校机制的灵活性,适应市场的能力是其优势,如果优势互补,将拓宽联盟各方的生存空间。
  二、学校联盟的形式
  联盟在学校发展中只是一种手段,根据目的和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可以组成各种形式的联盟。
  1.按联盟的对象及目的划分
  可分为上行联盟、下行联盟、平行联盟,如中小学与高等院校的联盟,中小学和上级社会组织的联盟,小学与初级中学的联盟,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的联盟皆为上行联盟,反之为下行联盟。中小学同种类型之间的联盟为平行联盟。
  按照联盟对象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1)双方联盟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教育;(2)联盟一方是为了发展教育,而另一方是为了经济效益;(3)双方联盟都是为了资源共享;(4)联盟一方的目的为扩大发展,另一方的目的是为争取生存。
  2.按联盟的实质程度划分
  (1)紧密联盟。有着相对明确的联合目标,有相对融合的组织,资源共享,利益分配制度化。
  (2)松散联盟。缺少明确的联合目标,组织不健全,协调不顺畅,只有少量共同项目或活动。
  (3)虚拟联盟。联盟学校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联盟活动项目具有临时性。
  3.按照学校联盟中的各自地位划分
  (1)平等联盟。各加盟学校的组织权利、义务完全平等,这类联盟通常为同类学校间的联盟,以松散联盟为主。
  (2)主宰联盟。以一个学校为中心领导其他加盟学校。这类联盟通常为不同类型学校间联盟,通常为大学与中学间的联盟,如大学与其附中的关系或实力强弱悬殊较大的学校组成的教育集团,以紧密联盟为主。
  (3)指导联盟。其中一个学校对加盟学校有指导、协助的义务,但是没有特殊的权利,如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公办学校对当地的民办中小学进行指导就具有这种特征。
  三、学校联盟的基本要素
  首先,联盟要形成自己的组织结构,这个基础结构保证各个加盟学校都有自己的代表在议事和决策机构中,通过充分讨论和协商来决定代表各方利益的行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联盟的作用,调动加盟学校的积极性。
  其次,联盟要有各方认同的教育战略以及相关的利益目标,这是对联盟行为及成果的规划。
  最后,联盟内部要有协调机制。如加盟学校间的目标协调、信息沟通、行动监督、利益分配、争议仲裁等。
  四、学校联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作的目的要明确。与他人联盟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人是为了什么来联盟?联合双方的利益各是什么?能否使联合双方的利益都得保证?在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不要轻易联盟,否则很难保证联盟的成功。
  2.分析清楚自己和联合对象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有联合的必要。
  3.对方的管理层是否好合作?双方的管理层能否形成互谅、互让、互相协商的工作局面,这是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4.联盟学校双方的管理文化能否相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相冲突,双方就难以沟通、理解,就不会有真正和真心的联盟。
  五、民办中小学联盟的建议
  1.民办中小学必须通过联盟方式才能做大做强,才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宿迁经贸学院和沭阳国际学校组成教育集团的联盟,做到资源共享、资金互撑、招生联动,使两所学校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宿迁经贸学院借助国际学校财力、人力的支援南迁到占地900亩的新校区扩大了办学规模,为办成独立职业学院提供了基础条件,而沭阳国际学校通过经贸学院的原有资源,在短短五年内,跨跃式发展创办成为省三星级重点学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民办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民办教育协会这个平台
  协会要成为学校间的纽带,使民办中小学之间形成联盟,即使是松散联盟或虚拟联盟对民办学校的发展也是相当有益的。由于民办学校具有共性,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交流管理经验、教学信息、招生方法,政策法规解读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师资互相支援,开放各自的教学资源实行共享,对提升教学质量将有很大促进。如果资金能相互支援、人员能相互流动,宣传能一致对外,将大大提高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和指导的力度,做民办学校联盟的推手
  目前少数教育部门干部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管理观念没有改变,觉得民办学校不听话、不好管,就对民办学校放松管理,放松指导,放弃培训,放弃扶持,让其自生自灭,这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4.民办中小学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主动和当地公办学校进行联合
  民办中小学往往与当地公办学校竞争激烈,甚至相互诋毁,使双方形象受损,其实公办、民办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不仅有竞争的一面,更应有合作的一面,如果公办、民办学校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是当地教育的福音。
  虽然教育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公有服务,办教育的主体永远是政府,但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无法满足所有公民的需求,因此世界各国都重视民办教育,以满足公民特殊的教育需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不足,办学多样性不够,还需要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民办学校的发展空间将会很大,民办学校要加强与各级各类学校的联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管理规范、质量上佳、各具特色的民办学校将会越来越多,路越走越宽。
其他文献
30岁的好友很认真地谈了一次恋爱,结果无疾而终。她说自己在男友面前真的很努力,说话做事都很小心翼翼。怕男友不高兴,她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寻思半天;每次约会回来,还要回放一下细节,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以便下次改进。  后来,她给我念短信。他们认识3个月,发有上千条短信。她是挑着念的,内容无非是些去哪里约会、出差为什么不打电话之类的琐事,她均称之为可能分手的线索,要逐一排查。那股认真劲儿,
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八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回顾我军80年走过的历程,部队建设之所以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条基
在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上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误区。  1.以为用电脑上课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用多媒体计算机代替教师做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无法做或不好做的讲解和
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同行们抱怨政治课太难教了,学生反映政治课太难学了,太枯燥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打上了很打的折扣,削弱了它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政治课讲的学生爱听,又能接受并相信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犹如“春风沐浴”、“润物于无形”,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开化和启迪,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展现出政治课独特的魅力?    一、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  这就要求教师遵
<正>一、背景介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但在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一次函数(第
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提高“三力”上下
基于对教学效率的片面追求,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呈现出“高速度、高容量、高密度”的“三高”现象.很多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常常表现为对知识理解的囫囵吞枣、蜻蜓点水、捉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