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种GK164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9~2011年开展了棉花新品种GK164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GK164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为:4月19日播种,密度60万株/hm2,追施尿素4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每株摘早蕾8个,每公顷施缩节胺180 g。密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在栽培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密植问题;摘早蕾对棉花品质影响最大,地膜覆盖早发棉花应适度摘早蕾。
  关键词:棉花;GK164;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2-0049-03
  GK164是山东农兴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棉花优良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制定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合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潜力,我们于2009~2011年开展了“棉花新品种GK164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山东农兴种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033 hm2,壤土,肥力中等,3月下旬春灌。基肥施用量:鸡粪30 000 kg/hm2,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硫酸锌15 kg/hm2,硼砂75 kg/hm2。宜耕期春耕,耙耢保墒待播。
  选用GK164一代种子,地膜覆盖栽培。膜上小行宽60 cm,膜间大行宽110 cm,平均行距85 cm。除了参试因子以外,其他田间管理参照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62-2010)“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执行。
  采用播种期、密度、追肥量、摘早蕾、缩节胺施用量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667m2。参试因子与水平见表1。
  定点调查棉花的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数量;采用叶面积换算法,定点调查棉花的叶面积动态;分期摘拾,记载各小区僵瓣花和优质棉花的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因子对棉花单产的影响分析及其栽培技术优化组合方案
  211 影响棉花单产的因子排序及其栽培技术优化组合 由表2看出,参试因子对棉花单产影响大小的次序为:密度>追肥量>缩节胺>播种期>摘早蕾。密度、追肥量、缩节胺施用量三因子不同水平间差异幅度达到10%以上,密度的影响最大;播种期、摘早蕾二因子不同水平间差异幅度低于10%。各参试因子取皮棉单产最高水平,因此GK164地膜覆蓋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为:4月19日播种,密度60万株/hm2,追施尿素4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每株摘早蕾8个,缩节胺施用量180 g/hm2。
  212 密度对棉花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众所周知,光合性能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以往的试验表明,大小行种植的地膜覆盖棉田,光合作用的适宜叶面积系数为3~4。本次试验结果(表3)表明,影响棉花单产最大的参试因子为密度。稀植(3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始终小于31,漏光,光能利用率低、低产。密植(75万株/hm2),7月下旬~8月中旬叶面积系数高达424~477,田间荫蔽,通风透光不良,光合性能下降,致使产量不高。合理密植(60万株/hm2),5~6月的叶面积系数为00143~13981,比稀植棉田(00058~06973)提高一倍以上,提前形成了较大光合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棉田前期的光能利用率;7~8月的叶面积系数基本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既优于稀植棉田,又优于密植棉田;9月份的叶面积系数,不同密度间基本持平。可见,棉田叶面积动态合理,光能利用率高,光合性能好,是合理密植增产的根本原因。
  22 参试因子对优质皮棉单产的影响及其水平间差异性比较
  221 参试因子对优质皮棉单产的影响 由表4看出,参试因子对优质皮棉单产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摘早蕾>密度>追肥量>缩节胺>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优质皮棉)优化技术组合方案与上述根据棉花单产制定的优化组合方案一致。
  222 差异性比较 经LSD法检验(表5),每株摘8、12、4个早蕾均极显著优于不摘早蕾,以每株摘8个早蕾的单产最高;不同密度水平间,60万株/hm2极显著优于30万株/hm2,与45万、75万株/hm2差异不显著;播种期、追肥量、缩节胺等三个参试因子不同水平间差异不显著(略)。
  223 摘早蕾对棉花成铃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时期长成的棉铃品质显著不同:伏前桃容易霉烂变质,晚秋桃霜前不能成熟,棉花品质都比较差;伏桃和早秋桃发育期间光照强、温度适宜,可在霜前正常成熟吐絮,棉纤维品质最好。本试验表明,摘早蕾使伏前桃数量和比例大幅度递减,伏桃和早秋桃数量和比例大幅度递增(表6)。可见,摘早蕾优化了棉花的成铃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棉花品质。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2,44(12):51~53
  3 小结与讨论
  GK164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为:4月19日播种,密度60万株/hm2,追施尿素4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每株摘早蕾8个,缩节胺施用量180 g/hm2。密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在栽培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密植问题。摘早蕾对棉花品质影响最大,地膜覆盖早发棉花应适度摘早蕾。参 考 文 献:
  [1] 刘圣田,韩长胜,孙立民,等杂交棉新品种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种业,2009,11:56-58
  [2] 刘圣田,赵永民,王义平,等杂交棉鲁棉研24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A] 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棉花学会,277-2795 927 hm2、巨野2 447 hm2、栖霞2 080 hm2、莒南1 747 hm2、海阳1 607 hm2、滕州1 253 hm2、莱阳800 hm2、定陶767 hm2、沂源667 hm2,分别占全省矮砧苹果栽培面积的2914%、2073%、856%、727%、611%、562%、438%、280%、268%、233%(具体数据表中未列出)。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一对穗分枝差异的小麦近等基因系,研究其生长锥分化过程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穗分枝小麦发育至二棱期后,分枝穗轴突起形成,继而形成穗分枝;发育过程可分为9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分枝突起形成期、分枝小穗突起形成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抽穗始期;物候学方面,分枝小麦在二棱期之前的发育进程与正常穗型小麦一致,但分枝穗轴形成后,分枝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要晚于正常
期刊
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选取430份山东地方品种、124份育成品种和180份高代品系进行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到27份PPO活性较低的品种(系),可作为优质的低PPO活性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山东;小麦;种质;PPO活性;品质改良  中图分类号:S512.1+10.1(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
摘 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植酸酶玉米10TPY005、非转植酸酶亲本玉米为试材,于2011年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以及秸秆还田期对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同一种微生物数量在转植酸酶玉米、非转基因玉米及空白对照中基本相同;不同细菌菌群在不同时期内数量变化情况不同:氨化细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明显高于秸秆还田期,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及好气性固氮菌的数量在生
期刊
摘要:脂肪酶是生物脂肪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系,在酶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花生未成熟种子的cDNA文库,克隆了3种脂肪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花生3种脂肪酶均具有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和催化活性位点,分属不同的脂肪酶家族。利用半定量RT-PCR对花生3种脂肪酶进行表达研究表明,它们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其中AhLipase2在种子萌发时期的子叶中表达量高,可能起到分解储藏油脂,为幼苗生长提
期刊
摘 要: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基因的应用,为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试验对在旱地和水地上种植的6个转GmDREB1和GhDREB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进行了提取与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的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较其受体品种有所提高,证明抗旱转录因子基因的导入可提高受体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关键词:小麦;DREB;转基因;抗旱;测定  中图
期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玉米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苏丹雨季宜种玉米各灌区中基础产量可达7 500 kg/hm2以上的地块。其它自然生态因素与本区相似的苏丹雨养农业区亦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应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期刊
摘 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7 d,每666.7m2施用金稻龙药肥10 kg,对稻田杂草防效达90%以上,明显优于尿素+丁草胺的防效;对水稻生长表现出前控后促的生物效应,增产9%以上,且能减少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抗逆性。  关键词:金稻龙药肥;水稻;除草效果;生物效应  中图分类号:S451.2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04-03  长
期刊
摘 要:超低温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超低温保存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果树; 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  中图分类号:S660.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22-05  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是指在低于-196℃ 的低温条件下对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保存。
期刊
摘 要:介绍双孢菇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并重点介绍麦秸栽培双孢菇的技术,主要包括备料配制、堆制与发酵、建菇房及菇床、播种、管理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麦秸;鸡粪;双孢菇;栽培;发酵  中图分类号:S646.1+41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12-02  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适合其生长,种植双孢菇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具有很
期刊
摘要: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6、S10两条RNA双链,参考相关文献,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RT-PCR获得了2条干扰片段,将这些干扰片段分别构建到RNA干扰载体中,进一步将整个RNA干扰片段构建入以玉米泛素Ubi为启动子、以生物安全性的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1300-Ubi中,经农杆菌介导对黄淮稻区主栽水稻品种圣稻13进行遗传转化,为下一步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及抗性品种的培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