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班级阅读课程从哪里来
  我校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校。教师渴望突破现有教育格局,凝聚教育智慧;学生需要丰富认知,学会自我思考;家长需要提升素质,改变家庭教育氛围,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于是,我们开始寻求促进教师、家长、孩子共同发展途径。
  “班级阅读课程”是将科学管理班级、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家长素质提升,紧密围绕在其周围,用“阅读”凝聚各方力量,用“阅读”促进三者之间和谐发展。它分别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共读。以“共读”为出发点,多维度、立体化地实施,构建班级阅读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对话、交流、分享的阅读平台,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促进三者共同成长。
  二、班级阅读课程走到哪里
  (1)课程目标。班级阅读课程目标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与家长阅读,构建共享阅读平台,创造良好阅读氛围,有效提升阅读质量,最终达到教师、学生和家长们阅读习惯养成,阅读能力生成。
  (2)课程实施者在课程目标引领下,课程实施者,即教师和家长与阅读同行。①成立家长读书俱乐部,成为孩子阅读同行者。教师和家长共读一本《一位智慧校长给家长的50封亲笔信》书,激发家长阅读兴趣,指导家长阅读方法,创设家庭阅读氛围。一个月后,家长们又通过传阅读书心得、展示摘抄笔记、分享阅读感受等形式,相聚在“家长读书俱乐部”。②亲子共写阅读手册,记录每天阅读点滴。设计家长使用的《家长阅读学习手册》和孩子记录的《开启“悦”读密码》,成为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见证。
  (3)课程主体。实践证明,教师与家长的阅读行为直接影响孩子阅读行为。通过学校与家庭阅读空间的创设,打造“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阅读共同体。①改变阅读教学格局,发展学生思维。把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方法、能力运用到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做到能力迁移,发展语文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从改变阅读内容的组织结构和阅读教学的形态开始,发展学生思维呢?对于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对范文引领,即先选好言语实践点,由此及彼,再读一组文章,以一篇带多篇,从教科书中的“1”延伸到课外阅读的“X”。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减去繁琐的课文分析,找准“1”中的言语实践点,梳理出阅读方法,运用于“X”的阅读中,提高阅读的有效性。②探索群文阅读策略,促进教师成长。厘清群文阅读的内涵,探索群文阅读的策略,可为学生高效阅读开辟捷径,为持续阅读注入活力。如何立足“群文阅读”的课堂,有效提升阅读素养呢?
  1.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建议学生自主阅读群文阅读教材《童年的学与玩》上的几篇课文,认真完成批注再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2.四步教学策略。在课堂汇报交流中,老师主要采用“四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第一步是“温故知新,回顾主题”: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在回顾中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用简练精准的语言和列小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第二步是“学以致用,整体把握”:快速阅读群文阅读中相关文章,提取相关信息并整合,借助“群文阅读记录表”,认真记录,准确概括,深层思考。第三步是“各抒己见,大胆聊书”:让学生在“聊书”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大胆表达,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第四步是“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在充分交流基础上,引导深入思考。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4)成立“家长读书俱乐部”,提升家长素质。每学期“家长读书俱乐部”会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大家共读一本書,寻教育良方,与孩子同成长。家长能在《家长读书成长手册》中及时摘录,表达想法,形成“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
  评价促进课程发展,为此我们建构五重评价:①个人评价。通过《“悦”读密码》进行个人自评,每天记录阅读时间和内容,每天20分钟的《美文赏析》,记录阅读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②伙伴互评。通过星级方式进行评价,一目了然,清楚明白。获得五星学生,将通过“读后感”“好书推荐卡”“手绘小书”等形式,展示在班级“快乐读书吧”这方阵地。③家校互评。我们借助“阅读晒图打卡”的形式,把老师无法观察到学生的阅读现象充分展示。既有效督促每天完成阅读任务,又把阅读期待完整呈现,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评价。④活动促评。走进“名家经典阅读周”, 将无声文字通过深情并茂的片段朗读展示,一名名“朗读者”的评选,为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上下五千年》阅读打卡活动,连续20天阅读晒图打卡,连续20篇阅读文字摘录,让孩子们有了充分阅读,深层思考,展示人物图片、例举事件线索、对比人物特点。除此开展教师书籍批注展示、家长读书心得分享、家长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阅读热情。⑤成果展评。“好书分享”“读后有感”“我的绘本”“读书成长手册”“作文之星”“美眼看中国”“诗海拾贝”“论西游”“《草房子》人物大盘点”“诗词大会”等形式,使孩子们体会到分享快乐,让阅读发挥独特魅力。
  三、班级阅读课程往哪里走
  (1)究竟读什么书。如何把学生的阅读权落到实处?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选好点,遵循文体和表达。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阅读,加大知识储备,构建知识体系,从输入走向输出,最终成为自信的表达者。
  (2)应该怎样读书。宽度和深度的结合,不但不会丧失阅读乐趣,恰恰相反,只有宽度与深度相互融合,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联想,在阅读中实践,迁移表达作品要素或风格,逐步培育学生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有一个幼儿园你不认识,她就是雒熙瑞的幼儿园,熙瑞的朋友们和熙瑞在幼儿园里快乐地成长着……  这个幼儿园有着宽敞的活动区,校园里各个不同的区域,代表着不同的锻炼项目。小朋友攀爬时,两只脚在下面,两只手在上面,一只脚用力蹬,另一只脚抬上另一个台阶,手扒着上面的台阶,脚向上抬,一级级向上……熙瑞最喜欢的就是滚筒,一些小朋友在滚筒的里面,一些小朋友爬在滚筒的上面,一个滚筒就可以容纳2-3个小朋友,小朋友在
期刊
2019 年全国英语高考 I 卷的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既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它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对其适应社会过程中所需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提出要求。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主要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结合学生的学情所自主研发的适用于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校特色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英语写作能力欠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高中学生英语提升的一个难题,而英语写作能力的欠缺实则是学生表达欲欠佳的一个具体表现,开发校本课程可以有效弥合英语与实际生活去之甚远这一弊病,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欲,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
期刊
蒸馒头时哪一层先熟?众说不一,有的说上层先熟,有的说下层先熟,到底哪一层先熟呢?  这个问题在《西游记》中就有争论。《西游记》第七十七回是这样描写的——二怪说:“猪八戒不好蒸。”八戒欢喜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
期刊
内容摘要: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如果我们要超越这一过程,那么结果只能是孩子因不堪重负而渐生出对学习的厌恶来。教育是一个诗意的过程,是从容不迫顺性而为的引导,要他们接受和感悟这一切,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了耐性没有了充满着期望的等待,那么一切都将显得极其的紊乱和嘈杂,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对教育的拒绝与逃避。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都要耐心地等待。  关键词:教育 等待 耐心
期刊
体育游戏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化游戏方法。在素质教育已经推广普及的今天,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则成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具备了教学手段的个性化、生动化、高效化等特点。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的关系就像“飞”与“翅膀”的关系,运用好“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体育游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体育游戏是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的保护问题已經成为了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能够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环境保护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融合,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当积极采取对策,升华教学内容,
期刊
相似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让学生以此为工具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举例说明。  这三个例题是常见的生活問题,它们共同之处都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很容易得到答案。对于有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种类型,然而如何设计测量方案、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
期刊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華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地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地理事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地理过程分析与描述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地理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载体。对于动态变化的地理过程,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过程 微课 高三地理复习  一、近年文综地理高考全国卷I第37题的考查形式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