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園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文章重点阐述“思政 课堂”教学在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为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一定创造力和现代化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园林绿化养护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线上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民办高校园林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
[作者简介]何 华(1981—),女,湖北天门人,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刘中兵(通信作者)(1978—),男,湖北枝江人,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繁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02 [收稿日期] 2020-10-04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是园林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园林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的一门学科;以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病虫害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保护的生产应用技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专业技能,能从事园林植物养护及相关工作。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园林生态城市绿化养护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为此,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调整,而且在教学理念上也积极探索,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以生为本[1]的前提下,探索将“思政 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思政融入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的,适时引入“思政 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高校应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专业、进课程;要放大思政工作的鲜活性,引导学生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课程思政在高校实施“全程育人”“新媒体育人”“实践育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积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实训环节相结合,实现课堂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联动育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案例
本门课程很多知识都可以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具体案例见表1。园林植物病虫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育。
三、小结
在线课程具有学习资源碎片化、教学手段互动化、直播互动即时化和学业评估合理化的优点[4]。课程的交互性、协作性、学习可重复性等优点在见面课直播中被充分凸显出来,这极大地弥补了以往在线课程无法实现面对面交互的不足,丰富了在线课程的互动。
要将在线课程的优点更好地发挥出来,在课程教学的不同章节,必须将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充分进行结合,充分将“思政 课堂”教学引入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园林植物病虫害在线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带动整体学习效果提供好的促进机制,为培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云飞,胡伏原,罗恒,等.以生为本的高校微电子器件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178-180.
[2]黄道平.思政教育为“双高”建设扎牢根基[EB/OL].http://news. gmw.cn/2019-05/28/content_32870992.htm,2019-05-28.
[3]刘大芳,朱美玲.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20(1):156-157.
[4]陈鑫.基于智慧树MOOC平台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实践探索[J].美与时代,2016(9):97-99.
Abstract: Garden Plants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jors of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线上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民办高校园林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
[作者简介]何 华(1981—),女,湖北天门人,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刘中兵(通信作者)(1978—),男,湖北枝江人,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繁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02 [收稿日期] 2020-10-04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是园林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园林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的一门学科;以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病虫害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保护的生产应用技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专业技能,能从事园林植物养护及相关工作。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园林生态城市绿化养护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为此,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调整,而且在教学理念上也积极探索,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以生为本[1]的前提下,探索将“思政 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思政融入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的,适时引入“思政 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高校应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专业、进课程;要放大思政工作的鲜活性,引导学生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课程思政在高校实施“全程育人”“新媒体育人”“实践育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积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实训环节相结合,实现课堂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联动育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案例
本门课程很多知识都可以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具体案例见表1。园林植物病虫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育。
三、小结
在线课程具有学习资源碎片化、教学手段互动化、直播互动即时化和学业评估合理化的优点[4]。课程的交互性、协作性、学习可重复性等优点在见面课直播中被充分凸显出来,这极大地弥补了以往在线课程无法实现面对面交互的不足,丰富了在线课程的互动。
要将在线课程的优点更好地发挥出来,在课程教学的不同章节,必须将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充分进行结合,充分将“思政 课堂”教学引入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园林植物病虫害在线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带动整体学习效果提供好的促进机制,为培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云飞,胡伏原,罗恒,等.以生为本的高校微电子器件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178-180.
[2]黄道平.思政教育为“双高”建设扎牢根基[EB/OL].http://news. gmw.cn/2019-05/28/content_32870992.htm,2019-05-28.
[3]刘大芳,朱美玲.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20(1):156-157.
[4]陈鑫.基于智慧树MOOC平台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实践探索[J].美与时代,2016(9):97-99.
Abstract: Garden Plants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jor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