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化语言是不分国家的,它是数学世界里通用的语言。由此可见,数学符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适时把握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促进学生符号化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符号化 能力 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量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教学的实践,拟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符号化思维能力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符号化思维能力
  符号化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具备有意识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述研究对象的一种综合的概括运用能力。符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年级图文并茂的题目,到文字叙述更多一些的题目,学生都需要不断地从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到数量关系,进而由具体数字到抽象的符号。
  二、小学数学符号化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通过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符号,培养符号化思维中的概括理解力。
  例如对学生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符号:标志“P”表示可以停车。铁路、公路、航空都有它们各自的标志, 地图上也有各种标识,还有孩子们喜欢的KFC,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符号,它们都表示特定的含义。那么在数学中也是充满了符号,沪教版小学教材中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类符号:(1)个体符号: 表示数的符号, 如1、2、3、4…,0;a、b、c…,π、x以及表示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符号。(2)数的运算符号:+,-,×,÷。(3)关系符号: =,≈,>,<,≠等。(4)结合符号:( )、〔〕等,以及表示角度的计量单位符号和表示竖式运算的分隔符号等等,当然它们也都有特定的含义。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各种数学符号的教学,并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10个分册里。面对如此多的符号,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原有经验,使学生认识符号,逐步理解符号的意义,培养符号化思维中的概括理解力。
  2.引导学生灵活多变地运用符号,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形成符号化的具象到抽象的运用能力。
  因为学生有潜在的符号意识,因此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符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与实用。例如,二年级沪教版上册看图编乘除法问题。教师询问同学:我们现在到公园了,公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再给予条件(翘翘板:2个,每个4人;跳绳:2组,每组3人等),请小朋友任意挑选一种并用学具边摆边说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然后列式计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编乘法应用题并合理利用符号运算解决。教师对学生提问:你们小组选了什么?学生说:每个翘翘板上坐4人,有2个翘翘板,一共可坐多少人?教师书写板书:2×4=8(人)。教师问:为什么用乘法算?学生会回答:因为要求一共可坐多少人,就是求2个4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算。教师对学生提问:数量关系式怎么列?学生会理解:总人数=个数×一个的人数。显然,它比用具体的数表示更加概括、明确,比用日常语言表示更加简明、易记。数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应遵循“感性——理性——运用”的辩证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符号经验,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能够做到灵活多变地使用符号。
  3.落脚实际问题情境,以数形结合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符号化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例如在沪教版二年级“分一分与除法”单元中,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告诉学生:现在是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小丁丁和小巧收了许多的柚子,他们挑选了12个柚子,准备装袋送给小朋友一起分享。那么12个柚子可以怎么分装呢?每袋装几个?可以分给几个好朋友?下面请同学4人一组自己动手分一分,组长记录下减法算式,能有几种方法就写几种方法,写完后请组长将算式贴在黑板上,注意不要重复贴!当然学生可以借助小圆片操作辅助理解。学生会列出理解过程:12个柚子,每袋( )个,能分装( )袋,并列出减法算式:12-( )-( )-( )=( ),将之前学习到的符号充分运用起来。当学生们感觉到用减法的符号来做运算解决这个问题很麻烦时,可以适时地引入“÷”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利用不同符号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动手、动口的机会,做好了知识的铺垫。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综观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材编著, 都关注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从最初的数学符号的引入, 接着渗透变元思想, 然后到用字母符号代表数, 最后过渡到列方程解应用题, 有步骤、有层次地把符号化思想从朦胧状态转化到与小学数学的完美融合。因此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符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能起到对后续学习的承接作用。
其他文献
朋友们经常把学画的孩子的作品拿给我看,看得多了,我渐渐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孩子的画几乎完全一样——比如画鱼,一共画几条,怎么排列,每条什么造型;在哪个位置有朵花,花的颜色、绽放程度、几个花瓣;在哪个位置有棵水草,水草多高,什么样子……怎么会这样呢?我不禁关注起外面办的美术学习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老师都拿出一张范画,教给孩子们比着画,结果就是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几乎都是一样的:造型一样,构图一样,色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化,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学生正处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成长,其身心发展正处于突变状态,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充满着矛盾。而物理学科正是在这一特殊的时期与初中生会面的。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都有一种恐惧,如何从心理上克服这一矛盾,让学生喜欢物理呢?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课堂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同时授之健康心理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概念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又有感知不准确、思维定势干扰、负迁移、注意力发展不完善等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心理现象。笔者分析了这些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算理 比较 习惯 负迁移  一、现象扫描、问题呈现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真、善、美”的东西使人难忘,“假、恶、丑”的东西容易使人忽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存在着许多“反面”形象,然而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作品正面形象的鉴赏,却忽略了对“反面”形象的品味。其实“反面”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这些“反面”形象的言行去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可以提高
期刊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
期刊
用爱心育人,是我们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理念。以前经常听到差生和后进生之类的称谓,我觉得这不利于对学生的理解和教育。我曾经读过海南东方师范学校代云健老师写的一篇文章,称这样的学生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
期刊
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课题,分层教学是其一种具体体现。针对当前的生源素质状况,分层教学的实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设计优化习题是关键。因此,本文拟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以供同仁们探讨。  一、学生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
期刊
按照目标管理说,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应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着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反思和评价)。  一、从有效备课入手  要以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深广适度、难点适中、周密合理、张弛有度。,课堂教学的序、量、度安排科学。要把“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放在课内,尽量避免向两头延伸抢时间的高耗低效现象。教师
期刊
学困生时刻牵挂着每一个任课老师的心,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探索其原因,针对成因对症下药,是教师必须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导致学生缺乏上进心  社会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网吧、游戏厅、手机、电脑、拜金思想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着诱惑,影响着学生纯洁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放纵享受,不求上进,厌学情绪严重等。  2.学校教育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