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的悲伤徒劳的自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编号:13YJA751039)。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得以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它既有不规范的一面,也对修辞手法有所创新,丰富了语言素材库,为人们的日常表达增加了亮点。网络语言中用到了多种修辞格,这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生动,语言的交际效果更佳。对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常见的四种修辞格,以帮助人们弄清网络语言的特点,为相关研究者提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一、读者的解读  当我在细读这篇文章,并反复揣摩苏珊·桑格塔到底在讨论什么,她想表达出的疑惑是什么的时候,我不禁想,我这是不是也算是把阅读的重心放在了她所说的“一种妨碍,一种累赘”的“内容”上了?当我尽心地在自己脑海的辞藻里寻求一些自认为可以等同文中词意的词语时,是否也堕入了“侵犯性的、不
摘要:2017年4月28日,26岁的台湾自由作家林奕含在其卧室自缢身亡。林奕含的自杀,在海峡两岸的文坛掀起了巨浪,此事也成为了2017年两岸文坛的重大事件。林奕含唯一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園》中所体现的创伤记忆引人深思。本文将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例,从林奕含创伤记忆的产生、心灵创伤对其的危害、及其自杀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林奕含;创伤记忆;性侵;家庭暴力;女性地位 
摘 要: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他敏锐独特的视角、锋锐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女性文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为研究方法,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鲁迅哀其不幸,给予她们关注、怜悯和同情,又怒其不争,批判她们对命运的妥协,可以深刻认识到鲁迅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从蒙昧无知到开始觉醒再到奋起抗争的发展变化过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闪古烁今的经典巨作,其五光十色的续书则是已积至近百种之多,蔚为大观。本文以清代续本为主,讨论背后所隐藏的个性特点和探究它们反应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清代;续书  作者简介:蒋上(2000.10-),女,汉族,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1  一、引言  《红楼梦》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MSX18009。  摘 要:清绝秀丽之乡,滋养了散文家的想象和柔情,也润泽着散文家的文笔和情思。郭风始终在一种恬然澄明的爱的氛围中,以孩子般单纯的心境和美好的想象,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抒写着自然的风物和人情。本文拟从冷暖色调的搭配、词语的锤炼、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清雅留白之韵
摘要:《棋王》是阿城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棋呆子”王一生痴迷下棋的故事,但小说中却处处蕴藏着人生悲剧的淡淡调子。本文将从《棋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苦、人生经历的曲折与选择、对命运的认同与无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棋王》;阿城;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60-01  《棋王》主要讲述了“棋呆子”王一生的故
摘 要:“距离就是美”,这是人们对这篇小说寓意的通常概括。本文试图以空间里的时间错乱以及时间里的空间变动为切入点,探讨沃尔夫如何构建一种看似清晰实则迷离的时空关系。  关键词:时间错位;持存感;自我确证  作者简介:唐一可(1995-),女,汉族,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
摘要:本文旨在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分析恐怖电影的色彩运用,以香港僵尸电影为例,色彩的独特运用方法能让观众认知恐怖信息、获取恐怖愉悦、产生文化共鸣,色彩独特的运用可以为国产恐怖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恐怖电影;色彩运用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70-01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恐怖电
摘 要:《朗读者》通过虚实两方面将汉娜的“房子”意象与主人公米夏、汉娜本身相联,借由该意象刻画出汉娜外显特质与内心世界的反差,具象化了米夏对于汉娜即战后一代对于二战时平庸之恶的犯罪者的矛盾心理和动态的认知过程,彰显了历史罪责的复杂性  关键词:《朗读者》;意象  作者简介:秦星语,2000年出生,女,汉族,就读于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